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冀平,生于1951年10月。1957年就读于北京府前 街小学。196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文革"开始后,辍止学业。 1969年随上山下乡洪流,奔赴革命圣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当时,农 村缺少文化生活,她便组织小型演出队,自编自演,从此,开始了创作 生涯。1971年,她创作了诗剧《鞋的故事》,并因此参加了延安地区知 识青年赴京汇报演出团。1973年,她困退回京,进北京工具厂作了一 名工人。这时,她仍热衷于创作,参加了北京市工人话剧团创作组,与 别人合作发表剧本《淬火之歌》,在京公演。1977年创作话剧《信得 过》,次年在戏剧出版社的《新剧本》上发表,并在北京公演。1978年 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在学期间创作话剧《乍暖还寒》。该剧参加 北京市大学生汇演并获演出奖。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 剧院任编剧。1984年,她在《文学家》杂志上发表话剧《好运大厦》, 同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公演80余场,获 得极大成功。1988年在《十月》杂志上发表话剧《天下第一楼》,同年 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1990年应日本创作学会之邀赴日本公演, 荣获很高的声誉。至今演出近300场。1989年,何冀平获北京市劳动 模范称号。1990年《天下第一楼》被评为全国优秀剧本一等奖。1989 年赴香港定居,现在是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特聘院外编剧。 内容概要 3幕4场话剧。剧本描写的是清末民国初年北京老字 号烤鸭店福聚德由盛至衰的历史。清末年间,福聚德烤鸭店的产业传到 第三代人手上。唐家两兄弟实在不争气。长子不务正业,整日泡在戏园 子里,热衷于捧名角赶场子,老二终日舞枪弄棍,习武学艺。他们根本 不关心家业的盛衰,偶尔进店,也不过是索要钱财。靠他们是不可能振 兴家业的。加上像克五爷那样的八旗子弟白吃白拿,仗势欺人,横行霸 道。眼见福聚德这个老字号面临倒闭。这时,福聚德对面的全赢德烤鸭 店开张营业,鞭鼓齐鸣,好不热闹。这气势明显要与福聚德一争高低。 福聚德老掌柜唐德源为拯救行将崩溃的家业,请来有能之士卢孟实掌 管全店事务。卢孟实精明干练、足智多谋。他走马上任后,以店为家、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首先把三间店屋翻盖成一座新楼,然后又扩大 了经营种类,招纳各路人才。终于把一个濒临倒闭的老店"拾掇得名噪 京师"。为了店里的生计,卢孟实绞尽脑汁,精打细算。他制定了严格 的店规,要店里的伙计们自尊自立,严格要求自己,为福聚德尽心尽力。 烤鸭店的生意在他的张罗下又红火起来,店里门庭若市。这下可忙坏了 堂头常贵。他为人忠厚老实,不仅受到掌柜及店内伙计的信赖,也深受 吃客们的喜爱。正是由于常贵宽厚、勤恳、喜笑颜开、迎来送往,才使 客人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然而,常贵内心却充满了难言的酸楚,为 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不得不逆来顺受,脸上挂着笑,泪往肚里流。当 他的儿子想去瑞蚨祥当个学徒时,任凭常贵好话说尽,仍旧遭到瑞蚨祥 老板的拒绝,并声称"五子行"的子弟不得在店里当伙计。辛苦了一辈 子的常贵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尽管如此,他仍辛勤地干活,不料竟在 端盘走菜时气绝身亡。常贵的死,给福聚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为许 多食客是奔常贵而来的。店内店外又出现危机,烤炉掌杆的罗大头自恃 身怀绝计,目中无人,动不动发火,甚至以离店威胁卢孟实。就在卢孟 实经营艰难之际,玉儿挺身相助,玉儿虽说沦落烟花,饱含人间沧 桑,但却不同于一般妓女。她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她与卢孟实相好, 不仅仅是感情上的慰藉,也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在卢孟实当上福聚德 烤鸭店掌柜后,她就决定与卢孟实共同管理好这个老字号,维持它的声 誉。她发挥聪明能干的才智为卢孟实出谋划策。每当卢孟实遇到困难垂 头丧气时,总是玉给予他诚挚的帮助,正是由于有玉这样的知心朋 友在精神上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才使卢孟实得以渡过难关,重整 旗鼓。妓女出身的玉有强烈的自尊,她不轻不佻,举止大方,有的食 客乘机侮辱、耻笑她,她态度自如、不卑不亢,反衬出那些食客的下流 和卑鄙。玉儿还建议卢孟实把"堂子菜"引进烤鸭店,利用鸭子的下 角料烧成各式精美佳肴,并亲自下厨烧菜,招揽了大批的顾客来店品 尝,繁盛了福聚德的生意,使卢孟实深受感动。