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只有认识到死才会真正地活


  文/孙永鸣
  李勇(化名)现在已经16岁了,可他依然怕黑。每当晚上关了灯,他躺在床上时,就感觉身后有一个黑影子在看着他,他吓得不敢回头去看。他说上初中时,一天晚上他看到一个黑影子走过他身边,并穿墙而过,在墙上留下了一个大洞,早上醒来后,他还可以看到那墙在滴血。从那以后他就非常怕黑,怕晚上了。
  小林(化名)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他困惑,她说她对别人做了很多,却总感觉不到他们对自己的照顾,朋友和其他人表现得亲热时,自己就觉得会失去这个朋友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从她的话语中,我觉察到在她与朋友之间有更多其他关系的投射,当我进一步向她了解时,她告诉我,2岁的时候,她的亲生父亲出车祸离世,后来母亲带着她再婚了。这件事母亲以前从没提过,直到她上高中以后才告诉他。…
  这是我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都涉及到死亡的话题: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亡(失去)的眷恋。
  死亡,作为生命的一个基本部分,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都经常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很少被谈及,而且一些关于死亡的教育也是十分荒谬的:人死以后,会变成鬼或神;通过一些奇妙的办法,人会骗过死亡等等,这反而使死亡充满神秘,令人恐惧、不安,让人一想到死亡,就会沮丧、绝望……
  死后的世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可能是我们不可知的领域。我们的习惯于找寻答案的大脑,是不太容易接受对于这种不可知的,于是我们就会猜测,想象出一些景象,把死亡变得复杂,一方面令人恐怖,一方面又充满诱惑。李勇就是在用想象的死后世界在吓唬自己,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受到死后世界的诱惑而拒绝活着、放弃生命,这其实都是对死亡的不接受。
  除非我们把死亡看做是生命的一个自然的、不可回避的、基本的部分,除非我们接受死亡,否则我们就会对死亡产生很多误解,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不可预知和没有意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生命就是生与死的矛盾与统一,生包含着死,死则孕育着新生。这是一种直面死亡,接受死亡的正确态度。对死亡有误解的人,害怕自己每天都会死掉一点,剩下的时间就努力去避免死亡,这导致他们在有机会生存之前就已经死掉了。
  生是偶然的邂逅,而死是必然的分手。死亡意味着肉体的消失,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只对于坏人才会发生的事情,它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既然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了。孔子的学生问他,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孔子对他说"未知生,焉知死。"看来他是主张人要更加注重生前的所作所为,活在当下的。
  弗吉尼亚·萨提亚说:"死亡就是死亡,它只在生命中发生一次。生命中没有东西会像它一样,当你认识到这种分别,那么除了死亡之外,一切都是生命,那么试图以其他方式对待死亡是生活的一个玩笑。"
  无法回避的死亡会让我们感觉生命更加的珍贵,而在这方面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阻止过早的死亡。通过更好的医疗护理、环境状况,更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活得更有尊严我们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长久一些。如果我们珍视自己的生命,就会努力去创造更多的生命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地完整、丰富、美好,同时也帮助他人尽可能地生活得完整、丰富、美好。
  如果身边很重要的人死去了,我们会感受到丧失和哀伤。一旦通过表达哀伤,我们确认了丧失的事实,就会从内心接受了这个现实。接受这个现实的结果是,我们从那段关系里走出来了,不会再被它困扰了。可是,隐瞒有关死亡的信息却经常阻断这种表达,从而让人始终困在那段关系中。对于重要亲人的死亡,成人有时通过"爷爷去了天堂"等类似的话来混淆死亡问题并不再提起它,阻止孩子看到亲人死亡的证据。参加他们的葬礼,对亲人的死亡表达哀伤,这会影响孩子理解并整合这一死亡事件到自己的生活中,而在他们的情感生活中出现严重空白,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小林的母亲向她隐瞒了亲生父亲的死亡,她认为是在"保护"小林,其实是在真正地伤害她,小林需要完成对他亲生父亲的哀悼,走出困扰,才会与养父和其他人确立一种真实而有益的关系。
  不论是李勇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小林对父亲死亡的眷恋,其实都是对于死亡的不接受,这种态度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到的关于这一方面的教育有关,只有通过改变他们对死亡的观念和认识,才能处理好他们的问题,很关键的一点,直面死亡的存在,这会让他们的生命有更加真实并且有益的体验。
  小编寄语:关于面对死亡的书籍,强烈推荐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与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
  题图:Marc Fan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禅心有一点提供,经由壹心理编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作者和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壹心理。
网站目录投稿: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