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先爆发于广西。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太平天国主要创始人洪秀全来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传教,始创拜上帝会,以此号召和组织当地民众反抗清廷。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洪秀全发布团营令,要求会众到广西桂平金田村团营编伍,初以"太平"为号。道光三十年(1851年)在金田村揭竿而起,经"永安封王"建制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5月离开广西。早期太平天国运动自洪秀全入传教始至离开广西终,共计约九年时间。这段时间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遗留下来不少相关文物。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便收藏了一批太平军该时期在广西的文物,其中尤以兵器为代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共收藏早期太平天国兵器34件(套),其中旧式冷兵器12件(套),旧式热兵器22件(套)。冷兵器主要为刀、矛等铁质打制兵器,热兵器主要为抬枪、铸炮等土制火器,较为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及兵器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纵观同时期世界兵器工业发展史,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欧洲火器制造技术突飞猛进,后装线膛枪炮已经开始大量武装部队,蒸汽机也开始运用到军舰,欧洲各国相继快速进入现代火器时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提高,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斗争。而此时的清廷,却仍以农耕经济为主,处于冷热兵器并用末期和向火器时代过渡的早期。兵器工业的严重落后,使清廷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无力抵抗。史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1860年,装备了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的英法联军与装备自制鸟枪、抬枪及大刀、长矛等旧式兵器的号称清朝最精锐的清军在八里桥发生激战。清军虽然数倍于英法联军,但最终却死伤过半,而敌方仅十二人阵亡。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运动,自然无力超越时代的局限,其早期武器与同时代的国家兵器特点基本保持一致,呈现了旧式冷热兵器共存的特征。 太平军使用的冷兵器,以刀、矛为主,伍卒使用长矛。长矛以木或竹为杆,矛头锋利,可与矛杆拆装。中下级军官多使用刀。刀分长刀和短刀,长刀有杆,短刀则无。除此之外,冷兵器还有钩镰、刀刃枪、双刀等。太平军早期使用的武器主要依靠"作坊式"的自制。传说在桂平金田村韦昌辉家中,开设有12座炼铁炉,饲养几百只鹅为掩护,日打农具,夜造武器,储于犀牛潭。传说虽有待考证,但早期兵器为"作坊式"自制确有可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就藏有早期天平军打制兵器使用的铁锤(图-)、铁毡(图二)。两物据考为赖九使用。赖九,广西陆川古城乡陆因村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丧,外出学打铁谋生。后回陆因村入拜上帝会,加入太平军。太平天国葵开十三年(1863年)封奏王。天京沦陷后,投奔捻军,于太平天国丁荣十七年(1867年)阵亡。 太平军也使用了大量火器,但多为旧式火器,包括抬枪、鸟枪和火炮。据太平军《行军总要》载:"一两司马,该管下有兵二十五人,则限其使长龙二条,营枪五条。"长龙即抬枪,是当时太平军的主要火器。本馆藏一支(图三),残,铳长83厘米,重6.2千克。抬枪是清代一种重型鸟枪,太平军称长龙,其射程和杀伤力较普通鸟枪大。抬枪通常需两人操作,发射时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扛于肩上,一人瞄准和扣机发射。另有土枪(图四),本馆藏有4支,长度在30厘米左右,口径在2厘米左右。 早期。太平军就开始铸造火炮。据《藤县志》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年)夏,石达开率众自贵县到金田"团营",途经"桂、贵交界之白沙墟,竖为东西辕门,开炉铸炮,月余乃去"。此时铸造的是旧式前装药、滑膛火炮,一般用铜、铁铸造,炮身前细后粗,中部两侧有炮耳,后部有火室、火门。铜炮的延伸度好,加工容易,成品射击精度较高,保养便利,当时被视作"神器",尊为"大将军",而铁炮则射击精度差,保养复杂,且不耐用,使用次数多了不但精度下降,且随时有炸裂的危险。但因铜昂贵,为增加火器战斗力,早期太平军多铸造铁炮,例如蹄子炮(图五)等。 太平军早期铸造的大炮数量有限,"为了壮大声势,恐吓敌人,也想了许多办法做假大炮,有时用大荔枝木挖空心,用铁箍好做大炮,可以入火药铁砂打仗。有时用厨房屋梁的大竹筒做假大炮,用烟把竹子熏得黑黑的,几个人抬着前进,从远看去,就很像大炮"(《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奎编》)。我馆中就收有一门木质大炮,长240厘米,炮身熏黑,用铁箍扎木身分为九节,前后一般粗细,形制与传统的九节炮一致,充分印证了太平军以木炮充火炮的事情,同时也反映出早期太平军火炮铸造量不够。由此可见,在广西时,太平军已掌握了铸造火炮的技术,但铸造工艺较为粗糙,产量少。 早期太平军武器装备呈现出冷热兵器混用,以冷兵器为主的落后局面。从这一情势也可对早期太平军整体状况窥见一斑:其一,太平军是农民出身,经济落后,物资和财力不足,只能依靠自制武器或缴获武器,甚至用生产工具当武器,如我馆藏有一件该时期的风柜,就是当时太平军装入石灰用以攻击敌人的"武器"。其二,长期处于流动作战,无法安定,自制武器采用非正规的、躲藏式的手工作坊打造,铸造技术不高,生产量有限。其三,该时期主要以教会活动为主,正式军队组织成立较晚,此时的太平军身份以农民、教徒为主,对武器认识不足,也并未有较好的武器装备意识。 二
太平军在经过建制管理与财富积累,尤其是定都天京以后,经济实力大幅提高。定都后,还设置了"炮典衙""铜炮衙""铅码衙""红粉衙"等专门的生产制造枪炮弹药的机构,铸炮技术不断提高。 我馆藏有一门太平军中期制造的"太平天国丁巳年"款铜炮(图六)。该炮长78厘米,口径7.5厘米,重55.8千克,为1955年柳江县文管所征集。炮筒呈长筒状,前细后粗,中部两侧附两个对称的圆柱形炮耳,器身有三道圆圈棱突,尾部有鼻钮并一药孔。炮身正面镌有楷书铭文,上部为"太平天国丁巳七年十月吉日立,计重壹佰斤,食红粉九、铅码十两",下部为"殿左三右队将黄起、果毅元戎何继宗建造"。"太平天国丁巳七年"为1857年。"红粉"、"铅码"为火药,"食红粉九、铅码十两"是炮的火药量。黄起、何继宗是该炮的建造者。"殿左三"是翼王石达开殿左军的番号。该炮应为翼王石达开1859年从湖南败退广西时带入广西的遗留物。该铜炮炮身较为光洁细致,铭文记载详细,且有专门的铸造人员,可见太平军的火炮铸造技术较之前有所提高,铸造管理也较为完善。 随着战争经验的积累以及与洋人的接触交流,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意识也不断提高,中后期还开始购买、引进与仿造西方先进武器装备。 太平军的兵器使用情况,不但反映了不同时期太平天国的经济、军事发展状况,也体现了我国从旧式冷热兵器混用末期到早期火器时代的演变过程。同时,太平军在武器上的种种努力也可以说是我国军事近代化的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