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地图大战背后的创业机会


  一种看似寻常、在移动端渗透率极高的产品——地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2013年,与地图相关的新闻不断。Google花费9.66亿美金收购众包地图Waze,它的对手苹果也网罗了几家与地图数据、地理位置、导航相关的公司;室内地图蛰伏已久,终于有望出现几款平易近人的应用;百度与高德的免费战打得火热,前者更号称已付费用户可申请退款,天使投资人李治国适时撰文《地图大战本质是争夺O2O入口》,一个概念被植入大家脑中:地图的价值被低估了,这帮互联网巨头都在布着巨大的棋局。
  从应用领域来看,地图或LBS类产品最容易想到的方向是交通、O2O与在线旅游,但仅限于此,似乎又有点浅薄:Google每年耗巨资采集道路信息,绘制卫星地图、三维街景地图,Google Maps的新版本以地图作为绝对中心,Google+、导航等功能全都靠边站。地图类应用将催生一个基于地图的开放生态圈,地图数据会成为互联网上的公共资源。
  高德软件CEO成从武曾公开指出,地图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我们习惯使用搜索,源于我们对文本的依赖,如果以地理位置为索引,很可能出现一场信息呈现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变革。
  室内定位:离商业很近,听似十分美好,实则技术难搞
  代表公司:图渊、智慧图
  室外地图发展日渐成熟,室内地图的诱人程度不亚于前者,道理很简单:它可以直接与O2O结合变现。购物中心、机场、医院等是室内地图典型的使用场景。但大家一直受困于技术问题,蓝牙、WiFi、RFID、Zigbee、超宽带、地磁等技术目前精度都很难完美。此领域的国内公司有图渊(室内地图数据提供商),智慧图(利用WiFi指纹识别技术进行定位,旗下"寻鹿"为客户端导航产品)等。
  三维地图与AR导航:地图表现形式上的革命
  代表公司:Google Maps、微信街景、e都市、全景客、city LENS、高德AR实景导航、路痴神器
  结合三维仿真等技术可以形成三维地图。新版Google Maps包含街景视图功能,还整合了Google Earth(Google地球)的一些内容,如海底世界和空中视角。
  这些产品能够达到VR(虚拟现实)的效果,足不出户看到国内外景色。微信街景是距离大家最近的一款VR导航产品,此外还有垂直领域的产品,如定位为"虚拟旅游"的全景客。
  地图与AR(增强现实)结合后,通过手机定位,可以带你找到目的地。此功能最被熟知的是诺基亚在2012年推出的City lens,但由于数据问题,在中国使用不太方便。
  众包地图:降低信息收集成本,让Google为之艳羡
  代表公司:Waze、道客路分享、Google Earth、Hover、大众点评网
  以色列公司Waze在今年引发了Google、苹果、Facebook的争抢,这款产品能够鼓励司机利用众包模式来贡献有关路障、事故等各类交通信息,绘制出一份交通信息地图,通过在用户行驶中为其提供周边商户的信息来获得盈利,而它的激励方式包括让用户免费使用导航服务、游戏机制、社区运营等。
  3D地图也有众包模式,例如上传到Google系产品中的图片会经过整合成为3D景观地图。Hover是一家3D地图众包公司,它的图片来自用户贡献、无人驾驶飞机的摄影、卫星图片等。
  众包或UGC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包"的是信息。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大众点评网拥有各地餐厅相应的价格、口碑类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通过地图表现出来,就可以成为虚拟的"美食地图"。很多信息都可以"地图化"地表示。
  把地图和搜索对比来看会很"恐怖"
  邱彼特:路痴神器创始人
  路痴神器可以让用户在户外的小范围内,更容易地找到目的地。将手机摄像头打开,它会捕捉到实景,告诉你方向在哪儿,往前走多远能到达。它是AR而不是VR,它需要定位、测算相对位置、进行坐标变换。
