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是一本由"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精选点评:
  ●挺有启发的一本书,除了对胡鞍钢的讲座不太满意,其他都还可以。不回避反右、上山下乡等前三十年的曲折与探索,当时的政策抉择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专家的观点都很务实,争论左右没有意义,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才是关键。
  ●P336错别字GPD。
  ●喜欢李零和金一南~
  ●这书真的很不错。 温铁军教授的观点很新颖。 《危机治理中的中国经验》让我们有一种全新视角审视前30年的发展,错误和危机的必然以及领导人的大局观和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因为有农村集体化,所以经济危机的矛盾就能有一个缓冲,才使中国在多次经济危机中挺过来,发展壮大!看的人这么少,真的可惜!非常可惜!
  ●在微信听完的。可能是各方面最好的学者。因为是讲稿,每人一节课,所以更口语,不掉书袋,通俗好懂,内容也更集中。推荐给所有愿意了解中国的人。
  ●总结过去很顺,为什么到了描述现在就慌乱,畅想未来只剩情绪了
  ●领导推荐书目,看了几篇,确实都是好文章。 各个专家领域的大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历史、政治、军事、医疗、改革等各个方面,给我们上了十三堂高质量的课程。 通过了解历代政治得失,知道我们现代政府运行的不容易。通过金融方面理解,知道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史一脉相承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是不可分割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金融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复杂,也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处理复杂的问题。
  ●是人民网组织的名家的公开课的讲课汇总,居然全都看完了。改革开放后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名家们都很有见底,感觉是对制度和路径更有自信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尤其的好。
  ●温铁军是研究真问题的,其余不过尔尔。
  ●值得看。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读后感(一):读书改变"睁眼瞎"
  不读书人的大脑是很浅的,看问题都是浮光掠影夸夸其谈。
  其实有很多问题的并不是很深刻,只是这个角度的内容已经被可以回避了太久,很多人也不愿意跟着思考。
  本书内容宽、博、杂、精、深,却并不会晦涩,我目前读了三分之一,根据自己的感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可以无障碍阅读。
  但是需要精心阅读,因每一篇都比较长,涉及的历史、人文,军事、政治,甚至哲学层面的逻辑比较多,需要慢慢看。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读后感(二):人民公开课读书笔记:
  人民公开课
  由北大教授讲授,看这本书会获得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如果说平时了解的历史,是基础。那么这本书就是对历史的一个提炼。让我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比如政治,经济,管理,制度,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我认为这是本从上往下看社会的书籍,我们看书,就是为了从历史中了解生活,从国家层面学习处理事务的方法。所以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是良师益友。
  再者,作为中国人,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了解共产党的诞生、发展、未来的规划,更加坚定了我对党,对国家的忠贞,爱国及爱家。
  (附)《人民公开课》读书笔记:
  4马克思主义是西学之一,P17北大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20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P24现代科技起源于工匠文化,P26为劳动人民做学问不符合中国国情?P42宋代读书人缺乏治理能力,P48中共振奋中华民族武德。
  72柳宗元《封建论》的现实针对性,P74制度与人的区分。
  91宋代扁平化的政治架构,P101宋代的各种制衡。
  106美国中国研究学者的排序,经不住推敲,P109中美国家力量的对比,P118一盘散沙的中国人,P119中国伪军超过侵略军,P122邹容也是共产党人?P133战争与中国人集体自尊。
  139对自由的理解,P148不同国家的生死对比。
  185流动性过剩问题,P186资本过剩与亲贫困,P195新中国的艰难起步,P200大跃进的历史脉络。
  232改革开放的三大危险。
  257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
  300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历史性和演进性。
  322赤脚医生的伟大贡献,P325前三十年为后三十年累积人力资本,P340三明医改的成功。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读后感(三):各章节读后感
  刚看完李零第一篇。倒也没有那么红,该讽刺讽刺、该批评批评,不做梦,不撅起,非常通俗,没事儿看一看也还不错。
  第二篇韩毓海。水平断崖式下跌。讲课毫无章法,东拉西扯。而且显然,他把宗教改革的影响,附会到文艺复兴,我怀疑他是不是根本不知道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
  第三篇杜晓勤。长篇大段讲中国古代史,叙述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是最后从《封建论》中得出了加强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唉,这种话何必要你一个搞古代文学的老师来说呢?
  第四篇邓小南。讲宋代的中央制度安排、皇帝了解问题的渠道、科举制的新发展,处处谈的是历史,但却都暗暗落在了权力制衡和保障公平上。对宋代的小故事也信手拈来,专业人说专业事,体现了"知名学者"的水准。
  第五篇金一南。典型的近代史主流官方叙事,即使穿插了许多小故事,但基本内核还是不变——晚清屈辱、民国腐败、中共救世。有所不同的是,把中共救世的意义,真正提高到了"神创世"的高度,从而获取了永恒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总之,可看可不看吧。
  第六篇张文木。韩非子式学者,讲中国特殊性,讲毛泽东思想,讲斗争哲学,讲一带一路。想从历史中提炼智慧,智慧好像也有,家国情怀好像也有,但就是缺了一点东西,缺了什么东西呢?哦,对了,不是缺了什么东西,是没人性。
  第七篇温铁军。从经济视角出发,理解中国历次变革,分析到位,有理有据。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最马克思主义"的思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分析出来的"中国经验",不空洞、不浮夸、不恶臭,和同样标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话语根本不同。只可惜这里收录的东西,似乎是对温铁军老师各种讲座的拼接,详略失当,略显破碎。
  第八篇胡鞍钢。这比前面那些已经很离谱的更离谱,基本逻辑是——因为我们未来要做这些事,而且我觉得我们能做到,所以我们牛逼???
