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社会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品德课的思想内容怎样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当中谈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沟通交流;感受生活;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十几年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我认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黄金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沟通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生活 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重要前提,然而,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老师敬礼,说"老师好!"老师呢,有的点头致意,有的视若无睹,有的面无表情。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完全没有必要;也或许是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不以为然。我们经常抱怨,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这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品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在教学《我们共同去面对》一课中,借助图片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涛涛闷闷不高兴地坐在教室里,斌斌走过来问道:"为什么不开心啦?"涛涛愁眉苦脸地说:"今天,妈妈因为我打乒乓的事生气了,我就是喜欢打乒乓,这有什么错?"涛涛是该耍赖争吵,还是该和爸爸谈谈心呢?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同意"耍赖争吵"的同学坐左边,同意"和爸爸谈谈心的"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互相讨论回答来帮涛涛出主意。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互相讨论中,学生知道了当自己的意见与家人发生冲突时不应该蛮不讲理,耍赖争吵,该明白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在互相沟通交流中,理解对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让师生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用真情话语,拉近师生间情感交流 小学品德课教学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认知,开启学生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课,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以身作则,以理服人。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教师要敢于把学生从传统的"做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创设"三多"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爱学、乐学。多设计学生自由活动的环节,如《我爱我的家人》一课,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感受家人的爱,那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教师不宜多讲,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及家庭实际,相互评价中明白家庭的温馨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自己的成长更离不开家庭,激发学生不能忘记父母的養育恩。多采用激励措施,多给学生自我表现机会,如学生发言可变举手点名式为不举手的自由式,有些行为规范要由语言表述改为表演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约束,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既可活跃学生身心,表现学生内心世界,达到以语润化人,以情感动人的教育目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一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于社会》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二是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儿童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才能亲身感受、体验、领悟做人的真谛。教师应充分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投入社会生活,不断地培养生活情感。 参考文献 [1] 杜英超.品德与社会教学感悟点滴[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34. [2] 刘宗发.浅谈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4):61-61. [3] 段红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