  关于地图衍生出的新模式,我认为有三个创新的层次:数据、表现形式和定位。每个部分的创新,都会导致地图这个行业的变化。第一是数据的创新,我们现在对接了百度地图的开放数据,以后要融合高德、Google的数据。大公司收购地图类产品,收的都是数据,Google花天价派出N辆街景车采集街景,而Waze完成了数据收集的革命,众包的成本极低。其实苹果收购的locationary也是通过众包收集地理位置数据。这些数据未来都会被整合到一起。第二是表现层的创新,可以利用百度、高德等平面矢量的数据,加上AR或者VR,形成新的、更直观好用的产品。第三是定位衍生出的创新,在移动互联网上,定位是创新的出发点,通过手机确定位置之后,很容易延伸出导航类应用,很多App都可以添加上LBS元素,也会变得更好用。
  目前我们这款产品的处境很像siri,有噱头,但用的人少。我们怕变成大家印象中那种曾经出现过这么一款,也不知道为啥没做成的产品。现在我最头痛的是,怎么让它变得真正好用。
  有人敢于把地图和搜索对比来看,我是赞同的,但这是个很"恐怖"的想象。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是维度缺失的,某家店铺现在的名字和过去的名字不同,我们搜索的时候就会当成两家,但其实位置是相同的。目前大家搜索都是用内容,内容分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其实时间、空间也是重要的维度,它们也可以成为搜索的索引。
  地图领域还会有大的交易出现
  赵龙飞:道客快分享创始人
  Waze的创新点很多,我们也在向它学习:它是开车人的简化地图,它把POI(Point of Interest,在地图中有附近的生活服务商家信息)也过滤了,对司机来说只有右道的、近距离的POI才有用。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把主干道100米以外的POI全删掉了,我们的口号是:车走得多了才成了路,经过的车多了就绘成了图。
  而且Waze还是活的地图,这唯有通过众包来完成,它有鼓励用户们互相帮助、一起吐槽、分享某地加油便宜等信息。它相当于一个地图引擎。国内最有名的地图品牌对大城市的地理信息测绘是每年几次,小城市可能只有2次,每次耗费很多人力,Google街景车每辆价值十几万美金,这件事需要出血本的,有些地区还不允许把街景车开过去采集信息。
  Google收购waze的时候很着急。但Google已经非常聪明,它用机器来采集,街景车开过去,15个镜头、360度拍出高清减帧影像,拍后不断校正。它先绘制出了Google Earth,然后一点点去描图,添加POI。而中国地图公司的做法是利用人力。
  我觉得地图领域是一个"多板块交叉地带"。阿里巴巴有了高德,导致百度很着急,它怕用户在手机上把地图当作入口,怕高德会占据自己的位置;百度的背后是四维图新,但两者的合作未必牢靠;腾讯只有搜搜地图,恐怕还要继续收购。中外大公司的想法是一样的,Google、苹果、Facebook也都不愿意错过,从中可以看出地图这种产品到底有多重要。这个领域还会有大的交易出现。
  定位不准会成为大家发展中的桎梏
  侯晓晨:找找联合创始人
  "找找"这款产品需要用到LBS定位,移动端App打开就是一个地图,显示手机的位置与找找所在的位置。
  也有很麻烦的问题:定位不准。有些朋友觉得地图导航不准,原因不在于地图,而在于定位。想达到导航的目的,先得给你所在的地方定位,然后与地图数据结合。我感觉百度、高德等二维地图信息都差不多。而定位方式主要是卫星GPS或者基于运营商的基站定位,后者会偏离五六百米(中国的基站定位是被强制偏离的),除非你越狱后下载纠偏插件。找找前期做了很多技术纠偏的工作。
  LBS很可能成为类似于标配的元素,包括打车应用与LBS结合,可以查找周边的空车等。但是定位不准会成为大家发展中的桎梏。
  我们最近还研究了室内定位,比较靠谱的技术是利用WiFi定位,可以精确到第几层楼,但这又需要海量的WiFi节点信息。其实Google在美国通过街景车采集街景、绘制三维地图的过程中,收集到很多WiFi节点数据,还曾经公布测试接口,后来不知为什么给关掉了。
  说到这点,我觉得Google真的很有前瞻性。它一直在做人们日常生活中联系最紧密的事情,Google Earth和街景地图都是做得最好的。Google的思路是:先把地方占上,然后花很大的精力去实现。很多人现在不理解,过两年会发现,这个事情原来这么有市场!
