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作者所说,新的一年,希望各位小伙伴依然对产品保有一份热爱。加油^_^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可写的东西很少,想写的东西也不多。深层次的东西写不出来,浅层次的东西大家都会。真是一个尴尬的境地,于是干脆就不写好了。 感谢那么多关注我的朋友,谢谢你们不离不弃。虽然我的产出很低,质量也不高,但还是由衷地感谢大家,继续关注我。这篇文字作为 17 年最后的总结,算是对大家的回馈。 从事产品工作两年多来,我从一个对产品完全不懂的新手,慢慢学会怎么使用产品工具,怎么写需求文档,怎么做竞品分析等一些最基础的产品工作,到逐渐建立起对产品的认识观与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产品思维。进步虽小且慢,但所幸自己好歹也有些许成长。 一、这一年来的工作经历 今年一共在两家公司待过,上家公司是做跨境电商的,主营电子产品与服装,算是深圳跨境电商领域的龙头老大。目前这家公司是做O2O的,主营业务是为 B 端商家开发餐饮系统。从一个中大型公司跳到一个几十号人的小公司,首先面对的就是工作模式的转变,但这个都是比较容易适应的。 两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电子商务。而主要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纯粹的线上电子商务,是 C 端产品,侧重于满足用户的个人生活需求,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与消费体验,满足他们的愉悦感(舒适、便利、虚荣心、荣耀感等),保证产品好玩、好看、有趣; 而后者是线下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而且线下比线上更重要),是 B 端产品,侧重于满足组织的生产需求,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组织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保证产品有用、好用。 二、思维上的改变 1、关于产品工具的使用 刚开始入行做产品的时候,我工作的重点侧重于如何学习更多的产品设计软件,如何用 Axure 学习制作更多炫酷牛逼的交互动效,写 PRD 是用 excel 写好还是用 word 文档写好或者是用 axure 写更好。 现在,我依然觉得这些很重要,但远远没有我想象地那么重要。 原型工具或文档撰写等等一系列工具性的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多而杂,而是秉承两个原则: 方便好用,符合个人使用习惯 尊重和配合团队工作习惯,方便其他成员阅读查看 工作中我也会利用一些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为知笔记(这是我用过的笔记软件中体验最好的),石墨文档(协同共享文档),teambition(作为个人需求记录工具),百度脑图…等等还有很多,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大家根据习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即可。 2、对于产品设计的看法 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关注设计层面的东西,比如按钮是用圆角好还是直角好,是放左边好还是右边好,按钮颜色是用红色好还是绿色好…..等等诸如此类设计上的细节问题。 因为当初的想法很简单,觉得做产品就是设计原型,画个原型做个交互就可以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诚然,设计也是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设计应当是"系统层面"的设计,而不是具体样式上的设计。按钮用圆角还是直角,放左边还是右边,这是设计师该考虑的东西,不是产品经理该考虑的问题,原因有二: 从理论上讲,对设计细节的把控,很多时候产品经理的专业度是比不上设计师的。(作者注:此处的设计师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 一般情况下,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规范,哪怕是没有标准的设计规范文档,设计师也会按照产品现有的一些规范进行设计。所以无需产品经理去过多考虑纠结设计细节问题。 我认为一款产品里如果出现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按钮样式,设计师是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的。这并不是因为我自己是产品经理就给自己找理由开脱。 确立一套完整的设计规范,这本身就是设计师该做的工作之一。如果没做,要么是公司工作流问题,要么是设计师自己懒。 所以,如果产品经理过多地关注纠结这样的细节问题,那就难免是越俎代庖了。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产品经理必须对这些细节严格把关。如果开发没有按照设计稿来做,对于视觉稿的还原度很低,那产品经理应当背锅。 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我现在很少过多关注设计上的细枝末节,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整个业务层面,去思考如何设计系统,为商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经营工作中的问题。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深入行业,学习研究细分行业领域的业务知识,深入理解业务。 其实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互联网产品其实是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或手段)帮助传统企业(或产品)解决他们业已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效率。 就餐饮行业来说,它本质上仍然是传统行业,只是借助互联网系统这个有力工具,去帮助商家更好地拉动新顾客,培养忠实顾客,降低顾客的流失,通过完善的线上数据统计与分析更好地管理会员,进行会员营销。 