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身体会不时出现各种毛病,尤其是近几年来,视力不断下降,工作和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以前还没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现在总在不断反思,进一步了解它的功能,知道了眼睛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并且双眼是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具有视觉效果、传送和认知三大作用,人类80%的知识以及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因此,我们时常提到某某重要性时总会形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人毕竟是高级动物,一生下来眼睛就睁开了,而有些动物就不同,时间长的可能需要一个月,对此我不甚明了,大概是进化程度不同吧,但人和动物眼睛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只是利用程度有差别而已。 眼睛真奇妙。有个词叫一眼难忘,估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才上初中的年纪吧,那时候很多人家会养牛,用于山区耕作。适逢夏季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把牛赶到山上,让它们自由放养。共两条水牛,一头母牛带着一头半岁的小公牛,它们习惯了从山的南端沿山坡散放到北端。这座山位于两条山冲之间,南北端分别叫大黑冲、小黑冲,山脚下是个小水库。记得我当时就把牛从大黑冲赶进山上后就沿山脚下小路径直走到了小黑冲入口。入口临近水边有几棵柳树,我在其中较大的一个柳树下坐下,背对水库,面朝进入小黑冲的小路,这样正好处在柳荫之下,可免遭暴晒之苦。这条小路宽约两米,蜿蜒上升到山里。路的左边是层层梯田,右边就是放养牛的山坡了。没有风,阳光热辣辣地照在大地上,梯田里的小麦片片金黄,已到了收获的季节,山上郁郁葱葱,根本看不到牛的踪影,山下也没见到有人出来劳作。知了不知疲惫地叫着,偶尔几声鸟叫划过山谷,让人很自然地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我知道牛会习惯性地在山林里由南向北游走,临近天黑时会从小黑冲的小路下山,然后到水库里饮水,洗澡。只要不让牛祸患庄稼,半天的放牛任务就算轻松完成了。牛从上山到下山需要两三个小时,我便坐在柳荫下看书。看的什么书早已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很专注,头都很少抬。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听到山上呼拉拉作响,紧接着咚地一声有东西跳下来,我以为是调皮的小牛下山了。抬头一看,天啊,小路中间是一条黑乎乎的大蛇,它也看到了我,刷地一下直立起来,头向下弯,俯视着我,像一个大大的问号,下半身隐没在山上。我们的距离大约不到三米,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双眼和鼻孔,它的腹部是灰白色的,其他部分都是灰黑色的,身子有碗口那么粗。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蛇,也不知道是什么蛇,一时呆若木鸡,感觉浑身发凉,发毛倒竖,不知所措。就这样,我们四眼相对,身子都动也不动。它的眼睛黝黑得深不见底,阴森森的,身上的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嘴里的信儿像火苗一样忽闪忽闪地,但它始终没有张口,如若张口,觉得一口就可把我吞下。附近一个人也没有,我吓得屏住呼吸,始终不敢动,也忘了动。对峙了大约有半分钟,它低头钻入路下的麦田里,只见麦穗摇摆出一条路来,直到水库边。我想,它肯定渴得不行,到水库边喝水去了。我不知道它最终是潜入水库还是又游回山上,也忘记了我是如何失魂落魄地回家的。 在那时,山里的蛇是很多的,我平时见到的大多是小蛇,一米长左右的居多,也有三米左右的。被蛇咬的事情时有发生,大多是夜间走路或干农活时踩到它了,但当地蛇咬死人的事还没听说过。当地也没有吃蛇的习俗,当听到蛇肉可以吃时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恶心。但有人把蛇奉若神灵,称之为小龙,也有人把它视为邪恶的化身。清晨,有时半山腰云雾缭绕,有人会说那是龙在吞云吐雾,年少的我们便信以为真。对于蛇,我向来是敬而远之,自然也没有被蛇咬过,因而对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那次与蛇的邂逅,竟让我时常梦到蛇,尤其是那双幽深的眼睛,总让我不寒而栗。有时我会猜想它为什么没有攻击我,许是吃饱口渴的缘故,也许是我没有一丝攻击它的动作,我们才会相安无事。 参加工作后,在城里生活和工作,很少看到蛇了,当然,在动物园里是看过一两次的,都是盘成一卷一卷的在睡觉,毫无生气可言。但有次在商场与一个女孩相遇时,她瞟了我一眼,我发现她竟也双眼幽黑,我立马打了一个激灵,第一反应是见到了"美女蛇"!让我惊诧不已。后听人解释,这是人家做的美瞳。