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全手工工艺过程复杂,而且技艺难度大,对工艺师的要求比较高,同样也是检验一位工艺师技艺成熟的一个表现,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收藏投资者越来越看重全手工成型的壶,最新的全手工工艺与传统的手工艺又有些区别,关于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点:传统全手工是几百年来能工巧匠的集体智慧与经验,它在工艺流程中手法的合理、巧妙,及与人的身、心的结合得完美有时无法用言语去表达。举个例子:如"拍身筒"这个工艺流程,前不久与葛陶中老师的交流中他谈到,原来他对"顾老"提出的"留一点"的理解不深,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重新认识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体会也越来越深。"留一点"(宜兴俗语"让")本身就是心与壶之间的交流,只有心有体会,才能体察留一点的蕴涵。从拍身筒、赶身筒、竹篦子篦身筒,有些感觉只能意会而不能文传,而恰恰是作品上的"留一点",它就有了生命气息,俗语就是"活了",而非传统的全手工的能工巧匠,主要是半路出家或自学成才(有些人虽然投拜"名师",但"名师"教给他们的东西太少了)。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模仿名人名作或历史上的一些优秀作品,追求的是造型的"型"、"准"和工艺上的技巧即"做干净"。据我所知,有些巧匠在模仿顾老的作品时,有的用车刀车外形,有的用外形卡片卡外轮廓线等等,手段各种各样、变化万端。总的来说光拿他们的茶壶看,一般人都会觉得造型已经很漂亮,工艺上也几乎无可挑剔,即使打上顾老的章几乎可以"蒙"行内人了。但假如真的拿他们的作品与顾老的放在一起,他们的茶壶就让人觉得如我们行内人老说的"差一口气",这一口"气"其实就是作品的生命、活力,也就是前面陶中老师所说的"留"那么一点,它就"活"了。另外,传统工艺中的"口授心传"的经验,规律是他们无法知晓的。一但离开了"母样"他们就无法立足了,而今天这些人的作品在市场上备受推崇,反而映衬了传统全手工手工工艺的传承的衰萎。当然,欣赏的人也只能意会,只有培养自己的涵养与眼光,提高身心的修养,日积月累慢慢地才能学会与"壶"对话交流,才能体会到"壶"的生命与活力。 第二点:传统全手工工艺在工具的使用、理解上有别非传统的。传统全手工讲究合理使用工具。人是活的,工具是死的,只有合理地使用工具才能用"活"、用"巧"。 在紫砂工艺中,工具是很特别、很重要的内容,壶艺越讲究精致,工具也越讲究。茶壶身上的内容是通过工具来表达的,一个合理的、讲究人体生理功能力学的工具能清晰、简单地达到目的。另外在加工工具的过程中,体现出你对作品的理解,尤其在顾派传承中特别讲究工具制作的方法的传承,同时要讲究"活"用、巧用。例如:顾派的传承中有一套篦身筒的篦子,赵江华老师老说它是"万能篦"。其实它是"活用"工具的典范,是对壶的外形的充分理解、融合贯通后的产物。讲到"巧用"工具,我自己碰到过几个自称全手工作壶的能工巧匠,其中有一个还是投拜在大师门下的,在交流中说起珠车的巧用,他们都是从未听闻过。传统全手工的学习中讲究对泥性的认识,及泥料的硬烂的体验,只有对泥有了充分认识,才会"巧用"工具,如在仿古壶的制作中,壶身的满大只、口线、盖线可以巧妙套用同一把珠车,但这些"巧"用经验都是师傅"口授心传"给徒弟的。不是自己能自学成才的。 第三点:在紫砂壶的一些附件加工方法上,传统全手工与非传统的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如传统的捻的子变成了车的子,勒子口变成了车子口、套子口,通嘴变成挖嘴、灌嘴等等。这些工艺上的改变其实是用机械的手法代替手工操作,从而抹杀茶壶上人性的魅力。举个例子,篦盖子的篦变成勒盖子的勒,手法上就完全不一样。篦是用传统的竹篦子篦盖形,在篦的过程中一直要"让一点",也就是"留一点",而勒盖子是用塑料片套出盖虚片的外形,一勒出来就不变了。当然捻出来的的子不会有车出来的规整,勒出来的子口不会有车出来、套出来的子口圆整,但恰恰是这些作品上的不规范,不完美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能的挑战和对完美的追求,也就是作品上的人性美、残缺美。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本人对于非传统全手工手法的了解不深入,有些孤陋寡闻,它的独特与优越性不能充分表达与阐述,希望以此为契机能与他们切磋交流。因为非传统全手工的手法也能制出优秀的作品,也有成功的能工巧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一些手法也会逐渐融入传统工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