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什么日子?相信您一定想到是"光棍节"、"购物节"。但是在六年前,它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经过六年的发展,"双十一"已经越来越成熟,也变成了中国版的"黑色星期五"。2014年"双十一"销售记录再次刷新,引得人们不得不去关注"双十一"现象,并对"双十一"的未来充满想象。 六年的成长 "2009年,我还不知道光棍节是什么,但是我对4个1很感兴趣,因为我的生日是1月11日。"双十一的缔造者、阿里集团COO张勇说道,"光棍节没事大家上网买东西,就成了营销的噱头"。 2008年4月成立的淘宝商城发展速度并不快,整个B2C行业也处于聋哑阶段。那时候,淘宝太著名了,这两个字几乎无人不知。而淘宝商城作为新业务辨识度很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最大的困扰。 在美国,每年感恩节之后的第一天被认为是圣诞采购季节的正式开始,传统上商家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所以这一天也被叫做黑色星期五。受此启发,淘宝决定从电商的旺季第四季度选择了11月11日。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只有淘宝商城中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参加,但是超乎所有人预想,整个交易额是5200万元,只是当时日交易的10倍左右。谁都没有想到互联网的聚合力量那么大。当时5200万这个总数还不是很大,物流压力不大。第二年,交易额9.63亿,这个数字不小了,物流开始有疼痛感。2010年是最痛苦的。物流准备不足,仓储出现问题。2011年则是技术平台撑住了1700万人同时涌进全场。现在技术团队会挑战地说"准备得那么好,你们怎么没把我们拉爆掉?" 张勇认为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双十一"已经变成一个节日,主题不光是打折,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互动。对商家、服务商、物流来说,其实是行也大练兵。在电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的峰值就是明年的常量。 无线化、全球化、平台化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众多网民通过疯狂扫货上演了血拼消费的激烈场面。"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无线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去年移动交易额的4.54倍,占到今年总成交额的42.6%。"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无线端参加‘双十一,和我们的判断一样,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阿里集团COO张勇说。可以说,今年"双十一"的重点是无线化、全球化和平台化。阿里巴巴在跨境物流方面,根据预售情况已经把整批货从国外发到广州、宁波等几个点的保税仓,再拆成小包。用跨境试点政策批量清关的方式支持今年"双十一"的全球化。 据阿里集团COO张勇介绍,今年"双十一"除了低价引力外,不同品种也有不同玩法。比如汽车,线上、线下的融合,包括与金融产品的结合等。"双十一"从一个活动到全社会的一个节日,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让"双十一"变成大家的向往,就像过年大年三十包饺子一样。这种心理预期的经营和情感的激发非常重要。此外还有新商家的加入最终的氛围才造就了"双十一"现在的规模,如果换一种模式,不是阿里今天的平台,仅靠阿里公司一家根本不可能形成这么一个节日,最终不能反应出这个生态体系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双十一"对商家也提出了要求,尽管这一天的销售量会很大,很火。但是不应该把一年的量都压在这一天来完成,备了很多货,最后卖不掉,还要慢慢消耗库存。这样是不理智的。 双十一的未来 围绕这个日子,线上天猫、京东、易迅、当当、国美网上商城和苏宁易购等电商提前热身,线下家电连锁卖场、商场也打得不可开交。服务于"双十一"的商家、快递业、支付行业和第三方服务业以及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从业者随处可见。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他们的未来也就是"双十一"的未来。有两个方面的变革值得注意,一个是消费者的连接方式,一个是供应链升级。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没有实物类、服务类电商之分,就是所有商业的升级,从本质上讲就是消费者连接的方式。电商1.0的概念是注重与用户连接,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聚合需求,让信息透明化。电商2.0是供给方式的升级,双十一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在一个高点把需求和供给匹配,最后形成一个交易额数字,这是一种方式的匹配。 另外影响双十一活动的最大问题就是店家诚信问题,很多店家不满足与薄利,于是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对产品调价,这样的行为可能严重影响行业的发展。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此外,国际电商的加入也是未来趋势之一。亚马逊中国从11月3日开始进行今年的"11.11"大促,持续推出了七场"24小时快抢,低至1折"活动。亚马逊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意大利6大海外站点开通直邮中国的服务,可选择的商品达8,000多万种。于此同时,阿里也已经发力全球购物业务。可以预见,围绕海淘业务的争夺将成为今后双十一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