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各个学段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即"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关心学生的前途命运,就必须从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起。 一是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底线是最低的行为准则,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灯,人人遵守就会道路通畅。否则,就会造成道路拥堵,甚至酿成灾祸。 近年来,舆论很担忧各行各业职业底线下滑的现象。比如,养猪户在饲料里添加瘦肉精,奶农往牛奶里掺杂三聚氰胺,染色馒头横空出世,医生收取红包,教师有偿家教,科学家论文抄袭,记者编造新闻,等等。 记得小时候,家长经常告诉孩子很多禁忌。譬如,村口路旁那棵老槐树是碰不得的,谁碰坏了就会有灾难;小燕子是不能打的,打了就瞎眼。因此,村口的老槐树生长了几百年,小燕子这种益鸟从来没有小孩玩。 教育学生守牢底线,就要分清是非、荣辱、美丑,把握好分寸,恪守道德底线;抵御各种诱惑,管住自己的手脚,敬畏法纪威严,恪守法纪底线;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诚诚实实做人,恪守生活底线。 二是有效培养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潜规则大行其道,提拔晋级、评先树优、上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寻战友……似乎不动用关系,就没有安全感,办事总要通过权力、金钱、关系来摆平,而不是依法依规,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解决。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孩子的行为规则,而且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通融余地。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视规则培养。比如,用完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关爱动植物,遵守公共秩序,维护正义,等等。而我们的规则却经常因人、因事、因情、因景而异,以某个人说了算的方式制定规则,行为规则教育更多是停留在说教上,没有训练成为行为习惯。 三是努力养成自律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国人的他律意识是比较突出的,特权意识浓厚,制度往往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自律意识比较淡薄。排队加塞、乱穿马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抽烟、大声喧哗……公共意识的缺乏,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行为模式。在公共场所的这些行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对他人利益造成了损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律意识是他律规则的前提。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与"培养道德行为自律的人"这一德育目标是一致的。 人的自律意识是他律规则的最终追求,是更加有效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如果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事,教育则居功至伟。自律的人越多,社会就会越文明,越和谐,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