身为掌柜的卢孟实并不 高高在上,而时刻体察店中伙计们的心情,并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 常贵的儿子生病发烧,他给请医买药。伙计成顺要娶媳妇,他送喜幛子 钱,为了给"五子行"的穷哥们争口气,他嘱咐婚礼一定要办得红火。 当罗大头肆意挑衅并以撂挑子威胁卢孟实时,他果断地辞退了这个心 胸狭窄、妒能嫉贤的人。可是。后来罗大头倒了霉,遭到警察的逮捕, 在危难之际,卢孟实不念旧怨,慷慨出钱解救他。这举动教育了罗大头, 他深深懊悔自己往日的行为,感激卢孟实的救命之恩。一直与福聚德明 争暗斗的全赢德倒闭,一些伙计走投无路,卢孟实善意地收留了他们。 但是表面上轰轰烈烈、门庭若市的福聚德却掩盖不了内部的危机。虽说 有卢孟实、常贵、玉儿等人在店里忙上忙下,苦苦支撑,终究挡不住 这家老店的衰败势头。卢孟实的才能招致唐家两兄弟的嫉恨。本来店里 生意已步履维艰,讨债人接踵而至。两位少爷还不断前来索钱,请客吃 饭,大肆挥霍,甚至从中作梗,故意捣乱,最后,竟毫无道理地将福聚 德的买卖收了回去。这位争强好胜的卢孟实,纵有万般能耐,也挡不住 一人干,八人拆的局面,最后回了山东老家。临行前,他打好了一副对 子送到店里,上面写到:"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 半宜明月半宜风。"横批: "没有不散的宴席。" 作品鉴赏 《天下第一楼》叙述的是清末民国初年间,北京前门福 聚德烤鸭店由兴至衰的故事。旧社会的茶店酒楼,是人们活动消遣的公 共场所,三教九流、各路人士、包罗万象。作者在这样一个门庭若市、 热闹非凡的生活流动空间里,从人生世态、历史变迁中,真实而细腻地 描摹时代风情,把握时代特征。"福聚德"这个老字号,以其顽强的敬 业精神,创立了闻名遐迩的烤鸭店。它的第三代传人唐源德一生兢兢业 业,希望家业世代相传。可是,两个不肖之子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挥 金如土。眼见"福聚德"日薄西山。老掌柜在弥留之际请来了精明强干 的卢孟实,把唐家大业托付与他。卢孟实马上进入角色,为"福聚德" 重整旗鼓、日夜奔波。他虽出身卑微却从不自贱。他认为"不论写书的 司马迁、画画的唐伯虎,还是打马蹄铁的铁匠刘,只要有一绝就是人头 里的尖子。"他善于笼络人才,帮助"五子行"的穷哥儿们排忧解难,在 经营上,他绞尽脑汁,不仅改善经营环境,并丰富经营方式,招揽了大 批食客。卢孟实以其惊人的魄力把"福聚德"从岌岌可危的境地拯救出 来,创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作品不仅正面描写了卢孟实的精 明、干练和勤奋精神,还写出了作为一个商人的狡诈和奸滑。虽然他声 称"江湖买卖,不干欺生灭义的事。"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保住福 聚德往日的威风和荣誉,在债主面前,他不择手段,连欺带骗。为了抢 生意,他竟然进行行贿买卖,对同行,甚至把对手置于死地而后快。可 是,他和穷哥儿们靠日夜操劳、陪笑作揖赚来的血汗钱经不起唐家二少 的挥霍。虽然他为福聚德留下一座酒楼、一片功德,但其结局却不免有 些凄凉。卢孟实是一个十分真实、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贫苦人的善良、正直、勤劳和聪颖,也看到了商人的狡猾、 奸诈。在旧中国,厨子、戏子、窑子、澡堂子、剃头挑子,旧称为"五 子行",被视为低下的职业。作者怀着极大的创作热情,深入体验生活, 挖掘创作源泉,以精湛的娴熟技巧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京味十足的风俗 画卷。全剧主要以卢孟实为中心,又刻画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堂子 常贵具有一股坚韧的敬业精神,忠心耿耿地为福聚德效力,他手急眼 快,能说会道,笑脸相迎,成为烤鸭店招揽食客的招牌。可是,沉重的 家庭负担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在满面笑容的背后却有满腹的苦水。罗大 头是位名厨,身怀绝技,却心胸狭隘,嫉妒他人,又染上吸毒恶习。从 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帮派思想以及妒贤嫉能的不良习气。 玉儿虽说身为青楼妓女,却从不自卑,她不仅聪明善良,且足智多谋, 帮助相好卢孟实共渡难关。《天下第一楼》情节比较单纯,没有高潮迭 起的戏剧冲突,但脉络明晰,结构严谨。剧中场景的起承转合流畅自如, 几段大戏铺陈有致。作品更多地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京华古都的美食文 化和它的创造者予以肯定和赞美。无论是阅读剧本还是观赏该剧,福聚 德的挂炉烤鸭都给人一种味美、色艳、肉香扑鼻的感受。剧尾,当人去 楼空,只留下一副引人深思的对联时,作者没有把福聚德的兴衰史直接 与民国初年的社会兴衰勉强联系起来,而是在对祖国传统美食文化的 赞美之中,描绘出创业者人生的苦辣酸甜。通过《天》剧,我们可以看 到,正是由于有了像卢孟实、常贵、玉儿、李小辫这样一批劳动者、 继承者的艰苦奋斗精神,才有了北京烤鸭这样一枝享誉中外的中国美 食园中的奇葩,成为深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喜爱的"天下第一美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