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四世同堂读后感字


  《四世同堂》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1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世同堂》读后感(一):评《四世同堂》
  读书可以满足人的好奇心,带给人很多快乐与满足。《四世同堂》74万多字,读了三分之二了。这是近四五年,乃至十年读到的最好的作品,超越路遥陈忠实蒋勋,可与世界最优秀的作品媲美。又因为它中国抗战中的各阶层,写中国老百姓、文人,写汉奸,写日本人,写美丑,写硬气与软弱,写民族的优秀基因与劣根性,写日本的愚蠢与残暴,堪称史诗。它是应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它是最好的。非常佩服老舍先生!文笔思想学识精神一流!我也想认识钱默吟先生!
  《四世同堂》读后感(二):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平有多动人,他内心的苦痛就有多深刻。书中所有对北平的糟践在老舍先生心中都是十恶不赦的,这一切毁了北平的生活:没了兔爷儿,没了小摊儿,没了吆喝,没了那满满的人气儿,有的只是那个空荡荡的京城。念及此,想到了北平的厄运,被我们自己活生生湮灭的古都精神,先生的自杀或许也有此之痛惜吧。
  没有刻意雕琢人物,每个人物却历历在目,是那个时代放大了人性的种种吧:人性的善与恶、怯懦与勇气、反抗与顺从,种种埋藏在人心深处的,都在那个时代揭露出来。没有经历过的那一切又如何明白,姑妄言之。
  瑞宣亦即我们。家庭究竟被我们置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父母在,不远游"的种种顾虑、怯懦,瑞宣在家中的痛苦与挣扎,珍惜与留恋,哪点没有我们的影子呢?
  小圆满的结局也算给那些久久的伤痛上撒了些药。
  我们,究竟何时才能尊重我们自己呢?
  《四世同堂》读后感(三):《四世同堂》
  这本《四世同堂》就这样落幕了,有唏嘘,有感动,更多的感情无以言表。 这本书名熟悉到仿佛十几年前就该读过,实际若不是疫情,恐怕我至今都不能将其读完,惭愧惭愧!应当说早就该读,也恨自己竟此时才读。在北京住也就一年多的光景,倘若早就读过这本书,北京在我眼里一定更灵巧些、更易碎些、更令人欢喜、更令人心疼也更叫人叹息。 在我最初最初读小说的时候,我总是喜欢那些繁复的句子、华丽的文字,认为那是好的。再往后一些,我喜欢那些深刻的思想,清晰的逻辑。再后来,能引人思考的才令我钦佩,它需有深入的剖析,痛苦的诘问,文字要精炼,点到为止,节奏气息准确无误。我顶喜欢阿城,喜欢他锋利的遣词用句。但老舍先生这篇和他很不一样,甚至与他自己的中篇与短篇都不甚相同。他的长篇是最好的,他的短篇、中篇和散文杂文也很好,但与长篇比起来终究气力不足。 老舍先生的笔触是那么真挚、温和,如若非要写"恨",那一定是饱含着一腔的"爱"才能够把"恨"写绝写尽。其他的作者,没有这样的可爱,这样的温和,这样的热爱生活,他们也是很有骨气的人,愤怒里激发出刻薄。可是老舍先生竟不刻薄,他爱憎分明却如此悲悯,所以他写得了祁瑞宣,写得了小羊圈胡同里老实、热忱、礼貌温和又懦弱的好邻居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感情被写活了,包裹着血泪和人情味儿。非是长篇大架构,不能写尽!时间和感情的淤积能翻涌成多大的力量,我从叶广岑的《采桑子》里攒的那些遗憾,在这里尽可一泄了!更难得的是,其中这么多人物,各个际遇符合情理,各个角色刻画入骨,每个小细节都精准,长段的铺排不显繁缛,反而积聚了难言的感情和力量。 很多的话一时难以表尽,感谢,我能有幸读到这样的书。
  《四世同堂》读后感(四):来之不易的完整版经典作品
  老舍出身贫苦百姓家庭,从小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语言,通俗流畅、生动形象,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散发出独特的京味,富有生命力。同时生活气息醇厚,活泼有趣、质朴自然,对地方风物和民情风俗的描写,真实而又感人,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老舍众多作品中,如果说最能表现其幽默语言风格的的代表作是《离婚》,那最能体现其深刻思想的作品一定是《四世同堂》。
