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师都有用教育评论为教育发声的愿望,但真正能写出引发大家思考的评论的教师并不多。很多教育评论抓不住教育热点焦点问题,内容空泛,不接地气,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十几年教育评论写作的经历告诉我,要写出高质量的教育评论,首先要选好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实践、关注与阅读三个方面。 首先,在"实践"中提取写作素材 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存在于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举两个例子: 常规的教育教学实践。听课及评课是教师最常规的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评论写作角度而言,听评课也是最容易发现教育问题的场域。因而,这项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值得评论的地方。例如:《"说好话"式评课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8月6日),这篇评论探讨的是,很多听评课活动中,听课教师在评课时,大家都"说好话",让听评课走上形式主义,破坏了以教学研讨为目的的评课生态。 各类教师培训。各类教师培训颇多,培训对拓展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大量的教师培训其培训课程设置是否适合教师需求?培训效果如何?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评论文章《"被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不大》(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6月24日),写的是培训主办方不注重对教师培训效果的反馈,仅凭自己的意愿设计课程,部分参培教师参加培训是被学校安排的,只要做到培训过程中"人在场"就算完成了培训任务,至于在培训中是否有收获并不重要。因而,大量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 其次,在"关注"中提取评论素材。 没有"关注",难有"思考"。不仅要关注自我,也要关注他人,关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关注教育政策。以学前教育为例,学前教育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如何办好学前教育?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的定位,评论《给学前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6月14日),针对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三种定位——"有人认为它是教育,有人认为它是养育,还有人认为它是服务"——展开评论。 关注教师成长中的问题。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教育的进步,教师成长既要有统一要求下的共同进步,也要有基于教师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从众"状态。评论文章《"从众"型教师对教育发展的制约》(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6月20日)针对的问题是,很多教师抱着"随大溜不容易出错,即使出错也是大家都错,个人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心态,只按部就班完成工作流程,没有太多的思想和智慧。 关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也最容易找到评论素材。评论文章《给寄宿制管理"留白"》(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4月15日),针对很多寄宿制学校为了降低管理难度,采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的时间填满的问题。在这种没有"留白"的管理模式中,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日复一日机械化的生活积累的"惯性"和"惰性",学生们很难有对绚烂多姿生活的期待,不知道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关注团队建设。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基于管理、教学、科研等教育教学需求而建立的各种教师团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归属的团队,团队建设自然会有很多教育评论素材。评论文章《勿让"名师工作室"名存实亡》(蒲公英评论网"锐评"栏目2018年7月17日),素材来源于部分名师工作室存在定位不接地气、管理不到位、工作室成员学习意识淡薄等问题,围绕名师工作室名存实亡的现象展开评论。 再次,在"阅读"中提取评论素材。 没有阅读的积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评论,在阅读中捕捉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我阅读的教育著作并不多,但十几年来,我坚持订阅《中国教育报》和《教育文摘周报》,这两份报纸带给我很多教育思考,很多评论素材都是在读报中取得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主题是"人大代表呼吁,抚慰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我的思考是,只有给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关爱,才能抚慰他们的"情感饥饿"。《给"留守儿童"提供量体裁衣的教育》一文探讨的是如何帮助"留守儿童"构建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如何为"留守儿童"量身定制个人课程表,"留守儿童"个人课程体系。 教师工作不仅仅是讲台上的教育实践,也包括对教育进行研究,包括理论水平的提升。将自己观察到的教育现象、成功或失败的教育案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等形成文字,与他人共享,也是教师工作内容之一。写好教育评论,还需在实践、关注与阅读上苦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