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本作伪,大体可分为碑石即为伪物、非为原拓而为翻刻本、以晚拓充早拓几中情况。鉴定碑刻拓本,先要看碑刻名字是哪一朝代的。如金石书中查不到(不包括新出土碑刻和宁元以后碑刻),碑刻署年与书法风格又出入较大,则要警惕,看是否碑刻本身即为向壁虚造。在《增补校碑随笔》等书中附有伪刻碑刻目录,可供收藏者参考。确认是原拓(或翻刻),则要与确信之原拓进行逐笔逐画的校刊,方可辨之。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翻刻本明代最多。还有并非仿自原石的,有整石本,亦有横刻贴本。如西安碑林博物馆就藏有一明代横刻贴本,为横长方形3石,每石高66厘米,长159厘米。翻刻本最明显的硬伤是第4行"佛道崇虚"的"道"字,前缀部上两占笔画未中断,而原石是中断的。另外,古碑多有残泐,而翻刻碑石往往也敲敲砸砸,以模仿原碑的石花与泐痕,但较之碑文,锋显呆板而不自然。 以下主要分析以晚拓充早拓的几种常见方法。 1.嵌蜡填补,涂墨考据。碑刻不同时代都会有一些损泐(考据),有时还有一些后题识。如南朝宋《爨龙颜原碑》,碑石上先后有道光初年阮元跋、道光七年知府、建亭记跋、道光十二年邱均思跋、光绪二十八年杨佩跋。作伪整拓往往是将碑上晚期题跋用蜡填平再拓,以充早期无跨本。但这种伪本又往往未将道光以后损泐笔画一一填平,逐字校刊可发现。又如东汉《曹全碑》,乾隆年间首行"乾"字左半被挖,成"车"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咸丰、同治间拓本,虽将"乾"左半改动修复成原状,但咸同中已损的第10行"月"等字,并未同时改动,露出作伪马脚。 填蜡作伪往往单从填蜡处甚难辨别,但涂墨本在考据字的正面涂上的墨色,会与原来拓上去的墨色有细微差别。特别是未装裱的涂墨本都考据字背面,往往发现涂墨渗透宣纸的情况。正常的拓本,背面往往较洁白,很少拓墨渗透。 另外,为了使临书用碑贴完整或充早拓,也有将碑贴早所已残的字另刻、再与原贴装裱在一起的。如唐《玄秘截碑》北宋初拓本,首行"内供奉三"之"三"字完好,稍晚可见两笔,后"奉"字损下半、"三"字只剩末横。清代有另刻"奉三"混裱于原拓的情况(图表)。 2.染色作旧。伪作原贴往往呈暗灰、浅黄、黄褐色、似乎十分古老。实际上暗灰色可用淡墨水,浅黄色可用茶喷水不,褐色可用瓦花法染出。 3.题跋、印章作伪。早期名人的题跋,往往会使拓本价格大增,所以也就有了移植题跨和伪造名人的题跨的现象。题跋的真伪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辩识:题跋的书法笔迹是否真实?题跋的内容与拓本是否相符?拓本上是否有题跋人印鉴? 曾见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旧本,上手只觉清代大金石家翁方纲题记极有功力,但《九成宫醴泉铭》旧本级呆板,不是原拓。后来发现此本上的翁方纲题跋系克隆自翁方纲在《化度寺碑》上的题跋。原题跋上有翁方纲钤印"苏斋墨缘",而翻刻《九成宫醴泉铭》裱本上的伪跋则无翁方纲印鉴。 拓本是否经过名人收藏,也会影响拓本的价格,所以作伪者常常会在拓本上伪造一些鉴藏印,对此也要注意。伪造历代收藏印往往是一次钤盖上去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印鉴印色都一样,此即违背了常理,另个伪造的印鉴往往篆刻水平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