  可惜这部经典作品在国内一直是残缺本,全书分为三部分,惶惑、偷生、饥荒,其中《饥荒》写于老舍赴美讲学期间,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在国内出版时只选取了部分内容,而其余尚未出版的原稿也在文革中毁于一旦。所以多年来,国内读者几乎从未读到过完整结局,直到去年,才从美国哈佛图书馆找回了被佚失的约十万字的英文原稿。最近在读的果麦版《四世同堂》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所找回的英文原稿,重新翻译并逐字校订,最终将原本的87章内容增补为104章,给曾经的残缺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自抗日战争以来,彼时已是北平沦陷的第五年,在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战况下,局势一度进入相持阶段。与此同时,国内所表现出的高涨的爱国热情,也让老舍试图创作出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小说。不过仅仅老舍是萌生了想法,却因缺乏合适的题材而搁置良久,直到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才从夫人的经历中构思了一个完整的小说框架。故事背景设于北平"小羊圈胡同",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串联起与钱、冠两家及其他家庭之间的复杂纠葛。
  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老舍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描写胡同内小市民的所见所闻,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真实再现了普通民众在沦陷过程中的悲惨遭遇。面对侵略者的铁蹄,是忍辱偷生,还是奋起反抗?当国家与个人的选择交织在一起时,又该何去何从?老舍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态,既不留情面的讽刺了投降派的为虎作伥,又毫无保留的赞扬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所以有人说"这是老舍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也是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
  《四世同堂》读后感(五):一部富有千情万绪的史诗式小说
  无论多么困窘,老舍总是喜欢用京味十足的语言、诙谐幽默地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念。但他从不直说自己的感念,而是将其深深地隐藏在文字中,读者能读出他的何种情绪,全在于个人的理解。读《正红旗下》的时候,初时是心酸,后来慢慢是悲伤,再后来是悲愤,但是由于老舍先生没有完稿,所以我的悲愤只能戛然而止。没有了老舍先生的牵引,我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把握。所以,很怕独老舍先生著作的时候,看不到结尾,然而这次幸喜看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全本,尽管在翻译方面存有一定的问题,但瑕疵是改变不了《四世同堂》的艺术感染力的。
  北京城沦陷,小羊圈居民的反映是国人的浓缩,钱先生"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镣锁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一句话,道出了读书人的气节。而大赤包夫妻俩无疑是另一类人的代表,他们的嘴脸令人作呕,没有气节的人,与禽兽何异?也许,在国难当头时,我们真的可以将人划分为这两类。
  历史不可能重复,我们受过的苦难也绝不会再回来,那为什么,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会轻易地被里面的一字一句触动情绪呢?因为《四世同堂》是国难当头时,我们先辈们的真实言行、也是他们的真实思想,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一部底层人物爱国的"起居录"。古人有言"居安思危",钱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不讲究吃穿、基本不和邻居来往,但是国难来临时,不但他的儿子去前线抗战,他还鼓励其他年轻人去抗战,若不是国难当头,我们又如何知道他的气节呢?而这也是老舍先生的一个巨大贡献,他让那个灰色时代下的国人活了起来。
  《四世同堂》中牵扯到的人和事繁多,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活的特征,祁老太爷、小崔、白巡长、韵梅、天佑、瑞宣、小崔、小崔媳妇、马老太太、长顺……读书的时候,他们就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一直在想是老舍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老舍?若是没有《四世同堂》,北京人们乃至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行为是不是就有了缺憾?
