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都不贱的读后感一 篇名《同学少年都不贱》,用的是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写两位教会女中的同学,赵珏与恩娟,几十年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小说的框架而言,几乎可以写成一部《十八春》式的长篇,但张爱玲的落笔甚简——而且是越写越简。 前面教会女中的生活,还是顺序写下,有几处细节铺陈,后面几十年,只是借赵珏与恩娟的一次会面,由赵珏回忆了几段往事,跳跃点染。全文是二三万字的一个中篇,读完了觉得行笔枯简,意兴阑珊,比之早年《金锁记》式的丰腴流丽,确实出自一人之笔,笔底意境已然大不相同。 小说第一句就是——"起先几乎让人无法相信"。读这个小说,"不相信"是个奇怪的关键词,象个拂之不去的念头,在文中时隐时现。最初的这个"无法相信",是赵珏无法相信自己往日的朋友恩娟,已经成了一名显宦的太太,而她自己的生活颠沛流离,象是一部写得狼狈的传奇。 小说在一个突兀的跳接——"这次通讯后,过了十廿年赵珏才又写信给恩娟"后,写到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她们的相会,这次相会又布满 "不相信"。对十分琐碎的细节,恩娟的笑容"将信将疑",然后赵珏就象是计数一样,在一个个神色间,记下她"第二次不信"、"第三次不信"。 这诸多的"不信",其实都还是赵珏的观照,在她不信别人,别人不信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隐隐地象是有一个细声音在说:我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命。但是这一切又是用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下来的,简约的轮廓,触目的细节。不由得不信。 于是这部小说里头,有着一种面对命运的"到底意难平" 的酸辛。早就不抱怨了不检讨了,但还压抑着沉沉的酸辛。能够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安慰呢。——只有最后的,"活着"算是唯一的安慰。总统死时,她在水槽上洗盘碗,脑子里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说:"甘偤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 张爱玲在这里加了一段小小的分析:"是最原始的安慰。是一只粗糙的手的抚慰,有点隔靴搔痒,觉都不觉得。但还是到心里去,因为是真话。"——所有的"不信"只有在这最原始的"真话"面前安顿下来。 但如果在这一步停住,赵珏就是一个哲学家了。勘透了生死命运,不过如此。而张爱玲笔下没有哲学家,她又补了一条,赵珏看到恩娟的在总统游艇上的一张照片,"那云泥之感还是当头一棒,够她受的"。 赵珏象是和她的命运并行走着。她已经很漠然了,承受着,适应着。"宽膊的霜毛炭灰灯笼袖大衣,她把钮子挪了挪,成为斜襟,腰身就小得多"。——这段话我读起来,忽然觉得凄凉。写过绮罗无限的《更衣记》的张爱玲,是不是孤身在美国时,穿一件这样的挪过钮子的旧大衣?陈子善在前言中说:"小说无疑带着某种程度的自传色彩",我不觉得情节如何有近似之处,但这个憔悴、不信、再给自己找个根据的赵珏,心气上倒是象我想象中的张爱玲。 书的前面附有一页张爱玲手稿的影印,皇冠为她特制的五百格稿纸,她的字一个是一个,绝不粘连,字迹工整,不多改动。略有改动中看得出她对文字的苛严:一处"很"字改作"非常",一处添了个"大概",都是极细微之处。 她自己说:"我是爱看人生,对文艺往往过苛。"——这 "爱看人生"中的一个"看"字,反衬出她与这个世界的隔,就算是自己的命运,她也象个旁观者。在她早年的作品里,语言的丰沛劲气几乎弥补了思想的嘲冷,只觉其艳。 而到了这一部《同学少年都不贱》中,对于世事人情,她也不用意去嘲讽了,对语言再是严苛在意,也只是准切,不再润泽。读起来,象有一朵花萎谢时的气息,形还在,神已散。 张爱玲的骨灰,最后撒在了太平洋中。 同学少年都不贱的读后感二 《同学少年都不贱》是张爱玲晚年的作品,外界对于这部作品有很多方面的争议。笔者初次接触这部作品是通过陈子善编辑的张爱玲全集,首次阅读之后就发现这部作品与张爱玲的其他作品有一定的不同,但同时也带有很浓郁的张爱玲文风烙印。其后通过查阅一些相关的评论资料,发现许多研究者对《同学少年都不贱》已经作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在此笔者也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 综观各人的评论,都认为《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作品带有张爱玲的自传色彩。笔者认为,《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作品更多的是反映张爱玲后期生活的映射,而且作品中张爱玲对爱情、对友情、对人生等观点,都是站在张爱玲晚期回顾一生、对自己生命的总结与复述的角度去展开的。 赵珏"人穷了便随便说句话都要找铺保"的人生感概和"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的"最原始的安慰",在相当程度上关联着张爱玲晚年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精神心态。张爱玲现实人生中的各种性格在小说中赵珏有着体现,不甘受人摆布(如赫素容),不甘寄人篱下(如恩娟),不甘违心盲从(如萱望),不甘有性无情(如司徒华)。 