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有效合作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多方面的教育功效已经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喜爱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笔者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一、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要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行间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但解决学困生问题不能忽视优生的继续发展,在这一点上很多学校没有引起注意。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优生继续发展的空间,让优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大家知道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开展组内互组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与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优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提高的目的。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没有问题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不但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是从哪儿来?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自主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疑惑在课堂中提出来,进行课堂交流与解决。
  四、要把握合作的契机,灵活安排。
  合作学习的安排可以是课前预设的,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临时安排,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一般来说,以下情况比较适宜进行合作学习:
  (1)当学习任务比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分组探究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内角和,最后汇报概括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样做能节省时间,让学生感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2)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例如,让学生探索测量圆的周长时,这时组织学生4人一组,让他们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合作过程中,既体会到圆周长的求法,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3)当某一知识点,学生的意见出现大的分歧,或解法多样化时,也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还有开放性的题目,做法上一题多解,安排合作交流,不仅能促进学生善于从多角度思维,而且有利于他们优化自己的解法。
  五、处理好合作与独立的关系。
  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旨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个体通过独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在小组里讨论。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示,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这是无效的合作学习,它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六、处理好"相互倾听"和"主动参与"之间的关系。
  首先,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只有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的是"教师倾听学生",倾听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不懂,找出他们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有技巧性地提供帮助,有效监督学生行为,以便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还可能是富有哲理的話。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三是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现化。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寻找更多的解法,学生往往满足于解法的数量,而忽略的是解法的类型和独特性。这是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引起注意的。再次,教师要做到不仅会倾听,还要会主动参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适时地参与点拔,可能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网站目录投稿:飞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