  这就是老舍,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文人。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他用这四个字作为书名,具有深厚的内涵。祁老太爷的心满意足,说明四世同堂是国人的期望,也是国人最愿意拥有的生活;然而,外敌入侵,覆巢之下无完卵,要想继续拥有这种理想的生活,就必须团结起来抵御外敌、赶跑外地,才能在自己的国土内拥有一份安稳的生活,也才真的有可能拥有四世同堂的生活。
  老舍虽已逝去,但《正红旗下》《四世同堂》等作品中宛然有他的影子,他以灵魂的方式寄托于文字中,向世人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点滴。
  《四世同堂》读后感(六):以小见大看特殊年代-------评《四世同堂》
  对于老舍先生的大名,我想只要是热爱文学的读者基本都对他久仰不已。那些平白朴实的文字;那些力透笔墨的深意;那些饱藏深情的质朴;那些以小见大的写实----翻看老舍的作品,我总会油然而生地触及着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岁月沧桑,感受到民众社会的疾苦,世像百态的众生相。
  而此时此刻,一套老舍笔下的经典作品《四世同堂》更是极其闪耀地吸引了酷爱他作品的我的注意。这是老舍笔下的一部名篇小说。同样地,这套果麦经典推出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出品的《四世同堂》更是根据美国哈佛图书馆发现的本小说佚失部分英文底稿进行了增补。于是乎,这套《四世同堂》小说终于在此刻有了完整的结局,让整个作品有了一个曲终圆满的收尾。正如编者高度推荐的,这套丛书使该经典小说的大结局重见天日!其阅读和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以往我其实的确也看过《四世同堂》的其他版本小说,我总是抱憾于无法完整地一读故事的全部结局。乍然看到这样的足本问世,我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收罗入手。这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爱好老舍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的本能,这更是我很是热切地期待着将这样的一部经典推荐给需要拓展阅读的孩子翻看。细细地逐字品读《四世同堂》时,我总是会不经意间被老舍的笔触带动着踏上他勾勒下的大中国。作为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本小说无疑很是真切生动地为读者们刻画着那个年代的社会故事。在书中,作家老舍延续着他惯有的写作特色,追求着民族化、大众化,更是融汇入了中国传统的、浓烈的地方特色,即北京味。书外的读者与其说是在看恢弘的时代大片,更不如说是走入到平民之中,从世像百态出发,从平民百姓着眼,从最为真实生动的北京民众的故事中领悟社会的动荡,传统观念对百姓的束缚,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内心冲突,苦难中升腾起来的觉醒和抗。除此之外,小说中更有着老舍创作中运用自如的幽默讽刺艺术。
  小说尽管是虚构的小说,但是小说的背后却有着坚实的历史背景作支撑。《四世同堂》更是深刻真实地再现着历史,刻画着人性,揭示着社会,惶惑,偷生和饥荒这三大章节的内容让我们就这样被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所牵引着,共同领略其中的文学魅力!不可否认,《四世同堂》的故事内容很多的人们都已熟知,其中的创作亮点更是值得读者自己细细地去品味和感悟。
  有了这样的一套完整版的读本,我们读者无疑可以用着更为全面,直观,生动的角度去进一步深入地去欣赏《四世同堂》小说震撼人心的创作艺术所在。于我而言,本次的阅读更是让我近距离地,以小见大,见证特殊年代下的北京人故事。写人亦是写事,写景亦是悟感想。好书耐读,吾亦珍藏之。
  《四世同堂》读后感(七):"我们必须像一座山,既满生着芳草香花,又有极坚硬的石头"
  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城。不只是祁老太爷这么想。打从心底里,老舍就是这么看的。一说到北平,分明就能看到挂在老舍唇边忍不住漾开来的微笑。北平二字,仿佛是老舍的专属,那是一个人发自心底的爱与靠。北平是不朽的城。所以,当侵略者以无比丑恶的德行在这块土地上肆虐的时候,带给人的悲愤与痛恨也就分外强烈。