在羞愧自己浅薄的同时,却想着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估计她没见过蛇的眼睛。 有了这些经历,我有时便喜欢琢磨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委实如此,人们的喜怒哀乐往往从眼睛里面就可以清楚地流露出来。通过眼睛,可以认知纷繁的尘世,体验美丑善恶,感受大千世界的深邃。古往今来,人们对眼睛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这些多用在女性或儿童身上;也不乏对有些眼睛极尽恶语相加,多用于那些居心叵测之徒。有了眼睛,我们可以尽情欣赏尘世间的种种美好,但也正是因为有了眼睛,却也引起了许多烦恼,故而有了"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的俗语,其实这也是一种逃避。 人是这样,动物大体也如此。牛眼睛都大而圆,温顺时会微闭双眼,愤怒时大眼圆瞪,眼珠通红,悲伤时也会落泪。狗跟牛差不多,只不过狗比牛更会看眼色,更通人性。我家去年养了一只猫,布偶,白色的,蓝蓝的眼睛。来时只有两个月,我喜欢逗它玩,它也经常躺在我胸脯上睡觉,很温驯的样子。看到吃的东西就会用圆圆的眼睛追着,很少听到叫声,即使偶尔叫一下,声音也很低。一岁多后,便有了性格,时常躲着我,生气时会咬人,闻到我一身烟酒气时,迅即退避,不让摸抱,瞪眼皱眉,露出一脸的嫌弃。当然,其它动物的眼睛也各有特色,如狼、鹰等,眼光更是犀利如电,让人记忆深刻。有些昆虫还是复眼,可以全方位观察,让人惊叹不已,深感世界的奇妙。 眼睛也有生病或受伤的时候,眼疾或失明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烦恼。我们时常会见到盲人,他们大多能够自强自立,且练就一技之长养活自己,有的还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对那些耳聪目明而终日游手好闲、碌碌无为的人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们就是俗称的"睁眼瞎"。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天有眼吗?古人敬奉鬼神,把神灵当作天,是命运的主宰。本意就是希望不要做坏事,会有报应。实际上是在讲主观行为与客观评价的问题。一方面,是在警告坏人,你不要横行无忌,作恶多端,多行不义必自毙;另一方面,是在鼓励好人,功不唐捐,你做的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迟早会得到群众的承认。这与儒家思想慎独观念大体相同。"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在新时期,我们更要力倡这种"慎独"精神,以反面典型为鉴,以法律法规、党纪党规为准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查找差距,认真整改,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纪国法就是天,"天眼"会一直盯着我们。 说到天眼,不得不让人怀念和崇敬南仁东院士。探索宇宙的奥秘,是南仁东一生的浪漫追求。资料显示,他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为了这个瑰丽的科学梦想,南仁东燃尽生命中最后22年,在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带领我国科学家,自主建造了一个观天巨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26日,FAST落成启用,睁开"观天巨眼",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射电望远镜,让中国的天文探索事业赶超其他国家20年。南仁东实现了自己奋斗一生的梦想,建成了探寻美丽宇宙太空的利器"天眼"。调试三年来,FAST发现近200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首次捕捉到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表现优异。 是啊,浩瀚的宇宙,蕴藏着多少秘密!我们的肉眼,纵然极目苍穹,又能看多远?即使看到了满天星斗,据说那也是多年前的影子了,当然,这是物理学方面的目光短浅,而非常说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不足。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眼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仿生学方面已经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阅尽繁华,有人命运坎坷多舛;有人自命清高,却眼高手低,有人勤恳做事,却不是为了赢得他人赞许的目光。不一般的经历,但有着共同的望向尘世之眼,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眼里的风景自然也千差万别。动物估计也是这样吧,因为人本身就是高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