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过程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摘 要】当前,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人的自我意识空前觉醒,受教育者不再是理论的被动灌输对象,而更希望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与时俱进。从心理学角度,以人的心理过程为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正凸显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法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势
  1、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一贯思想路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制约着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通过言教灌输思想理论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雄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才可能会有更高的追求。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
  1、过多地注重理论灌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靠理论的单向灌输,把受教育者看成完全被动和理应服从的承受者,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受教育者的反感,甚至是抵制,直接导致教育效果的弱化。
  2、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教育者所替代。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最终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现代新方法元素的缺失。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以多媒体和因特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要素出现了老化现象,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二、关注心理过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人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的最基本方面,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即情感,在认识事物产生情感的同时,还要采取行动,即意志。这三者虽彼此不同,但又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了解、掌握这三个不同方面,就可以对人的思想倾向的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预见性,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就可以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克服盲目性、被动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关注不够,这就使得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难以确立,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灌输的内容,难以将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在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日益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得到认同的今天,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的关注,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尊重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握教育时机,大胆地表扬,尊重地批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珍惜每一个正面表扬、积极鼓励学生的机会,树立典型、塑造模范,让学生群体在鼓励和积极的氛围中成长。而面对学生的过错,我们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尽量减少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把握个别教育,用爱唤醒学生的心。一般的批评教育都是按照"谈认识、写保证、写检讨"等模式进行,有的甚至一发现学生有过错就先让学生写检讨,这种批评通常带给学生"我是个坏学生、老师不喜欢我、老师不再关心我了"的消極印象,而且批评后往往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跟进方案去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我们需要的是用尊重和爱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再次,要用无间隙教育法随时随地教育,通过主流媒体去影响学生群体,承担教育者的历史使命。良好的校风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去引领、促进、践行校园良好道德风气的酝酿和沉淀。这就要求我们"随时随地教育",见到不良现象,就得努力去指正、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倡导和谐校风。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种具体方法入手:
  (1)谈话法。谈话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交谈有目的地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及心理活动。谈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谈话过程中更要把握谈话对象的个性特征,在和不同个性的人谈话过程中谈话对象的态度、语气、表情、动作是不同的。
  (2)暗示法。暗示法是指教育者运用语言、行为或某种事物,比较含蓄间接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从良性暗示入手,经常给学生表扬、鼓励、帮助,尽量避免埋怨、指责,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性格内向,容易自卑的学生,更应该随时随地多给一些积极暗示。
  (3)典型示范教育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启发教育对象,用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同自己进行对比的心理学方法。这也符合人的模仿心理。所谓模仿心理就是学习仿照别人具有的让自己羡慕的品质、行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较强的模仿心理使他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并模仿自己所敬佩的人和事。这种心理对比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着极强的教育力量。
  (4)心理换位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心理换位是促进理解的有效途径。心理换位法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家庭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教育者只有认识到并承认这种差异,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5)最佳心态教育法。及时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情况,选择受教育者最佳的心理状态时进行教育。心理状态是人一定时间里的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育者要分析和掌握受教育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里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6)心理咨询法。心理咨询法是专业人员运用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关系,给咨询者心理上的疏导和帮助,使其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坚持的原则是保密、自愿、平等的原则,大学生容易接受,咨询的过程是在一个平等、和谐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2] 刘杰,夏兰芹.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 杨会敏,江立成.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 2009.12.
  [4] 樊洪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5.
  [5] 侯彦杰,吴 比.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
  [6]高凡茜.心理学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求实.2008.7.
网站目录投稿:千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