  小羊圈胡同,再平凡不过的市井的一户户人家,憧憬的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梦想——四世同堂。
  然而,鬼子来了。日本鬼子天生好找别扭,贪别人家宝物的混蛋心思,在北平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不可理喻的。起码祁老太爷和韵梅的理解中,小鬼子就是没事来捣个蛋。以老北平的温和谦逊忍让客气,是无论如何不能明白强盗的逻辑的。
  诗人钱先生对此的解释也是诗意的:"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
  可是侵略者的残忍远远超出北平人的想象。
  《四世同堂》是一个那么微小的但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却又终不可得的心愿。反抗,也许还能活着。忍受,只有死路一条。
  与世无争关门度日只会在文字中寻诗的钱先生一家,家破人亡;硬铮铮的常二爷一家,家破人亡;壮壮实实的小崔没了,花儿一般的小文夫妇没了;有正义有主见的桐芳没了……祁老太爷的儿子、孙子、重孙女一个个走了,四世同堂,碎了。
  "生活在丧失了主权的土地上,死是他们的近邻"。在血淋淋的屠戮面前,那个曾经的钱诗人、钱先生"死了",一个战士诞生了。爱和平的人倘若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为偷生"。在这部书中,钱诗人是老舍笔下最有光彩的人物,从起初的避世清高,到狂热复仇,再到最后的沉毅勇敢,钱诗人一步步的变化是在烈火中淬过、在献血里涅槃的。
  一个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范式塑成的文人,在血与火的熬炼中,脱胎换骨。钱诗人在敌人监狱和酷刑中的一次次"死"去,是他之前的理想和活法在敌人铁蹄下的彻底死亡,一个无畏的战士从这里诞生。而这样的诞生,并不是主动的自觉,而是步步被逼到绝境的反击。钱诗人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化身,士可杀不可辱。非到被逼无奈,他们是绝不会主动拿起武器的,及至家亡国破,那个叫做血性的东西方始水落石出。"亡国就是最大的罪。"背着这个"罪"的重荷,文人才成为了战士。把士大夫的习气一律剥净,才能还原成能上战场的爬在战壕里的百姓!
  "诗人与猎户合并在一处,我们才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它既爱好和平,而在必要的时候又会英勇刚毅,肯为和平与真理去牺牲!"
  又及,《忏悔书》未免画蛇添足。
  长叹,老舍最终做了祁天佑。
  《四世同堂》读后感(八):"大家"、"小家"休戚与共
  小学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老舍,就知道他的《四世同堂》,中学继续背这些文学常识,记忆尤为深刻。师范读书的时候拼命找一些外国名著来读,即使读不懂,也啃。工作后,当老师,总会跟学生介绍老舍,介绍他的作品,介绍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文学家,但却一直没有读《四世同堂》!
  真遗憾,如今才细细品读玩味,写得真好!
  试想我如果很早就读这部作品,那时候肯定没有现在理解得这么深刻。因为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次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倍觉震撼。很多作品,读者真得有一定的理解力后,才能从作品里感受到文字的震撼。
  一、语言的魅力永远散发光彩
  老舍作品里的语言风格,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浓浓的北京韵味。春天来了,背景的树绿了,花开了,连祁老爷子家四合院里的石榴都富有生机,就别说小羊圈里那两个大槐树了。秋天,水果下来了,北京城里的那些水果,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在他的笔下都格外富有特色,看着就想去吃几口,否则怎么能对得起那些摆放在那里的水果?