  第九篇潘维。讲共产党的执政任务,讲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还讲自己身上发生的各种小故事。如果说,他对家国情怀能打50分,那么他的国际视野就可以打30分,对中国的观察和认识可以打25分,对历史的认识则可以打5分。对了,满分是150分。
  第十篇卢周来。紧紧依靠的相关论述,讲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不公正的负面影响以及党的举措。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一句话是在说自己的见解——字字落空,20几页纸就像是一大堆摊开的高中政治参考答案?就这还开篇就说自己是经济学出身,不说外行话???
  第十一篇张宇。这篇应该定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入门概论之导言",并"结合中国最浅表国情之最一般论述"。整篇文章,大篇幅的解释什么是马政治经济学,它为什么好,它有什么用?但是用在哪儿呢?为什么它这么好还被人误解?为什么顶着"官学"之命却没有做出应有贡献呢?对这些更要命的问题,一句也不提。基于此,我愿称此人为"马克思主义经学家"。
  第十二篇李玲。这篇文章在整本书算是一个异类:其他的文章都在谈政经大事,只有这篇文章谈了一个相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医改"问题。但是,也不全是在谈专业问题,在谈到历史、谈到国际政治、谈到社会弊病——客气点说——依然是说不到点子上。但谈到医改专业问题的时候,但是帮助我了解了一个新领域。总体来说,还可以。
  最后一篇李稻葵。经济专家,讲得也是比较纯粹的经济问题——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趋势之类的问题,论调非常乐观,中国必然稳中向好。其实这些比较专业的经济问题我也不懂,但是看的时候我就冒出来一个问题:以中国目前的经济能力,在广大人民的福利问题上,究竟做的够不够呢?还有没有能力做得更好呢?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读后感(四):《人民公开课》:探究中国的长治久安之道
  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分布态势,在网络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场域当中,自由主义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广大知识阶层,产生着持续性的重大影响。由于自由主义历史叙事的这种主导性,中共赢得政权,仿佛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而中共执政以来的种种失误与错误,也被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予以放大。
  这样的舆论生态,对国家政权之于普通民众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来说,显然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之后,非常重视意识形态的巩固与重建工作,在各种媒体场域当中,试图夺回由中共主导的话语权。高校是意识形态话语争夺的重要阵地。要想夺回话语权,如何采取让大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在广大大学生群体当中传播中共的意识形态,就成为摆在各级意识形态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6年,北京市委教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开课,就是这样的尝试之一。他们邀请了李零、胡鞍钢、温铁军、邓小南等13位在京知名学者,来共同为北京八所高校的大学生授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将这一公开课的讲课实录结集成书,以"人民公开课"为名出版。这样一本从国家治理能力角度,关注中共和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的新书,非常值得关注。
  书中讲课的这13位学者,专业领域从考古学、军事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到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各自不一,但他们普遍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正视中国发展的历史路径、传统资源与现实国情;第二,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拥有热爱祖国,与祖国发展同命运、共呼吸的基本底线立场。正是基于这样两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就不会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将中国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近百年的变迁历史全盘否定,也不会采取一种简单化的制度决定主义和贴标签的方式,认为中国当下的种种问题,是照搬西方的某种制度或模式,就能够一夜之间全部予以解决的。相反,无论是韩毓海老师对于中国历代王朝治理能力的得失分析,还是金一南老师对于晚清以来中国因国家治理能力弱化造成的一盘散沙、任人宰割局面的论述,都能清晰地导出中共构建一个治理能力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的逻辑必然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从国家治理能力变迁的视角,梳理中共从古至今,尤其是近百年的发展变迁史,足以让读者明白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也会让其对于这一变迁历程的成败得失,多一份同情与理解。
  尽管讲述的都是非常严肃和深沉的主题,但书中的各位学者在分享时,尽可能地做到了深入浅出与趣味横生。以开篇李零先生的讲课为例,他采取其惯有的戏谑怒骂、纵横捭阖的讲课风格,用最为简单的白话,讲述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中西发展对比的理解。本书还没上市,这篇讲稿就在微信上广为转发与传播,足可证明其独特授课方式的受欢迎程度。
  这本书一共分为历史经验、革命遗产、建设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这四篇。如果说前两篇指向的是对于中国发展的历史与传统的理解与正视的话,那么后两篇指向的,则是对中国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的深度分析研判。从中共立国后"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之间的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与难点,再到民众广泛关注的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医疗体制改革,几乎每一项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这本书里,都有相关领域的顶级学者,予以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基于这样的主题与内容,本书的读者群其实并不仅仅限于青年在校大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关心和支持中国发展、关注中国未来命运的广大民众。
  2017.8.13下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7年9月27日出版的《南风窗》杂志,欢迎交流。)
  (附)《人民公开课》读书笔记:
  4马克思主义是西学之一,P17北大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20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P24现代科技起源于工匠文化,P26为劳动人民做学问不符合中国国情?P42宋代读书人缺乏治理能力,P48中共振奋中华民族武德。
  72柳宗元《封建论》的现实针对性,P74制度与人的区分。
  91宋代扁平化的政治架构,P101宋代的各种制衡。
  106美国中国研究学者的排序,经不住推敲,P109中美国家力量的对比,P118一盘散沙的中国人,P119中国伪军超过侵略军,P122邹容也是共产党人?P133战争与中国人集体自尊。
  139对自由的理解,P148不同国家的生死对比。
  185流动性过剩问题,P186资本过剩与亲贫困,P195新中国的艰难起步,P200大跃进的历史脉络。
  232改革开放的三大危险。
  257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
  300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历史性和演进性。
  322赤脚医生的伟大贡献,P325前三十年为后三十年累积人力资本,P340三明医改的成功。
网站目录投稿:雅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