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在赵珏的经历中也是得到投射。张爱玲与作品中赵珏一样就读教会中学;赵珏也是因为学业问题与父亲争执,最后由母亲的资助继续学业;张爱玲的两次婚姻在作品转化成赵珏的两次恋爱;赵珏后来到美国的生活和陌生经历等都与张爱玲到美国的生活相似。即便是作品中的另外一位主角恩娟的外形,也是带有张爱玲好友炎樱的影子。 在《同学少年都不贱》里面首先可以发现的是张爱玲对待爱情的观点,因为作品开始就写到恩娟后来的丈夫汴,从婚恋开篇。笔者比较赞同奚志英的观点:"赵珏对爱情的理解是:……可她不悔。 ‘我觉得感情不应当有目的,也不一定要有结果。’她不赞同恩娟那样合伙做生意似的婚姻,一辈子无法知道真爱的滋味,只能追忆以前单恋的对象。可是,收获了婚姻的丢失了爱情,品尝了爱情的却抓不住婚姻。……我们知道,张爱玲小说的题材大多是婚恋生活和两性关系,这是她观照人生的一个独特视角。她笔下的两性关系多是疲倦的,不完美的。"这种"疲倦"和"不完美"正是张爱玲一贯以来对爱情悲观的态度。 这种悲观源自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小时候父母的婚姻破裂,与胡成兰的感情受挫,造就成张爱玲笔下的婚姻无爱与苦涩。无论张爱玲以前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爱情都是具有悲剧色彩,在晚年的张爱玲回顾一生对自己的婚恋经历,在《同学少年都不贱》里面作了总结,就是"不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张爱玲充满传奇的一生,或许就是爱的缺席,所以不怕描写爱情的悲凉,亦是因为张爱玲对自己一生的"不悔",才会在晚年的作品依然不讳提出对无目情感的追求。 《同学少年都不贱》里面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友情,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题目出自杜甫的《秋兴八首》的第三首中一句诗:"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陈子善认为这句话"铺陈上海某所教会女中一个寝室四位女生尤其是赵珏和恩娟两位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成长,以此揭示人生无常的沧桑悲凉,可谓别出心裁,意味深长"。 张爱玲描写友情题材的小说不多,反而在张爱玲的散文里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张爱玲在七十年代的小说作品才开始描写友情这一主题。王珞在《繁华落尽,苍凉依旧》一文中认为张爱玲在《同学少年都不贱》里面是对友情的消解:"赵珏与恩娟毕业之后的三次联系一次比一次清晰地显示出作者对这一情感的解构立场:第一次发生在恩娟出国之前,恩娟的‘少年得意’和赵珏的不通世故使两人话不投机;第二次系赵珏离开大陆后写信给恩娟,得到的是‘尽职而有距离’的回信,两人嫌隙渐生;第三次则是十二年之后,飞黄腾达的恩娟来看望赵珏,短短一顿午饭的时间,恩娟三次对赵珏的话表示不信任,赵珏对恩娟也由‘刺耳’变为‘刺心’。 从话不投机到‘有距离’和彼此猜疑乃至最后‘不通音信’……友情——张爱玲早期作品的最后一抹亮色,最终依然被她执拗地涂上了苍凉的底色"笔者在作品当中也看不出友情二字,作品只是在描写两位主角的逐渐疏离,随着作品选取描写的三次聚会,赵珏和恩娟终于成为陌路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消解?笔者认为是赵珏和恩娟的人生观不同所造成的。作品开始写到赵珏和恩娟的爱情观念不同,就已经为后来她们的消解作了铺垫。两个曾经同宿舍的好友,因为对爱情的态度不同,最后不通音信,张爱玲是通过友情,侧面反映出她对"感情不应该有目的"的"不悔",也是批判了无爱婚姻。张爱玲的这种批判是否苍凉呢?表面上看是苍凉的。内在却是"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的深情。 一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这句诗的含义,当年的同窗好友,如今大部分混的都不错,一个个都挺像模像样的,杜甫这么写,反衬出自己的落魄。张爱玲在晚年的这部作品中把诗句化成题目,除了友情主题和这句诗歌相关之外,是不是也透露出自己晚年生活的落魄呢?"是最原始的安慰。是一只粗糙的手的抚慰,有点隔靴搔痒,觉都不觉得。 但还是到心里去,因为是真话。"赵珏内心的苍凉感、孤寂感和宿命感,既溶解着张爱玲青年时期孤独飘零的人生体验,又与她晚年的境遇、心态、精神是那么的相似。小说的结尾,当赵钰看到《时代周刊》上恩娟在美国总统游艇上梳着东方发髻带着假发的辫子时,顿时感到一种"云泥之感还是当头一棒,够她受的。" 数十年的人生飘零,物是人非,诸般世相,因为张爱玲心中万物终逝人生无常的无端念头,难免要如"当头一棒"。正是体现了张爱玲在《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自传色彩的小说里,处于晚年的她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与回顾,即便不悔"我觉得感情不应当有目的,也不一定要有结果",最后也因为自己的人生处境而无奈活着的结局。但生活能否就真的击败张爱玲呢? 《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小说使笔者想起张爱玲那张穿着旗袍昂起头眼神淡莫的照片,冷竣而高傲,硬朗而不屈,在晚年依然对感情有自己的执着。"同学少年都不贱"可能就是一个在物质层面"不贱",一个在精神层面"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