  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他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就像小学教材中选取的《猫》《北京的春节》等文章,带着学生品读那些文字,的确是一种享受。
  二、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
  《四世同堂》这部作品里,人物众多,而且都是小人物,以小羊圈里的这些四邻八舍为主要人物,展开了故事。祁老人、钱诗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李四爷、瑞全……
  这部作品里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是鲜明的,钱诗人入狱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入狱后的抗争是那么截然不同,瑞宣内心里的心潮澎湃,与表面的沉静对比是那么鲜明。小顺的妈,一个女人的善良与正义,日本人的残忍,汉奸的谄媚与良心的泯灭,李四妈的热情……读完这本书,每一个人物都活了起来,他们在你的眼前走来走去,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绝对不会重叠起来。你好像看到了那个时期,北京一个小地方的大舞台。那些人在历史的舞台上,无需表演,只是再现了一个人在一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活灵活现。
  三、历史背景的影响无时无刻
  八年抗战,北京城里就这样被日本人统治着,他们大多数人逆来顺受,只想明哲保身。像瑞全,勇敢地参加了抗战,他的生命变得有意义了。瑞宣,为了这一家老小四世同堂,他默默地忍受着一切。默默地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作为,抗争着。想用三个月征服中国的日本人,打了8年,也没有拿下中国,中国人民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侵略者作战,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最终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里,北京城里是"死"的,人们没有欢乐,甚至不敢大声讲话。共和面饿死了多少人啊!小妞子活活饿死了。多少人被活埋了!拉黄包车的人被割了脑袋,不知道谁无缘无故地就丧了命……被欺凌的中国人,就这样生活着,幸好有钱诗人、瑞全这样的人,他们在努力着,在点燃人们的激情,告诉人们,我们不是亡国奴。
  我们胜利了,钱诗人回来了,瑞全回来了,人们高兴起来了,结尾,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多好的结尾,充满了希望。
  四、人物命运的安排顺理成章
  小说里,这诸多的人物都有一个归宿。汉奸的下场没有一个好的,胖菊子做了妓女,蓝东阳被原子弹炸得一点不剩,大赤包、冠晓荷全部惨死。唯有正义之人,他们的命运也是充满希望的。祁家人虽然三个人丧命,但最终依然是四世同堂。还有小羊圈里的人,长顺的儿子出世了,钱诗人的孙子也回来了,日本人被遣送回国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这部作品里彰显得尤为明显,人生不也如此吗?
  《四世同堂》读后感(九):《四世同堂》小记
  《四世同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史诗,戏里戏外,北平这块土地,从滋养子民的母亲到亡国奴的牢笼,再到新希望的起点,已然数不清上演过多少悲歌。小羊圈儿这个小胡同,从日寇入侵到宣布投降,也见证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老舍有多爱北平这座城,多爱北平城里这些人,这一部作品就足以细细品咂。
