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萍 包志杰 杨茹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景德镇每周三陶艺工作室》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910408050。 摘 要: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了保障我国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我国开始积极的加大对文化的投入,结合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条件,主动将更多丰富和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不断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实现我国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陶瓷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对此,本文站在宏觀的角度,对新时期陶瓷文化内涵以及传承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为实现陶瓷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陶瓷文化对推动国家综合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其他文化内容和形式相比,陶瓷文化更为复杂和多元,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之中陶瓷文化备受关注。文化界人士明确强调,要想实现这一文化形式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了解这一文化的内涵,采取针对性的传承策略更好的体现这一文化的作用和优势。 一、陶瓷与陶瓷文化 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陶瓷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明确提出,陶瓷属于一种人工制造的器物,具体包括不同的成分和材料,其中瓷土是最为重要的原料,另外还涉及许多的天然物质,在具体加工以及人工开采的过程之中,陶瓷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带有一定的主观意义和人的意志因素。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陶瓷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同时带有许多的文化因素,为了保障陶瓷的艺术价值,有一部分创作者将不同的技术形式融入其中,具体包括不同的工艺程序、方法技巧以及操作程序,因此陶瓷能够实现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结合。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陶瓷还涉及许多的装饰元素,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整个陶瓷作品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品位,丰富市场价值和市场元素。 二、陶瓷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在对陶瓷装饰之中的陶瓷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时,首先需要尽量避免不同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陶瓷文化的具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内涵是一致的,存在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和共识是陶瓷文化的具体内涵组成部分。其中和谐、安康以及祥和是陶瓷文化内核之中的核心和基础,人们通过对不同陶瓷文化的分析及研究来展现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作为整个陶瓷文化之中的主导以及核心,陶瓷文化和陶瓷作品之中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精神和向往最为关键,另外学术界和理论界明确强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和谐精神尤为关键,只有坚持和谐这一主导因素,才能够有效的化解各类矛盾以及冲突。 如果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对陶瓷文化进行分析,那么首先需要了解这一文化形式与个人心理追求之间的相关性,大部分的陶瓷文化内涵反映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在弘扬和传承陶瓷文化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关注文化品位的提升,了解陶瓷制品的制作技巧和核心要求,掌握恰当可行的基本策略,塑造陶瓷的社会新形象,将更多的时代价值和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对于陶瓷人自身来说,必须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培养,了解自身在陶瓷传承和弘扬过程之中的使命感和情感,掌握现代化的陶瓷制作技术,主动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水平。从目前来看,新时代背景之下的陶瓷文化在内涵和形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实现这一艺术文化形式的有效传承和弘扬,我国必须要关注学校教育与师徒传承之间的完美融合,了解陶瓷发展的具体进程,分析陶瓷人的品德素质,积极抓住不同的传承要素以及继承要求,真正的有的放矢和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新时代背景之下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更多的机遇。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新时期陶瓷文化的内涵和传承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要注重细节要素和理论研究之间的完美结合,关注不同环节的内在逻辑联系,加深对新时期陶瓷文化内涵的分析及研究,了解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着眼于世界潮流,积极提高生陶瓷产业在市场之中的份额,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这种坚持时代趋势的发展模式既能够丰富陶瓷文化的内涵,还能够为陶瓷文化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保障陶瓷文化能够实现稳定的发展以及建设。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陶瓷文化内涵分析以及研究备受关注,为了实现这一重要艺术文化形式的有效传承和弘扬,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要注重陶瓷文化在内涵上的变动,关注时代发展的趋势,抓住陶瓷文化的重点引擎核心,积极将不同的传承策略落到实处,在丰富陶瓷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为这一文化形式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另外不同时期的陶瓷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区别,只有实现针对性的调整并采取相应的传承策略,才能够将更多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融入陶瓷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08(05):10-12. [2]杨霁,吴玄.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J].景德镇陶瓷,2012(01):19-19. [3]吴文雄.陶瓷文化内涵及传承途径探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10). [4]张文婧.试论高等教育中美育功能的挖掘——以传统陶瓷文化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 作者简介:余琳萍(1994-),女,福建省莆田人,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级美术学专业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包志杰(1997-),男,安徽省绩溪人,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级陶综专业在校生。研究方向:陶瓷综合材料;杨茹(1999-),女,山西省运城人,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