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色戒中易先生爱过王佳芝吗


  易先生到底有没有爱过王佳芝呢?
  《色·戒》是张爱玲颇为偏爱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围绕着青年学生王佳芝对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实施的"美人计"展开。2007年,李安根据张爱玲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上映后在争议中获誉无数。
  本文从对比小说和电影里的易先生的形象入手,以易先生对王佳芝刺杀行动失败后被处置的反应为例子,分析文字里和镜头下的易先生的不同。
  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里,王佳芝的结局都是走向死亡,但是在将王佳芝推向死亡之时,易先生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虚伪、无情且自我陶醉,他对王佳芝未必有爱;李安镜头下的易先生压抑、疯狂挣扎却有着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对王佳芝未必没有爱。
  在小说里,易先生逃离珠宝店回到公馆后站在他太太背后看牌,"他回来了又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他窃喜于王佳芝的爱,但他对王佳芝更多的却是逢场作戏。"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易先生对王佳芝之死的唯一遗憾是在收网的时候被重庆特务逃走了,他从王佳芝身上得到了释放与自信,却以"无毒不丈夫"的借口简单地处置了王佳芝一伙青年学生的性命,对王佳芝,易先生有所留恋,却无真情。
  在电影里,易先生逃离珠宝店后独自在办公室抽烟,张秘书进来汇报的时候强调了对王佳芝的特别对待,"您要亲自问话吧!"张秘书与易先生的对话与其说是下属向上级回话,更像是张秘书对易先生的刺探。
  "那怎么处理?"
  "南郊石矿场,封锁消息,10点钟以前处理完毕。"
  易先生草草地在卷宗上签完字后迅速将其合上,将笔扔出,在王佳芝的生死上,签字的人是他,决定的人却未必是他,他是保不住王佳芝的。张秘书将王佳芝的钻戒拿出的时候,易先生回复了"不是我的",但在张秘书离开后他却又盯着钻戒看,神情悲切,喉头滚动,似在哽咽。前后矛盾的行为,更加重了易先生这个形象的无力感。
  回到家中,上海太太们在牌桌上喧嚣,易先生独自走到王佳芝的房间,抚摸着王佳芝的床。对易太太说话时声音颤抖,带着明显的哭腔。十点钟声响时,易先生紧闭双眼,低头哽咽。走出王佳芝的房间的时候,他在阴影中回首。电影里的易先生是有情的,却又是无奈的。
  故事是一样的故事,但电影讲述得比小说更苍凉。小说着墨于易先生的无情与自我陶醉,电影则放大了易先生的挣扎与无可奈何。在李安的镜头下,易先生不过是当时政局上的一颗棋子,他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生命中充斥着一种极端的无可奈何。与小说相比,电影里的易先生更具悲剧色彩。
  易先生知道王佳芝的身份吗
  易先生是知道的,点赞最高的大神回答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了。但原著中易先生知不知道,其实是模糊的,因为下令枪毙王佳芝一行人之后,易先生回到家时想:如果她不是个特务,倒真的可以一直放在身边。
  小说和电影最大的不同,也是李安处理最好的是易对王的感情,原著里易先生对王的态度是:她倒是他的粉红知己,她生是他的人,死了也是他的伥。他认为她是懂他的,但这份感情还是占有居多,而不是爱惜。电影里易对王的态度:你和我在一起。当时看到这里从心底敬佩编剧的台词能力,个人觉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易的自信:和我在一起什么也不用怕(所以他即使知道王身份有诈也是不怕的,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位置不需要惧怕);一层是给王自信和怜惜:和我在一起你不必怕什么,你害怕的,无论是戴贵重珠宝上街怕被抢还是其他,有我在就不会伤害你。后来王一行人被捕后,秘书把戒指拿下里要还给易先生,易先生条件反射地说:这不是我的戒指。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是易先生为了撇清关系,但这只是一枚戒指而已,不是情报之类的机要,男人送女人戒指,不管这女人什么身份,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易先生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根本不足挂齿。
  易这样回答,更多有一点这枚戒指既然已经送给王,就是属于她的,当然这只是个人理解。有人说王佳芝为一枚戒指放弃了自己,佳芝在上海话中音同戒指,但不是的,是这句你和我在一起让美人倒戈:王佳芝这一生,父亲抛弃她,初恋利用她去成就自己的爱国梦,亲戚家视她为累赘,说到底,只有易先生是有过真心想保护她的,在亲手签下杀死她的命令后(电影特意拍了易先生签枪决令时的镜头,易默成,默而成事,本来他彻底投靠重庆后,王佳芝的特务身份就不再是问题,但世上没有如果,他留不住她了),他回到家坐在她曾经睡过的床上,在惨白的灯光下红了眼眶,十点执行枪决的钟声响起时,他像被针刺一般猛地闭上了眼——他心里是爱她的。虽然张爱玲说,爱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可在电影里,王佳芝的爱并非错付,李安终究还是温柔的。
网站目录投稿: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