  地图会变得面目全非
  魏志成:坐网创始人
  现在的地图往往是各种应用中的附加品,它是第二步的东西,不是入口。比如在大众点评搜索餐厅,看中某家之后再点地图看具体位置。地图是个基础的、帮助你到达的工具,而不是帮助你筛选信息的工具。
  当然,地图类产品本身也在不断往里塞进各种生活服务信息,希望用户的第一步查找可以在地图里完成。现在来看还不太成功,因为人们搜索信息还是习惯用文字,这是思维惯性,文字有最佳的二次传播性,可以把沟通成本降到最低。
  但是这也有可能改变,我觉得现在最普遍的二维矢量图以后会演化得面目全非。比如微信街景,可以让你在千里之外360度看到目标位置,还可以模拟行进、拉近距离。以后它会变成无缝的、3D全面建模的地图,你甚至可以标出你要找的那间办公室,点了之后还能走进去。现在Google已经把街边小店都建模了。
  这些产品以后有希望融合到大众点评等应用里面。它们是呈现O2O信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替代矢量地图,未来可能是先让你看平面街景,往上飞就变成鸟瞰,甚至虚拟快速飞行,与Google Glass结合。我想携程、大众点评不会自己去做,肯定会有专业的技术提供商。
  最近大家都谈到室内地图,我反而觉得它的价值不高,因为使用频次低。人们去陌生地方的次数少,最常见的是商场,但你到商场之后是看商场的指引,还是连上网络、打开App?它给用户的增值太小。我判断一个产品的价值就是它给用户的增值乘以频次。腾讯之所以市值大,就是因为沟通这个需求很频繁。
  与百度打免费战,高德并不明智
  刘二海: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由于人们对位置、路径属基本需求,地图变得越来越重要。Google对地图非常重视,有Google Earth,又有Google Map。Apple也非常重视,但似乎稍逊一筹。
  基础数据及地图软件方面,中国建设得非常快,信息需要不断更新。这类公司需要国家牌照,应该是少数几家公司的生意,现在四维、高德、凯立德算是领先的企业。
  地图及导航升级是非常有创新机会的领域。中国也发射了北斗导航系统,实际就是定位系统。车载的GPS前装和后装市场也会受到手机和Pad下载的冲击。
  地图行业应用会越来越广。其一,生活服务是个大类。前一段卖给Opentable的Foodspotting手机界面就是地图。又比如,市值高达40亿美金的Yelp展现形式也非常依赖于地图。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本质还是在生活服务上的应用,都希望成为服务的入口。其二,地图在旅游中应用也很广。携程等OTA宾馆预订早已离不开地图。国内的租车、代驾、打车软件也都需要地图支持。有人做旅游区的导航和解说,也属于在旅游区的应用。其三,商品的物流配送。现在几乎所有物流公司都可以地图追踪包裹的路径。可以说,地图应用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从机会的角度看,竞争格局已定,新的机会不容易产生了。地图及导航升级类产品、地图的行业应用仍然有非常多的机会。地图及导航升级类产品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公司;而地图的行业应用需要挖掘行业应用的创新点,应用会很广泛,关键看是否会出现独立公司的机会。最后,我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高德与百度免费战:高德并不明智,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地图及导航升级类产品中寻求创新,进而,在行业应用的拼杀中获得优势,这才是王道!
  ,
网站目录投稿:问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