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随意拖堂的现象很普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教师对随意拖堂的危害没有起码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禁止拖堂很少被写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随意拖堂行为没有形成应有的制度约束。由此,不给教学任务留尾巴,成了随意拖堂的"正当"理由,甚至有很多教师认为,只有高度负责的教师才会拖堂。殊不知,从一堂课的教学程序来看,随意拖堂不过是将自己没有准确把握好教学时间甚至是教学目标设计上出现问题的责任,强行转嫁到学生身上的一种教育失误。有些教师自以为拖堂可以表现自己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又能够树立威信,其实随意拖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种"威信"也早已在学生心中散落成一地鸡毛。 课间休息是国际通行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法则,赋予了学生休息的权利。生理学上认为,持续较久或强度过大的脑力劳动会造成脑部营养和能量消耗过度,阻碍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和利用,导致脑细胞活力受到抑制,进而造成大脑疲劳。在学习过程中,效率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正因为人的大脑活动有一个时间上的临界值,限制连续学习时间、设置课间休息才显得十分必要。 除了消除大脑疲劳,恢复大脑工作能力,课间休息还有另一项生理意义;缓解视觉疲劳,保护视力;消除由于上课久坐所产生的肌肉静力性紧张,恢复精力和体力。我们经常强调课间活动的重要性,目的无非是强化课间休息的效果。换句话说,学生课间休息的权利,实际是一种保持身体健康的权利。随意拖堂就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是一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不良教育行为。 随意拖堂不仅是生理学和教育学明确反对的,也是违反相关教育政策的行为。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这是教育部首次从保护学生视力的角度对随意拖堂做出禁止性规定。 随意拖堂是课堂教学出现失误的表现,学生虽然权利意识不强,但对教师拖堂所表现出来的不守时行为十分反感。守时其实是一种师生双方的制度约定,是双方相互尊重的一种体现。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随意拖堂中读出不守承诺,读出对约定对象的不尊重。可见,随意拖堂也是伤害师生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不守时的教师是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的。 要想遏制随意拖堂行为,首先需要教师自己端正教学思想,提升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合理设置教学程序,准确把握教学时间;其次需要强化制度约束,将不得随意拖堂列入教学管理范畴,建立相应的处罚措施,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推动制度的执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