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无信不立。 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3,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7,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9,君子忧道不忧贫。 10,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4,举枉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选拔重用正直的人,把他放在不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就会使不正直的人正直起来。 1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6,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9,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2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21,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2,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2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4,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 25,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6,"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8,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29,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30,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1,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32,唯上智与下愚不疑. 3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5,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3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38,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39,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0,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4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4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5,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46,缓急可失,生死可托,密友也; 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 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8,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49,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50,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1,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2,"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53,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 54,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5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56,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7,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58.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5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0,子曰:君子不浪言。 61,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 6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3,骄傲自满只会使自已摔跟头,唯有低调处世,才可能受益匪浅,体味百味人生。 64,正德厚生。 65,老而不死是为贼. 66,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6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8,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69,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7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1,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72,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7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4,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5,苦求不得,从吾所好. 76,凤兮凤兮,何徳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 77,纳于言而敏于行. 7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79,生无所息。 80,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81,以约失之者鲜矣。 82,子曰:"直哉史鱼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83,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84,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8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87,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88,"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90,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9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92,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9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94,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9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于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7,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9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99,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10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1,论语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2,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103,过则勿惮改。 104,不比于数而比于疏,不亦远乎?不修其中而修外者,不亦反乎?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105,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6,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 107,《论语》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归根结底只有一点,就是"道"不是目的,只有"人"才是目的,只有现实中的"人"才是目的,一切以打着虚无飘渺的所谓"道"为目的,以现实的"人"为手段的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都是《论语》背道而驰的。对于《论语》、孔子、儒家来说,"人"是开始,也是目的,而"道"是手段,即使是"圣人之道",也只是把"人不知"世界改造成"人不愠"世界的手段,无论从开始到成就,都离不开"人"。"道"是"人"行的,而非"人"是"道"行的;"道"是"人"光大的,而非"人"是"道"光大的。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算初步明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0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09,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110,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11,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12,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11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善治民。莫善于礼。 11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 (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6);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我告诉你. 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变得愚蠢,受人愚弄; 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行为轻浮,放荡; 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 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 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 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问,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115,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116,朽木不可雕也。 117,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18,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 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其取。 11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120,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121,不迁怒,不二过. 122,孔子曰:「与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嚮之,可谓知时矣.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12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2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25,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26,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7,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128,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129,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131,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132,三人行必有我师. 133,君子困穷,小人穷斯滥矣。 134,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5,鸟可择木,岂有木可择鸟乎? 136,君子而强气,则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臻。 137,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138,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3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0,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14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2,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143,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144,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14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146,芷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身立德,不以贫穷而改节。 147,子曰:"道听而涂(通"途")说,德之弃也。" 148,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49,温故而知新. 150,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15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52,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53,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154,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155,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156,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157,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158,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159,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160,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161,事亲,色难. 162,礼者,敬人也。 163,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164,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65,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166,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167,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16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6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170,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图文转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