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一) 上次去浦东图书馆的时候,随手借了这本书,回来之后竟然不费精力地看完了,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鉴于博客也多了一个好友,也不能只在博客上倾倒情绪的垃圾,以后还是多写写有意义的事情吧,既然开始了读书的生活,写写读后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说是随手拿的书,但是偶然之中还是被他的名字吸引了,米兰昆德拉的书名总是取得很有意思,以前读过半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说实话,没大看懂。这次又借了他的《生活在别处》,也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唤醒了心中的共鸣。 的确,生活这个东西,是我们所经历的当下,但是却总是不能很好的抓住他的行踪,它有时在脚下的土地,但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的执念中,在过去的岁月中,在过去岁月的记忆中,或者说是我们所营造的所期望的记忆中,记忆是一件根本就不靠谱的时候,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们越加倾向于在过去这块画布上涂抹上我们希望的色彩,因此,记忆并不是一张写实的照片,而是一张主观的画作,这幅画是我们对于过去的篡改,既然事实不能改变,那起码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忆它,理解它。 这一点,在诗人的母亲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验。对于诗人的母亲,她和画家的那段风流韵事,一开始是她对于不能理解画家的压力之恋,承受不住而分手,写分手信的时候,编出一个不能和儿子的老师偷情的理由,于是乎,她立马变成了为了孩子而放弃爱情的圣母,这说辞是如此的冠冕堂皇,以至于她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再后来她得知丈夫被纳粹枪毙后,她明白,丈夫的沉默寡言竟然是为了保全家庭,于是,那段风流韵事、伟大爱情竟又成为了难以启齿的背叛;可是现实哪有这么仁慈,娓娓道出的真相愈加地讽刺,丈夫是为了和一个犹太女子交往而被捕被杀的,瞬间,背叛又不再是背叛,这个女人痛心疾首地感受到,原来自己弄丢了和画家那一段多么纯净的爱情;那就去找回来吧,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她的爱人吧!结果,到了画家的住处,才发现,里面传了了另外一个女人的笑声,那,那曾经的还是爱情吗?还是说只是一段肉欲的倾泻而已? 那么,到底哪一段的定性才是真实?和画家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因为没有真正真实的生活,生活永远是在别处。 当然,我们的生活也可以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于另一种生活的意淫中。 诗人所塑造出来的另一位少年,其所过的潇洒的生活,不正是诗人所渴望的生活吗?被人无理由地爱着,随意地勾引少妇,然后在不想面对的时候又能沉沉的睡去,多么得美好啊!可是现实呢?现实中诗人只能借用画家的嘴来定义自己的立场,找寻自己的立足地,从而用一种尖锐虚假的姿势立在人群中,没有漂亮的姑娘对他死心塌地,大家对他也不甚认可,在现实中他只是一个卑微的自以为是的少年而已。可是这种生活又怎堪忍受呢?对于诗人来说,可以接受的生活永远在别处,在他自己塑造的世界里。 全书太过于庞大,也只能择其一两点发发感想,没看过的人可能觉得理解不了,看过的人也许觉得我说的不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的记忆不一定准确,我的世界又和你如此不同,生活在别处,不同的生活又在不同的别处,若是您能理解我的用意,一笑了之,小女子也就圆满了……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二)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三)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