  主角是祁瑞宣一家,借富善先生之眼,可以看到这个大家庭的概况。"(他)似乎一眼看到了一部历史,一部激变中的中国近代史。祁老人是代表着清朝人的,也就是富善先生所愿意看到的中国人。天佑太太是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的,她还保留着一些老的规矩,可是也拦不住新的事情的兴起。瑞宣纯粹是个民国的人,他与祖父在年纪上虽只差四十年,而在思想上却相隔有一两世纪。小顺儿与妞子是将来的人,将来的中国人须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小说里没顾得上回答,本本分分的三代人,已经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中国人,将来的样子,还得我们自己来说。
  小说里的祁家,大概只有老二两口子是个另类。瑞丰一向不注意国事,也不在意时节,有钱自己挥霍,没钱伸手朝家里要。他唯一放在心里的只有热闹。日本人刚进城,不妨碍他听戏逛公园,日本人庆祝攻陷中国大游行,他积极地参与带队四处显摆,日本人摆堂会被刺,他只是可惜白费一番功夫却没瞧上热闹,胡同里办红白事儿,他只管去吃喝讲乐儿,全然不管人家是不是理会他,到自己亲爹死了,关心的居然还是够不够排场,有没有热闹的问题,老婆跟人跑了还能卖笑脸儿,没脸没皮到这种地步,也是难得一见。
  另外有意思的是大赤包儿,三号人家冠晓荷的太太。抛掉时代背景,大赤包儿是个可以称得上很能搞事业的女人,当然了一点没用在正途上,有想法有胆量有手段,丈夫只是个爱慕虚荣的软蛋子,娶自己是为了钱,有钱了立刻以传宗接代为理由搞个漂亮姨太太,偏又好那么点不顶用的脸面,东讲究西讲究,看起来人模人样的其实什么本事也没有,所以大赤包儿压根没指望冠晓荷能搞出点什么名堂,直接撸起袖子自己上了。
  日寇进占,汉奸横行,她打听一圈立刻搭上线儿,用得着的人是一个不落,身段可以放得很低,钱也可以暂时送出去,日本人,行,没问题,处长科长局长,行,什么,妓女暗娼放高利贷,也可以,为了搂更多的钱可以说是坑蒙拐骗卖女儿,除了不能把自己搭进去,死人嘴里扒食儿能扒到也是本事呢。
  这样心狠手辣的一个女人,心愿也不过是丈夫不要再找机会勾搭别的女人,她能坐稳位子,同时引领北平的摩登风潮,她没有道德感,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见识,所以只能在妓女管教所的所长位子上尽情贪婪,利用手底下的女人们谋私,她看起来很聪明,可不过都是些短浅之见,所以既爬不上更高的位置,也看不见虎视眈眈的黄雀,她至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她和日本人关系那么好,会突然之间下了狱,就再也没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小说里的钱默吟,我看来是关于文化和文明的象征,好端端一个栽花作画儿的诗人,在开头我是绝不会想到要经历如此多的磨难和波折,就像被战争蹂躏的中国。
  钱先生中年丧子,丧妻,幸福美满的世外桃源,因为日本人而顷刻之间家破人亡。自己数次被抓,第一次没有正面写狱中的情形,只写夜深逃回,却是在儿子下葬之夜,发妻殉难之时,景象之惨,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好不容易捱到自己家门口的钱先生,被瑞宣发现时却像一具死尸一般"脸朝下,身在门外,脚在门槛上爬伏着","胖脸上已经没有了肉,而只剩了一些松的,无倚无靠的黑皮。长的头发,都粘合到一块儿,像用胶贴在头上的,上面带着泥块与草棍儿。在太阳穴一带,皮已被烫焦,斑斑块块的,像拔过些"火罐子"似的。他闭着眼,而张着口,口中已没有了牙。身上还是那一身单裤褂,已经因为颜色太多而辨不清颜色,有的地方撕破,有的地方牢牢地粘在身上,有的地方很硬,像血或什么粘东西凝结在上面似的。赤着脚,满脚是污泥,肿得像两只刚出泥塘的小猪","背上的那一部分小褂只剩了两个肩,肩下面只剩了几条,都牢固地镶嵌在血的条痕里。那些血道子,有的是定好了黑的或黄的细长疤痕;有的还鲜红的张着,流着一股黄水;有的并没有破裂,而只是蓝青的肿浮的条子;有的是在黑疤下面扯着一条白的脓。一道布条,一道黑,一道红,一道青,一道白,他的背是一面多日织成的血网",落得这样境地的钱先生,自然立刻使在场的人由同情而愤恨,可值得注意的是,逐渐好转的钱先生并没有对小羊圈儿的任何人说过什么,包括把他视为谈心好友的瑞宣。
  彼时,能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占了大多数人家,在人们的心里,日本人虽然一时猖獗,这把火到底还没烧到自己头上,还是小心躲着微妙。第二次入狱,钱先生已经明白了普通人的抗争有多重要,他教狱中的青年人保留生命日后复仇,出狱之后更是带着铁一般的决心,游走在已经沦为亡国之地的北平,向一切能够反抗的人灌输抗争的意识,这时的钱先生孑然一身,游魂般的身影之下是不屈的铮铮铁骨,已然成为了引导着小羊圈的一座灯塔。直至瑞宣也下了狱,见到了没有遮掩的人间炼狱,两个人才开始了真正的合作,钱先生始终明白,非自己亲身体会,是难以说出形势紧急之万一的。