所以你必须深入学习专业的业务知识,而不只是简单的设计一个页面那么简单。其中复杂的业务流程、数据流转,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2)站在商家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要站在最终的用户(即顾客)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我来说,要在短期内完全熟知餐饮行业的整个业务与理解商家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完全可以将自己代入"顾客"的角色,去分析和理解顾客在每一次就餐消费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的呈现去反推商家的某些问题。 因为说白了,有些时候顾客体验不够好的地方,就是商家服务做得不到位,而商家服务做得不到位,很多就是因为系统现有的功能设计有缺陷或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商家(及顾客)的需求。 作为 B 端产品经理,就需要站在商家和用户的两端,去合理平衡两者的需求,永远不能为了某一方的利益,去过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3)多参考学习竞品。 竞品之所以能在市场上跟你竞争,主要原因无非是: 你没有的,人家却有(你无人有); 你有的,人家也有,而且做得比你好(你有人优); 市场太大,你一个人无法收获所有客户,总得有人跟你分享这块蛋糕。而很多时候,往往是前两者。 所以,我们应当多学习研究竞品,多学习借(抄)鉴(袭)人家的优点。在我看来,就算是抄袭别人的功能也无可厚非,商业社会,谁不是抄来抄去。但要记住一点,你要明白,为什么抄,思考清楚底层逻辑很重要。抄外壳是没用的。 要做到这些,很难。我还在学习的路上。 三、「为什么」比「是什么」以及「怎么做」更重要 有多少产品经理做了几百上千个需求,画了成千上万个交互原型,写了几十几百篇需求文档,怼过成十上百个开发,一直在产品的路上往前越走越远,却很少停下来认真地思考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是本源的东西,「怎么做」从本源发散出来的东西,是经过前期的深思熟虑思考得到的结果。只要前期思考得足够多足够深入,后续需要改动的地方就更少。但实际上,太多太多时候,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推翻打乱重来,往往是因为前期思考不够,没有去深刻理解业务,没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模拟操作场景。 我们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公司领导层不要求你去思考为什么,只要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就行了 产品经理自身没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工作太忙,没时间去思考 … 可能的原因也许一大堆,但我认为往往是因为产品经理自身的意识所致——总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么做就一定是合理的。而很少去想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能不能换一个方式去实现呢,除了方案a,还有没有方案b,方案c,方案d… 没有在内心成百上千次拷问过自己的产品经理,是不合格的。 四、「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选择做什么的原因总是惊人地一致,而选择不做什么的原因却千差万别 。 选择做什么其实很简单的,只要对照市场上的直接竞品和间接竞品的功能一顿抄就行了,理由很简单,竞争对手都做了,我们不能落后。 而选择不做什么,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实际产品工作中,需求来源于很多方面,有来自用户的,来自运营的,来自客服的,来自老板的,也有来自产品经理自己的。面对成千上万个需求,我们不可能开发所有功能,把所有这些需求都一一满足。 一味地进行功能叠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从来没有哪一款产品是通过不断地叠加功能就能建立自己的壁垒甚至获得成功的。 那么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就非常考验产品经理的能力了。(此处不考虑来自直属上级或老板的强压) 产品经理如何去决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分别什么时候做这些事情,考验的是产品经理对产品定位的准确界定,对产品的合理规划,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 五、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三项能力 业界流传了很多关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比如产品设计能力,产品运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需求分析能力…等等很多很多。曾经我也对照着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只是时间一久,自己也就慢慢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经过两年多的磨练,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看法。我个人认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业务理解能力/全局观/同理心 1、业务理解能力 随着做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产品其实是在做业务。任何一个细分领域,不管是电商、金融、社交,还是游戏、旅游、酒店,要想做好自己手头上的这款产品,必须对业务(至少是其中某个分支或模块)非常熟悉,否则你是做不好产品的。 业务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的。