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姜长安是一个软弱自卑的,被畸形家庭教育毁灭的女性。 父亲患有患骨痨,被生活所迫嫁给父亲的母亲便将生活的不幸施加到儿女身上。她的悲剧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她并非主动"牺牲",而完全出于被动;母亲(曹七巧)苛刻地对待她,她在不断的被侮辱与被剥削下压抑地生活着,长期的自卑,使她对于别人的讥笑表现出恐惧的反应。 在爱情上,她遇到了童世舫,面对爱情,长安有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她还是没有大胆的战胜内心的软弱。当曹七巧得知童世舫与女儿还有来往时,便假意邀请童世舫吃饭,故意说自己的女儿抽大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长安送走了童世舫,也送走了她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姜长安是曹七巧的女儿,这个姜长安本身不是资质多好的女性,因为她已经被曹七巧——她的母亲给调理坏了。可是姜长安在婚姻这件事情上,她是一个很纯洁的人。她希望能有一点幸福,希望能够好好找一个人。她也真是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童世舫。童世舫本身是个经历过世面之后,希望能够过安定生活的人。他对于姜长安的缺点,都不当作缺点来看。他想找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他认为姜长安就是这样一个女性。结果这场婚姻被她母亲破坏了。最后姜长安一生没有找到人,而且她甚至没有多少可以回忆的。小说写到,姜长安就是只有一点回忆了,可是这个可供她回忆的东西非常少。 上边这三个人,我觉得无论姜长安也好,王娇蕊也好,还有言丹朱也好,她们都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好人,但是她们在张爱玲笔下都遭遇了最悲惨的结局。 姜长安的人物形象分析 长安是单薄的,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心,像纸糊的人儿。其实,她只不过是七巧的玩偶罢了。在长安还不明白七巧所谓的生命的意义时,就被七巧骂昏了头。把春熹臭骂一顿是长安被提溜着开始明白生活的起点。 七巧在骂人时顺手捏脚成了长安新的梦魇的开始。别人都弃之不用的裹脚,让无聊的七巧有了新的追求。她突发奇想要为长安裹脚,让她的生活有了一种别样的情趣。这哪是裹脚啊?那分明是在裹长安的心!又长又臭的裹脚布,就是七巧给长安限定的人生轨迹。被裹脚的长安,是无力反抗的,虽然她也是鬼哭狼嚎,可谁又能在她的哭喊中感受到她是个生命?在所有人看来,她就是七巧的一个附属物。七巧背着封建思想沉重的枷锁,实在闹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 长安生活的时代毕竟不同,即使守着发着腐朽气息的七巧还是被堂兄妹裹挟着进了学堂。学堂里不一样的生活让长安有了鲜活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思想,她不再如七巧那样怨天尤人,只会单纯地用叫骂宣泄自己的心情了,她会幽幽地吹口琴,忧郁地吹long long ago……那悠悠的琴声里,蕴蓄着一个少女绵绵不尽的柔情,可她,只能,呜咽呜咽吹着…… 长安上学堂总是丢东西,那是在糟蹋七巧的心。为了一条被单,七巧定要去学校问个明白,看谁敢这么挖空心思算计她的钱。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在七巧看来,那是她的命。那种悭吝,让人可怜。长安实在禁不起七巧那么闹,决定舍弃那个让她看到生命春天的地方。即使这样,她终究还是被七巧臭骂了一顿,觉得她太不争气;终究还是被七巧去学校闹了一场,去践踏了一回她几乎低到地下的尊严。 长安实在无力反抗,在这个家里,被禁锢得那么紧,她也不知道怎么反抗。终于,长安屈服在了七巧脚下,成了一个活脱脱的七巧,连那种骂人的,或凄凄惨惨的腔调都神似。长安的模样依旧像被腌过,少了很多青春的水分,被七巧腌过的,还有长安的心。 试想一个长到三十多岁的老姑娘,尤其在那个年代,家里还有那样的母亲和哥哥,每天躺在烟榻上把自家那点儿隐私嚼来嚼去,这种生活,该是何种味道?长安的心就是在七巧这样的咸水里浸泡着。 长安毕竟是有青春萌动的,童世舫的出现让长安重新觅见了春天。长安会很沉默,在她看来这就是典雅,因为这样做有区别于她的母亲。为了童世舫,她母亲怎么骂她都忍着,她觉得无须计较,因为她已经心有所属了。 她的心是有所属了,但七巧的心却更空了,因为心空,嘴就更闲不住了,对长安左也骂,嫌她嫁不出去;右也骂,嫌她又急着想出嫁……长安在责骂中摇摆不定,她连纸人儿都快不是了,她就是个皮影儿吧。 长安就在七巧的夹道中左右冲撞着,想出来,但不可能。她偷偷去见童世舫,两个人幽幽地享受时光静好。其实并不是童世舫有多大魅力,而是在七巧的周围尽是指责和黑暗。 长安还是输给了七巧,输给了七巧的谩骂和眼泪,她又回到了七巧圈定的小圈圈里了。 长安是跳了几跳没有跳出来的人,但她曾在跳高的时候感受过外面的鲜活和生动,她是有自己的绵绵的悠情和愁思的,对比,让她更痛苦。 每每想起长安,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画面:七巧嚎叫着深陷在淤泥一样的地狱中,死死拽着挂在半空中的长安,长安想挣脱七巧,但七巧拼了死命不撒手……长安低低地抽泣着,乞求七巧放她一条生路,七巧狠狠地,面目狰狞的盯着长安……画面流动,深陷在地狱里的还有无聊的长白,羞愧的寿芝,绝望的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