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就是我何须我们


  Managershare:女孩子经济不独立,人格就难以独立。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别人终究是旁观者。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芬兰室友常会和我谈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有一天她告诉我她在路上看到穿情侣衫的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芬兰从来没有人穿过情侣衫,我甚至从来没有听过说这种衣服。穿情侣衫的人有点可笑,如果我们在芬兰看到这样人,一定会笑出声来。"的确,在北欧这种高度强调独立人格的地方,任何有依附性意味的行为都难以理喻。"我就是我,不管结婚还是单身,从来都不是‘我们’。"
  当我把这段对话告诉我母亲时,她的反应是"外国人就是怪。一个女孩子那么独立好吗?能嫁得出去吗?""但女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嫁人吗?""当然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且嫁人后就要生孩子,一个女人怎么能没有孩子呢?"
  当时我很想用我学的女性主义的一套理论告诉她,女人有选择婚姻和生育的权利,但又噎住了,因为在中国,极少女性能握有权势,女性高管占管理层比例也远低于男性,更不用提每年受家暴人数和处在贫困线下的女性人数。在女人处绝对弱势的环境中要求女性经济独立,乃至人格独立,无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至少我自己认为实现这些目标非常之难。
  于是我想知道那些坚持"我"而非"我们"的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如何在艰难的处境中保持独立的姿态。在一篇名为《不愿醒来的男人们》的网络文章中,我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30出头的外企女高管离婚后与一个35岁未婚律师约会,之后她拒绝了他的追求,男方仍纠缠不休,理由是她作为一个30多岁的离婚女人,一个剩女、残次品得到自己的青睐已是天大的幸运,而她却拒绝了他,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这个男人的视角说明中国普遍看待女性的观点:年轻、萝莉的女人更有吸引力,30岁以上的独立未婚女人就已经被"剩女",没有太多魅力可言。于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大量装幼稚的"白傻甜",而成熟、睿智的独立女人则被刻画成了"女魔头"。换句话说,更依附于男人的女性受到追捧,能够独立生活、工作的女性则成为社会中的异类。
  但现实是什么呢?这位女高管并不觉得自己凄惨,也不急于进入下一段婚姻,即使被"剩女",她依然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悠然自得,所以让那些自以为是的男人们替她着急吧,她的人生照样精彩。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女性与丈夫育有两个未满3岁的小孩,每天都很辛苦。她希望丈夫与她共同承担家务,但丈夫认为男人是要做大事的,即工作赚钱,而照顾小孩这样的小事应该由女人来做。但这位女性坚持"大事"两人一同商量,"小事"一起做,两人分歧无法调解,于是女人提出离婚。
  "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丈夫的观点更是代表众多男性的立场,养家是他们的尊严来源和女人是他们的附属的证明。但现实是什么呢?这个女性的每个月开淘宝店的收入好几万,何须丈夫的一点家用呢?夫妻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存在依附关系,男人有什么特权推卸家庭责任呢?
  以上两个女人的例子都用实际行动给了男权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个耳光,也给众多想要独立人格的女性以启示。
  一争取经济独立。找到自己擅长的工作,不到最后一刻不要退出职场,经济上依附男人只能让自己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与男人谈判的砝码和反抗社会歧视的资本。上班、炒股、开淘宝店⋯⋯利用各种手段维持一定的经济来源。始终相信女人有与男人同等的能力获取同等薪金与职位,勇于提出自己的诉求。研究表明,女性更富有奉献精神,擅长代表集体谈判,但不擅长为个人利益发声。也许现在就可以想想"我"想要什么,而非"我们"或"他们"想要什么。
  二找到幸福的多种可能性。婚姻和家庭不代表幸福与圆满。未婚或失婚、单身或无子女的女性都可以独立地享受生活,婚与不婚、育与不育留给那些在乎的人操心,你没有讨好他们的义务。向世界展示成熟、独立女性的姿态与魅力,为什么未婚大龄女性的结局就是"孤寡、后妈、拉拉、出家"?相反,事业有成的独立女性的婚恋选择可以更多。比如《华尔街日报》中一篇文章指出,美国每年从高中和大学毕业的女孩比男孩多,她们的成绩往往也优于男孩(与中国类似)。在美国大多数城市里,30岁以下单身女性都高于男性;在24%的夫妇中,妻子的收入都高于丈夫,而1960年这一比例只有6.2%。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建议女人何必"高攀",为何不选择"下嫁",即与收入或受教育程度不如自己的男性婚恋?或者选择事业刚刚起步的有为青年,何必仅考虑自以为是的老男人们?或者就这样享受无限选择的单身生活,相信自己的魅力,而非听从认同直男癌的看法,将年龄大小与魅力多少关联,"混吃等死",放弃争取爱情的自由?在以上情况中,你都能握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向世界张扬你的态度:
  我就是我,何须我们。
网站目录投稿: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