产品经理不熟悉业务,就不可能进行准确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所有工作都是如果从最初的需求分析都出错了,那围绕这点展开的文档撰写、功能设计、运营策略、盈利模式可能都是错的。 业界有一个观点,后端产品经理比前端产品经理要值钱一些。为什么?因为后端需要处理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后端的逻辑和数据流转你是看不见的。而前端不一样,虽然也需要处理一些逻辑,设计系统流程,但是相对来说复杂度低很多,而且前端的东西是看得见的,你完全可以对着竞品抄。 以餐饮行业的"正餐业务"举例,它的基本业务流程是"开台——选择菜品——下单——顾客就餐消费——支付",但其中涉及非常多的业务逻辑,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换台/转台/并台/清台,什么情况下可以退菜,什么叫挂单,什么叫提单,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反结账,什么情况下打印订单(预览单、结算单、厨房单、顾客小票),对账以下单为准还是结算为准,统计又是以什么时间节点为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全局观 产品经理应当站在整个产品或系统层面,去全盘把握产品的发展迭代方向。 虽然这需要时间的累积和经验的沉淀,而且要做到比较好难度很大。但我想表达的是,不管你是刚入行毫无经验的产品助理,还是2年左右经验尚浅的产品经理,抑或是3-5年经验比较成熟的产品经理,你都必须有这样一个意识。 放在任何一个单独的产品模块上,可能某个功能设计完全是合理的,用户体验也比较友好,对于产品价值的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但是放在整个产品层面,也许就会跟产品的定位相矛盾,对关联产品模块的耦合度较高,对整体用户体验的闭环是不完善的。 所以,产品经理必须树立自己的全局观,任何一个产品功能的设计、运营策略的制定,既要符合产品的定位,符合公司对产品的预期,也要照顾用户的心理预期,满足用户的需求。 3、同理心 同理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同理心很简单嘛,就是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说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我们任何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放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绝对正确的。 你没有站在当事人此时此刻的境地,去经历一模一样的事情,去用当事人的心情去感受,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的。 我相信每一个产品经理在工作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说"我认为"、"我觉得"、"我以为"、"我要是用户,就会怎么怎么样"。哪怕是具有深厚产品基因的鹅厂,他们内部的产品经理嘴边动不动就是"站在用户角度,我认为怎么怎么样"、"从用户立场出发,怎么怎么样"。并且他们认为这是产品经理专业的体现。我也承认是这样的。 但其实说白了,他们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并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 只是鹅厂这么多年来的产品基因的培育、产品经验的沉淀,以及他们手上掌握的上亿用户的数据,构建的许许多多用户画像,足够支撑得起鹅厂的产品经理脱口而出的"从用户立场出发"。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手上掌握的用户数据太强大了,对分析和理解用户需求帮助非常大。 我也可以脱口而出"从用户立场出发,应该怎么怎么样",可是有用吗?我既对用户不是很了解,也没有掌握上亿用户的数据,不知道他们的特征,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只是从口头上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是没用的,本质上我还是代表我自己。 六、最后的拷问 我曾经无数次在心里拷问我自己: 我到底适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我到底喜不喜欢做产品 做产品究竟是为了什么,是把它当作一份事业去追求,还是只是一份普通的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做产品是不是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不能够随随便便 我的强迫症到底是好还是坏,对做产品有没有帮助 做产品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在哪里 如果不做产品,我还可以干点啥 …… 要拷问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突然一下子我竟然想不起来太多,根源上来说还是平时思考不够多,或者是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疑问。 很多问题我至今都没有得到答案。而有些问题问得多了,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比如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就是我好像不太适合做产品经理。(尽管我知道这篇文章可能会被我的领导或老板看到,但我还是选择说出来。) 事实上,我觉得一般常规的工作都不适合我。我喜欢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比如画画、雕塑、手工等类似这样的艺术型工作。 不过,既然我选择了这样一份工作,也身处当前这个岗位,我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大还是小,是难还是易。 最后,不管好与坏,话就说到这儿了。其实我还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只是这种临时起意的总结,每到打开电脑来敲字时,总是无法将心中所有的内容都及时想起来并写出来呈现在大家面前。 不管怎么样,新的一年,希望自己依然对产品保有一份热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