  这时的小羊圈儿,早已不是那个能够苟安喘息的容身之地了,留在北平的瑞宣,长顺儿,小崔,不是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到外面去,到打仗的地方去,到一切能为赶跑日本人出力的地方去,可是还有家。北平的男人们,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家里的老人,妇人,孩子,一分一毫都是他们的牵绊,于是步步退让,忍气吞声。直到安顺了一辈子的天佑老人走至绝路投了护城河,拉车的小崔冤死枪毙,唱戏的小文夫妇横死戏台,为大家张罗了一辈子的李四爷被殴打而气绝身亡,直到北平城里到处都是肆意掠夺随意烧杀的日本人,处处都有设法搜刮安插眼线的冠家夫妇,直到刽子手的刀落到了每一家人的脑袋上,血,溅到了自己脸上,小羊圈的人,终于学会了反抗,哪怕这反抗已经起不了多大作用。
  这八年,是那么漫长。
  《四世同堂》读后感(十):一部用血写成的书
  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由此可以说,曾经启蒙了我的《四世同堂》,如今终于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完成了经典化。   1.
  贯穿《四世同堂》全书始终的,是老舍先生强烈的爱与憎。爱是赤忱的爱,恨是刻骨的恨,情绪之强烈几乎在每一行文字里熊熊燃烧。   对老舍这种级别的小说家来说,难道不明白过于直白的表达可能损害作品的文学性吗?作为一位温婉和善的老北平人,他难道不懂得怎样含蓄内敛吗?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样毫无掩饰的激烈表达。正如尼采所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四世同堂》不是一部用技巧写成的书,而是一部用血写成的书。   也许,对一个外国读者,一个对中国历史文化不熟悉不认同的读者,不会太欣赏这种写法。但对一位中国读者来说,它的爱憎分明恰恰能打动人心,它那种近乎失控的激烈恰恰是它的感染力所在。   2.
  《四世同堂》写得最好的当然是汉奸。过去二十多年里,对祁瑞宣、钱默吟这样的正面人物,我的印象都模糊了。但是一说起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祁瑞丰、胖菊子……那真是个个都丑态鲜活,宛在眼前。   今日再读,自然不难看出这些丑角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坏便只是一味的坏,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全无心肝,没有半点人味。这也正是老舍先生强烈爱憎的一部分:恨之入骨,所以要极尽丑化。然而老舍又毕竟是大家高手,把每个汉奸都写得活灵活现,且面目各异:冠晓荷的谄媚、大赤包的霸道、蓝东阳的粗鄙、祁瑞丰的无聊、胖菊子的愚蠢……仿佛献上一出叫做《群丑图》的大戏,——就算流于脸谱化,这样声色各异、栩栩如生的脸谱,又何尝不令人叫绝呢?谁说夸张不能是一种高级艺术呢?   老舍在书中总是一边描摹人物,一边加以评论。对这些汉奸,他极尽讽刺挖苦,妙语如珠,展现了幽默大家的风采。老舍毫不掩饰对汉奸的仇恨,但他用幽默把仇恨情绪变成了文字艺术。   我这些年来稍微涨了些阅历,对这些"没有半点人味"的反面角色又有了新的认识。放在以前,我可能觉得这些角色塑造得太夸张了,但现在我会觉得,也许这种夸张正符合事实。太平年岁里,你看不出人的下限;一旦天下大乱,很多人才会露出他们的真面目。即便在今天,稍微留意一下各种社会新闻,寡廉鲜耻之辈难道还少吗?万一有朝一日国难当头,这些人会怎么做难道很难猜吗?   日寇,1945年之后就没有了。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同胞中依然有千千万万个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祁瑞丰。他们从来不消停,一直在找机会。尽早从人群中认出他们,必要时抢先打烂他们的狗头,这或许是今天我们读《四世同堂》的现实意义。   3.
