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苗月导演,王学圻主演的扶贫电影《十八洞村》真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好片子。 影片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大背景,通过一位退伍老兵杨英俊的故事,辛辣的讽刺了当下国家基层干部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在影片中,杨英俊被识别为贫困户。可是,当他回去清点自家的财产的时候,他家里丰富的物资却令人惊叹,吃的、用的样样俱全。他和他老婆的对话真是太幽默了,以下,是他们俩的语录: 杨英俊问:"今年脱贫的标准是好多哟(多少钱)?" 老婆答:"每家每户每个人年收入要达到2850元" 杨英俊问:"我们屋(家)你、我、小南瓜加起来是好多?" 老婆答:"小龙(扶贫干部)算过了好几回咯,我们屋里是8550元" 杨英俊吃了一惊:"那么多呀!那不是,我们屋每年要收入一万块钱才脱得了贫哦" 老婆回:"就是。" 杨英俊问:"去年打的谷子,我们卖稻谷卖了好多钱?" 老婆答:"我都记着嘞,我们自己三亩田的稻谷没有卖自己吃,留了几百斤给路生(儿子)去深圳,将将够。帮别人种的七亩田的稻谷,人家回来过年,背了一部分走,留下的稻谷拿去卖,每斤八角也就卖了几百块钱,吃、穿将将够用。" 杨英俊问:"去年卖了几只鸡?" 老婆答:"鸡没有卖,母鸡要留着生蛋,公鸡要留着过年" 杨英俊问:"唉,小南瓜回来之前我们每年要卖几只嘛" 老婆答:"那当然是要卖的咯,每年在集市上要卖一千多块钱嘞" 杨英俊问:"种的花生呢?" 老婆答:"花生榨油自己吃" 杨英俊问:"还有西瓜?" 老婆答:"你吃、我吃、小南瓜吃、亲戚屋里都再送一点" 杨英俊问:"包谷?" 老婆答:"包谷烧(一种酒),你天天都在喝" 杨英俊问:"啊(不能算是钱,杨英俊无可奈何),你腌的酸鱼那么好吃,拿到集市上卖点钱嘛" 老婆答:"卖不得,小南瓜扎针吃药,要付给赤脚医生辛苦费,每天要给小南瓜吃一条、你吃一条" 杨英俊说:"以后我不吃了" 老婆答:"不行不行,田里头的活路都是你在做,那么辛苦,怎么可能不吃点荤的?"老婆突然想起来"我们还有一头牛" 杨英俊说:"牛不能算是钱哦,帮我梨田翻地,早已经是兄弟咯" 老婆似有所悟,点头。 杨英俊感叹:"我杨英俊几十年一心一意种田,种成个贫困户!""我们部队上的战友晓得我杨英俊被识别为贫困户,要等国家来帮扶,我怎么见人啊!" 杨英俊以自己被识别为贫困户而感到羞耻。 而作为扶贫干部,却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其实我今天挺感动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不愿当贫困户的村民,老杨当过兵、气质硬、是个有骨气的汉子,越是像这样的贫困户我们越要拿出更多的办法来帮扶他们"。 说穿了:扶贫干部认为:你越感到羞耻,我们就越要帮扶你。 似乎,扶贫干部的目的不是扶贫;而是为了去羞辱村民。因为人家根本就不贫困,家里有吃有喝有用的,可扶贫干部就认定了"杨英俊是贫困户"。到底是谁扶贫谁?谁更贫穷? 在电影制作人、和我们观众看来:扶贫干部自己才是最贫困的,他们是一群对权力极度饥渴的贫困户----权力欲望贫困户。 当国家搞扶贫、和整治城市脏、乱、差的棚改政策一出台,那些基层干部们便看到了机遇,认为"往上爬"的时候到了。 于是,不是脏、乱、差的房子他们也拆了进行棚改;不是贫困户的人家,他们把人家当成贫困户帮扶人家。他们只想自己干出"成绩"来,就盼望着能够早日飞黄腾达。 其实,对于基层干部们的私心,大家都心知肚明,电影里面的小南瓜(一个痴呆儿)就是政府的影子。 影片中的话外音反反复复的说:"小南瓜,你不能走,你是我们的命根子,你活到五十岁,我们就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就活一百五十岁"我们养着你,直到你"蠢死"为止。 "小南瓜,你不能走,阿爷在填土为你造福田,拼老命也要为你攒一份好家业,让你一辈子风不吹、雨不打、吃得好、穿得乖"。 唉!中国的农民多么淳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