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大数据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试从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的应用以及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用户信息管理;图书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我们真正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也俨然成为了万物的统治者,而它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诸多行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大数据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也造成了巨大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进行革新,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妥善处理用户信息并深度分析,进而使图书馆能够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一、大数据的概念 (一)大数据的来源。"大数据"(Big Data)是由美国咨询界首屈一指的麦肯锡公司提出的,2011年6月,他们发布了有关大数据的报告,报告中对大数据技术及其具体应用作了极为细致的研究并得出重要结论。此报告一出,在金融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大数据"也逐渐为众人所熟知。 (二)大数据的涵义与特点。前文已经说到,"大数据"由麦肯锡提出并广为人知,那么"大数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大数据",又叫"巨量数据",是指所关涉的数据量庞大,以至于无法在合理时间内通过人工或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进行处理并整理成人类所能理解的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中,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可耶指出了大数据的四个特征(4V):Volum(数据规模巨大)、(Velocity)输入和处理速度极快、(Variety)数据类型丰富多样、(Value)价值密度低。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的应用 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汇与知识共享的资源平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依托大数据技术,冲破了原有技术的桎梏,建立起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并形成了统一化、高效化的管理机制。 (一)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与服务。如我们所知,大数据在图书馆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用户信息的录入与采集。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人工管理所带来的失误,而且还避免了纸质保存时间短暂的弊端,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表现在对用户信息的归类与分析。在用户信息采集结束后,大数据技术将会对各类用户信息进行统计和归类,使得用户的喜好与需求被慢慢发掘出来,如此一来,用户便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舒适的个性化、优质化服务。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能针对不同的用户体验与反馈,对用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解析,研究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原因并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从而维护老用户,开发新用户,使得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图书馆信息与资源的共建共享。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及其相关系统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管理与资源共享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云系统因其存储空间大,而能够轻易容纳图书馆各类冗杂、丰富的信息。同时,在高度成熟的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云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及时更新与有效补充。最为重要是,图书馆在自身信息与资源整合完善的前提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得图书馆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大数据的日益蓬勃,催生了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的新发展,而我们也对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重视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培养与新技术的开发;完善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机制,加强数据的安全建设。 (一)重视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培养与新技术的开发。大数据时代,以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为主要特征,这就使得传统的人工操作与工具分析已然无法满足对大数据高效处理的需求。那么,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就迫在眉睫。而新技术的开发依托于是高素质人才的发明创造。因此,我们要格外重视人才培养战略,着重培养专业性人才,不仅充分掌握大数据技术,更要深知大数据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的用户信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机制,加强数据的安全建设。大数据时代,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泄露自然也成了无可避免的话题。而个人信息泄露也使得广大用户苦不堪言,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就需要在用户信息录入之后,对用户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使得用户能够无后顾之忧地使用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当然,用户信息的保护仅仅依靠内部工作人员的防护与技术的革新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制约,以法律武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我们的个人生活。而大数据已经逐步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图书馆用户信息管理、资源的共享共建都需要以大數据为支撑,图书馆只有依托大数据并创新发展,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葵莉.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05):81-82. [2]张玲玲,华天昕.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发展对策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0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