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八象 来自武宗 00:00 10:18 五法八象,又名象形八卦,是五台山卓锡峰虚无上人灵空禅师的私淑弟子页真子所传。相传其师灵空禅师两度花甲,鹤发童颜。他求真访仙,精通三教,堪称一代宗师。他精研内外功法,兴废继绝,融汇阴康"大舞戏",黄帝内经"按摩导引",庄子"熊经鸟伸",以及华佗"五禽戏"等众家精华,以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法象,推演变化,而成五法八象。 五法是:飞法、云法、摇法、晃法、旋法。飞法练筋力,云法练柔力,摇法练身力,晃法练定力,旋法练圆力。以上五种力是人体运动必须锻炼之力,此为近取诸身。 八象是:龙象,虎象,马象,牛象,狮象,象象,熊象,猿象。仿生于八种动物的形性而取意成拳。 取龙有游空探爪、缩骨藏身、惊抖缠绕之神态,以练精意;取虎有怒日圆睁,摇首摆尾,横冲直撞之威仪,以练精气;取马有腹实体健而身轻,有跃蹄跳涧之勇猛,以练腹力;取牛有两足栽根,体实如山之状,以练桩力;取象有曲伸四肢百骸筋络之法,以练筋络;取狮有心定神宁养性修身之妙,以练神意;取熊有晃身沉稳,气贯丹田之具,以练静力;取蒙有三闪六躲,轻灵纵跳之灵,以练灵神。此即为远取诸物。 五法八象的特点,注重于养气存神,以意动,以神发。其动作刚柔相济,内外相兼,动静有致,虚实分明,此拳是养身的良法。它以意气为主,骨肉为宾,身心兼顾,无过不及,拳法有神有形,形在外神蓄其中,举止灵敏,动作自然,进退顾盼,无往不利。持久练习,自头至足无不轻灵,无不坚韧,无不沉着,无不顺遂。如能通体贯串,丝亳无间,练而有成者,可以得到心中虚灵,变化环生,滋肾水,长气神,通任开督,练精化气,流通百脉,灌溉三田,驱逐通体阴部,涤荡百脉浊秽,可促外壮内无疑也。 五法八象是我国传统武术,它以仿生原理锻炼身心,拳套一招一式均内蕴着攻防含义。它的技击要诀是:斜入而直进,直进横击,刚来而缠绕,柔去而惊抖。进则如弩箭在弦,发者直前而行,勇往迅速,绝无返顾迟疑;退者为飞鸟归巢,飘然而返。不入其中,不得领其意也。拳谚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静者动之基,空者实之本,静为本体,动则为用,即是此意。 又拳谚云:五法八象理要明,生克变化有神通,学者悟通玄中妙,心意象形任性行。 五法八象又为象形拳。象形即是会意,发于外为象,蕴于内为意。象有性灵,意由心出。拳理所涉及的问题,都包括辩证法的内涵。全套法象以易卦、阴阳、生克形式反映出朴素的唯物论。拳术推演既有相生相克的一面,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关系。这些哲理都体现在五法八象拳理之中。 久练五法八象可以易筋洗髓,少年身体可以充分发育,成年人习练可健身养神。练此套路一无努力伤气之害,二无登高涉险之危,在武术中是最儒雅的拳法。无病者练习能身轻体健,精力充沛,有病或药物无效者练习可却病延年。 一、初学规矩及避免三害 练习五法八象,要循规矩,不可面执己见,致有偏枯之弊。如专从力的方面发展,则为力所拘,专从气的方面发展,则为气所蔽$专为沉重,则为沉重所捆,专求轻浮,则为轻浮所散。总之,要气血并重,养基固体,性命双修,:坚持锻练,神意才能归于丹田,灵气才能贯于脑海,身体自然能轻能重,行走自然快速方便,重则站立稳固,如泰汕不拔,虚则身轻如羽,气贯涌泉。 初学时还要注意避免三害。三害不明,虽练有伤身之虞。所谓三害:一拙力,二努力,三挺胸提腹。 抽力者。用力太笨,气血凝滞,以致血脉不能流畅,筋骨不能舒通,四肢拘紧,手足不灵活;若使虚火上炎,拙气滞满胸臆,凝集于肢体,贻害身体;不可不慎。 努力者:力小任重,或用力太过,导致气满胸隔,堵滞不通,甚至气逆,肺气不宣。 挺胸提腹:使气逆上行,而不能降至丹田,两足似浮萍无根,重心不定,身体摇动不安,如君心不和,百官失其位。 拳术切不可着意中道。务要将气降至丹田,直达涌泉,身体才能稳固,虽有雷钧之力,不能撼动毫厘。 出拳高举两肋空,绝力使来少虚空;力猛变迟伤折快,臂肱直伸无返弓;身无桩法如竿立,相击易跌一身空}怒腾气升血冲脑,心机变动不机瞥。 八象具有八性,八性即是击法。击法分八字:抓、扑、抖、掀、截、挂、舒、绵。抓者如饥鹰抓物;扑如狸猫捕鼠;抖者一身之力如猛兽抖毛;掀者即是托,平托高托左右托;戴者是锁住对方不让手足发出多挂者乃是挂住对方手足不能退回;舒者是伸开展出,如鸡抖翎、鸟展翅抖擞之法;.绵者柔,柔中有刚,有连绵、联络、相随之意。 二、丹田精气充实法 四子养身秘诀:孔子谓屏气似不息,老子谓虚其心实其腹;庄子谓至人至息以踵;孟子谓善养吾浩然之气。四子得拳术三味,且存心养性,守中抱一。拳歌云:"养就丹田千日宝,黄金万两不与人"。说明充实丹田的重要性。丹田俗名小腹,道家所谓安炉之鼎处。丹田为人体重心之所属。要使元气充足,其练法必于每日或每夜选空气清新之处,静立或静坐。