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是要有技巧的,特别是中考,我们要学会写作的一些招式,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些技巧,这些技巧确实会发挥作用,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阅卷老师打出高分。 但是仅仅有技巧,文章表现的够炫,还是不够的。万一老师给出高分,还会有复审组再看,如果仅仅是技巧过硬,内容不够丰富和厚实,还是难以发挥优势。 而我们平时写作文,乃至于一些老师的作文教学,确实对于技巧方面过分关注,而对内容的丰富性,却关注的不够。 包子好看在褶上,但包子有肉又不在褶上。内容和形式是有辩证关系的,讲技巧,构造出好的形式固然非常重要,可是一篇作文,哪怕是考试的作文,也要讲内容。 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如何做到?下面给大家说一说。 第一,要会积累 学习首先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有阅读的积累,也要有实践的积累,阅读的积累需要在实践中体会验证,而后到写作和思考的时候,才会更好的发挥作用。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来说,如果有正确的方法,是可以省很多力气的。 秀才不出门,竟知天下事。怎么会呢,因为天下事是有规律的,有知识的人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当然知道事情的发展,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是也。 初中的文章很多时候会写到父爱或母爱,那么就需要首先到课本中去积累。老舍《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这些课本中的文章,如果能学好并掌握的好,不断积累技巧,以及丰富而厚实的情感。 第二,要会表达 有了内容,还需要能写出来,诉诸于笔端。写记叙文离不开人物的描写,比如我们写父爱,大可以参考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怎么写?我们就从他的写作中学习,更好的表达。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先生读书,也是细致入微,生动形象且耐人寻味的:"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运用恰到好处的动词,把陶醉在读书中,先生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继续看鲁迅的《孔乙己》:"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只是这一个外貌描写,就展现了孔乙己内心的想法。其实后面的语言标点运用的更好,希望大家自己去读,这里是要卖一个关子的。 表达是什么?在记叙文当中就是用一些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等,以及一些必要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你想把文章写得生动,有了主观的愿望,也要有配套的能力。修辞手法,写作手法,什么悬念突转误会,都是需要的。 平时大家积累的知识,训练的熟练的能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表达清楚,表达明白。好的表达才有好的分数。 学会积累式输入,学会表达是输出。这不间断的,一来一往的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一定要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学习不仅仅是付出体力的过程,思考更为重要。 写作的时候经常会讲到灵感,灵感多重要?据说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而最重要的是后者。经常保持思考的习惯,灵感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