  《四世同堂》分三部,分别叫做《惶惑》《偷生》《饥荒》。其中第二部的题目"偷生",我觉得也是全书的主题。   反抗,人人都想。但绝大多数人为了生计,只要刀没架到脖子上,都只能忍耐。小崔跃跃欲试,犹豫不决,最终白白送命。长顺一度已经被瑞宣鼓舞得想要离开北平投身抗日了,可一旦找到点赚钱营生,加之娶了小崔太太,这些雄心壮志便休要再提。   以刀没架到脖子上而论,最典型的当然是男主角祁瑞宣。一个典型的好人,正直,善良,有担当……什么道理都懂,什么都做不了。虽然间接促成了瑞全、刘师傅的抗日,但他自己寸步难行。八年间,大部分时间里,他除了设法养家,保住清白,就只剩无尽的悲愤,翻江倒海的心理活动。直到全书快结束时,他才主动和钱先生一起做了点抗日宣传工作。   总要等到家破人亡,无可失去,才会奋起反抗。从来与世无争的小文,直到妻子被日本人枪杀,才愤然暴起,砸烂了凶手的头。更典型的是钱默吟:北平陷落后,他的家庭最早倾覆,他也由此反抗得最早、最坚决。   全书读完,最可钦佩的是谁?当然是瑞全、刘师傅、桐芳。他们没有等到无可偷生,就主动选择了反抗,可谓大智大勇。   这三人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瑞全是家里老三,还没成家立业的大学生,养家重任不在他身上;刘师傅家里只有一个正当壮年、可以养活自己的妻子,后顾之忧也不大。这两个人走得相对容易一些。   而桐芳,一个富人家的小妾,在内衣食无忧,在外无依无靠;虽然时时遭遇大赤包的排挤陷害,但有冠晓荷的宠爱和高弟的友谊,不至于没有回旋空间,不至于在冠家生存不下去。要论偷生,她比多数人都更有理由、更有条件。可最终投出炸弹,刺杀日寇,杀身成仁的,居然是她。柔弱的身躯里竟是一副钢筋铁骨。   4.
  老舍先生会写什么,不会写什么,都很明显。汉奸的丑态、百姓的偷生,是他所见所闻的,所以会写,写得好。日寇的统治机构究竟如何运作,日据期间的地下抗日运动究竟如何开展,显然超出了他的经验范围,所以不太会写,只能糊弄几笔带过,无法正面展开。   老舍最爱抒发的,当然还包括他对北平的热爱。在这样一本以北平为背景、时间跨度近十年的小说中,老舍时时处处见缝插针,不吝篇幅,描摹赞美北平的四季风景、湖光山色、风土民情、草木瓜果。无论书中的情节进展到如何剑拔弩张的地步,一旦开始插入对北平风物的描摹,老舍的笔触都会变得无限温柔,读者的情绪也会得到放松。其实在写《四世同堂》时,老舍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北平了。那字字句句都是游子的乡恋乡愁。   我在北京生活已经十几年了。想在今日的北京认出当年的北平,已经很不容易。我一个北漂自然也不敢腆着脸说自己融入这座城市(有户口吗?身份证是110开头吗?)。但是我认同和向往老舍笔下的北平。   他的世界已经灭亡,他须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在另一世界里,他的耻辱才可以洗净。活着,他只是耻辱的本身……很快的,他想起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   这是老舍笔下的祁天佑之死。不堪受辱,投水自尽,这与老舍自身命运的惊人巧合,一直是读者们议论的焦点。重读这段文字,不胜唏嘘。老舍笔下的北平已经随着他的投湖自尽,而成为永远逝去的昨日的世界了吧。
网站目录投稿:觅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