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碎综合症心碎居然也是一种病


  心碎综合症指人因经历失恋、失去亲人等重大外部事件打击而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心理时,左心室急剧收缩而出现呼吸困难、胸口疼痛,类似心脏病突发的症状。日本首先发现"心碎综合征"后,医学界开始对此症进行研究,证明任何人种都有罹患这个病症的机会,比率占急性心脏病发病患的1%。
  另外,美国心脏科医生提出,心碎综合征是人们对于失去重要的东西时,由于不愿承认事实而希望通过悲伤逃避现实的表现。虽然心碎综合症可怕,却会随着时间及身心的调整慢慢消退,不会造成长期的伤害,不过也有极少数心碎终合症造成死亡的病例。
  ■ 悲伤过度易引发"心碎综合症"
  31岁重庆贾女士失恋了,不吃不喝地在床上躺了2天后,强烈的心口疼痛让她几乎不能呼吸,被家人送进了医院,经过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肌出现扩张,但冠脉造影却发现一切正常,医生判断她患上了"应急性心肌病",俗称"心碎综合征"。
  专家表示,‘心碎’综合征其实并不是真的心碎了,检查后心脏通常都没有明显的器质病变,只是这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一般情况下,经过心理的平复以及适当的心肌营养治疗,‘心碎’症状会很快得到康复。但是,如果对‘心碎’放任不理,血管痉挛厉害,也会使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猝死,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 女性更易患"心碎综合症"
  分析约1000家医院的数据记录,剔除高血压、吸烟和其他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女性平均发病率是男性的7.5倍,其中55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9.5倍,55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比年轻女性高3倍。
  一种观点认为它与荷尔蒙有关,还有人认为男性心脏细胞比女性心脏细胞有更多肾上腺素受体。男性心脏细胞有更多肾上腺素受体意味着男性能更好地处理压力。
  另外,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一生中通常只会"心碎"一次,只有10%的患者二次出现心碎综合征。而与心肌梗塞多发于冬季不同,心碎综合征往往出现在夏季。
  ■ 心碎综合征与心脏病不同
  心脏病一般会给病人留下永久的伤害,其病情不易好转;而"心碎综合征"病人的心脏不会受到永久伤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疗,并经过卧床休息后,病情可以好转。
  负责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脏专家亨特·钱皮恩解释,当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身体会释出大量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并流入血管。这些物质对心脏来说俨如毒素,会影响肌肉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减弱心脏跳动能力,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
  他指出,过去曾有一名27岁妇人在获悉坏消息后出现"心碎综合征",一度垂危,但因医护人员没有分清楚,把她当作心脏病人处理,还准备为她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幸亏手术前主治医生搞清了病症,病人亦于3日后完全康复出院。美国心脏协会前主席雪莉·史密斯博士说,根据这项研究,更多的急诊医生和心脏病医生在医治那些胸痛病人时将会考虑这个新命名的"心碎综合征"。
  ■ 心碎综合症产生病因
  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此病1990年在日本被首次发现。病因是,遭遇惊吓或剧烈的感情打击,情绪波动过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增高(肾上腺素水平要比正常时高30倍,甚至比心肌梗塞时还要高4到5倍),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会影响心肌肌肉的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心脏上半部突然收缩(心尖部球形改变),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减弱,造成类似心脏病发的症状: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
  临床表徵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但那纯粹是心肌的状况,和动脉血管梗塞无关。因此一定与急性心梗加以区别。
  1、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人的精神、思维只由大脑控制,与心脏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心脏与人的心理究竟有无关联呢?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心碎综合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中医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如突然的、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则七情过度,就影响内脏功能,气血调节功能紊乱而致病。
  在现代社会更见到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多,不少学者提出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谓之心身疾病,"心碎综合征"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心身疾病。
  2、关联因素
  "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学者最早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 如何预防心碎综合症?
  专家提醒:"心碎综合征"若不及时处理,也有猝死的可能。
  一旦失恋,应该找人倾诉和探讨,纪念这段经历。有些人想尽办法遗忘,其实还牢记心里,对健康并没有好处。如果十分痛苦,最好要哭出来。美国生物化学家威廉·弗利博士发现,动情而哭时,会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助去除体内因负面情绪而分泌的化学成分。
  专家说,这种心理性的心脏病,是功能性的,一般没有器质性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心理感情平静了,心脏病的症状也就消逝了。
  美国哈特麦斯学院的罗琳·麦克拉提研究了"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她发现,类似爱、感激和满足这样的情感,都会刺激脑下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会使神经系统放松,减轻压抑感,体内各组织的含氧量也会显著增加,就像经过了康复治疗一样。心电图还显示,人在心怀感激时,脑部和心脏也有同步电流活动产生,从而使相关器官的运转更加有效。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如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