注意适当姿势,首先用深呼吸,以开通气道,以意力送至丹田,待到腹中气满,然后呼出,此为后天呼吸法;呼到二十次再换浅呼吸,"舌搭天桥"做五十至一百次,直至无思无虑,五蕴皆空,暗嗆数数,顺气息自然。练气百日,丹田膨胀如鼓,坚硬如石,而后再着意尾闾夹脊,上达于玉枕及玄灵,一气灌通,周而复始,上至泥丸,下达涌泉,气息绵绵,听之无声,视之不见。此即庄子所说"至人至息以踵"。但是练此法不可间断,其效果必然丹田充实,元气足,全身精气畅达,有不可思议之乐趣。 三、锻炼筋骨法 要求身体健康,首先要练筋骨。骨生于精,气与筋相连,筋伸缩能增力,骨重则髓满,筋能伸缩骨才能灵活。头为五阳之首,尾闻为督脈之门,头宜上顶,尾闾中正,精气透三关入泥丸,胸背圆开,气自沉下归丹田,两肱抱撑肩窝吐气,开合伸缩,力达指尖。 五法八象拳歌云: 腰似车轮转,身有平准线; 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 两股形如弓,进退似连环。 骨灵活身体才能动转自如,筋络伸缩,身劲发动自能弦满。练筋骨的要领是: 运劲如抽丝,两手如撕绵;手足挺劲力,扣齿骨自坚; 动如飞龙升天,剪如虎出林,纵跳灵活似猴猿。 四、五法连环动作图解 预备式:并步站立,上体正直,头正项直,下颏内收,两肩松垂,精神集中,气沉丹田,五指并拢,两手紧靠两大腿外侧,指尖向下,目视前方。(图1) (一)飞法 ①左脚向左前方迈进一步,右腿屈膝下坐,成左虚步,同时左臂外旋,由下向上向前经腹前伸至体前。左手心斜向上,指尖斜向前方,高于鼻平,右手由下向前依附于左小臂内侧,手心向下,指尖斜向前上方,目视左手。(图2) ②接上动,重心移在左腿上,右脚向前迈进一步成右虚步,同时右臂外旋向前伸出,手心斜向上,指尖斜向前上方,高于鼻平,肘向下弯屈,左手同时内旋回收,附于右臂内侧,手心向下,指尖斜向前上方,目视右手。(图3) (二)云法 ①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成右虚步。同时上体微向右转身,右手由前向下划弧,回收至右胁前,高于腹平,手心向上,指尖向前3左臂外旋,左手回收至胸前,手心向上,指尖向右,高于胸平,目视左手。(图4) ②重心移往右腿,左脚向前进一大步成左虚步,左手内旋向上向前刘弧伸至体前,右手内旋由下向前划弧至右手旁,两指尖斜向前上方,两手心皆斜向前下方,高于目平,目视两手。(图5) (三)摇法 ①.上动不停,两足同时向后回跳一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置于右腿上,成左虚步。同时两手由前向下划弧,右手落至左膝前,手心向左,指尖向下,左手回收胯旁,手心向里,指尖斜向前下方,目视前方。(图6) ②左脚向前进--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成左高虚步。同时,左手由胯侧内旋合力由胸前向前托起,手心向上,指尖向前,高与额平;右手外旋向前向下合力落与右肘下,手心向前下方,指尖斜向上,目视左手。(图7) (四)晃法 ①接.上式,左脚不动,右脚向前进一步,重心移在左腿上,成右虚步,同时两手随进步由上向两侧向下向内刘弧至腹前再向前上捧出,两手心向上,五指相并,指尖向前,高与肩平,目视两手。图8) ②右足不动,左足向前进一步,重心移在右腿上,屈膝下坐,成左虚步;与进步同时,两手向内向下合掌,再向前推出,两手五指相并,手心皆向下,高与肩平,目视两手。(图9) (五)旋法 ①右脚向前进一步,脚尖略向外摆,重心移到左腿上,屈膝下坐,右虚左实,右手由前向下向左再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前上方,手心向后上方,指尖斜向前上方,臂伸直。左手由前向下向后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上方。(图10) ②与图10动作相同,唯动作的方向相反。(图11) ③与图10动作相同。(图12) ④右足提起再向右侧落下,脚尖外摆,左脚随之从右脚前向右进一步,上体右转身180度,两脚平齐相距约一脚宽,两脚尖内扣,两膝弯曲,重心在两脚。随转身进步同时,左手向下经胸前向,上举至左额前侧方,手心向后,指尖.向上,高与头平,右手由上经左前向下再向右下按落至右胯外侧,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13) ⑤右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左腿屈膝下坐,成右虚步,同时右手由下外旋经腹前向前上托出,手心向上,指尖向前,高与头平,左手由上向前向下按落至右胁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高与胸平,目视右手。(图14) ⑥左足向前进一步,两足相并,成立正姿势,两手下垂,落至两胯旁,指尖向下,目视前方,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