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强 (原刊于《中国气功》1992年第二期) 站桩功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基础功夫,是一种形体合精神、动静相兼的锻炼方法。站桩使整个躯干、四肢肌骨放松、处于松静的自然状态,使中枢神经得到休息,人自然而然地在轻松的气功状态中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使调节功能增强,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濡养和润泽,生机旺盛,袪病延年。 已故的近代气功名家王芗斋,早年开始练功,致毕生精力于站桩功的理论研究和保健医疗实践。古代练功家留下珍贵名言:百动不如一静,百炼不如一站。这个"站"即是指站桩,站桩功优点有其四点: ①它将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姿势)放松站立;意(意念)收心摄意;气力(支撑力)。虽说全身关节放松,但肌肉骨骼保持相应的支撑力,气到力到,力到气至,故有"力不练自生,气不行自行"一说。 ②站桩有利于调整气息,使血液循环不受丝毫压制和影响,使气的运行直达四肢末梢、五脏六腑。 ③直立姿势有助于下肢的平衡稳固,有助于形成上盘轻灵,下盘稳固而进入气功上虚下实,气沉丹田的境界,能快速壮大丹田之气,加快丹田之气凝聚。 ④简易好学,功效显著,既能持久,又不易昏沉。 由于气功事业的不断发展,不论传统功法或新编功法被不断挖掘、整理、推出,除四肢肌骨放松,脸带微笑的轻松型外,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刻意激发内劲的强度高、难度大的站桩势,例如少林气功中的低势马步箭指发气桩、一字步天字桩,虽然激发气机快、能量大、内气外放气射感强烈,但练起来,不用十分钟就汗雨如注。这对年老者、体弱者、病患者都不适应。在众多的气功爱好者中,视个人体质状况、气功基础、练功需要不同,所以有必要进行分类,使练者便于恰当的选择。我把站桩功大致分为三类:①养气型;②练气型;③发射型(即内气外放型)。并根据这三类特性,将"乾坤长寿养生功"中六种站桩姿势介绍给大家,以求对站桩功分类的共同探讨。 一、养气型。以养气为主,内养真元,调理气血,桩式往往简易平稳,轻松自然。它的特点,有利于丹田之气的收敛蓄聚、经络之气激发畅达。 1、乾坤养生桩 此桩势是一种独特的站桩姿势,松静自然得气快,极易壮大气感。松是静的基础,也是尽快进入气功状态的必备条件,意在放松,则做到轻松自然。它不强调意守哪一部位,而是意在松,意在全身毛孔。在站桩姿势上,两大拇指斜斜地对向丹田,利用激发的经络之气(肺经之气)和其它八指轻松地形成笼罩气层,凝聚在丹田处,形成一股气流,渗透丹田,助长了丹田气库的气聚和敛蓄。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比肩宽,两手下垂,两眼平视,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练功势:膝下沉,屈膝不超过足尖,双目垂帘,脸带微笑,虚灵顶颈,含胸拔背,收腹提肛,双手呈龙爪形,手心气渐足,缓慢上提,手臂呈圆形,如同抱球,提至丹田前(丹田:脐下三寸处),双掌心向下,拇指相对,食指相对,虎口相对。(附图一) 收功势:全身放松,目视双足,两手由左右双侧升起,合向头顶,头顶与手掌两气相接后,两手沿任脉下降,将头部和胸胁的气下降于两足涌泉。 作者评点:它的双手掌心向下,置放在丹田前,虎口相对,拇指斜斜地对向丹田,巧妙地利用了肺经的经络之气,有效地形成了对丹田的渗透,加强了丹田之气的收聚。在意识上,全身放松,意在全身毛孔的舒展,成功地体现了肺其华在毛、开窍在鼻的生理功能,调动内气,顺呼吸,开腠理、养真元,达到养生的目的。此桩以养气为主,故属养气型。 2、乾坤健身桩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比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练功势:两脚平行,曲膝下蹲,同时两手成俯掌在两胯边,沉掌下按,气至涌泉穴。然后两手由下至上徐徐上升起,肘弯曲,小臂前伸,平停胸前,两掌相距八寸左右,五指直而不紧,松松向前,无须意守,意识全身放松,从头到肩,从肩到胸,从四肢百骸到十万八千毛孔,层层放松,任其热气融融。收功前5分钟,意识放在排湿气浊气上,从骨骸关节,手指关节,直至指端末梢。从骨骼关节、骶骼关节、下肢关节直至涌泉。(附图二) 收功势:全身放松,目视双足,两手由左右双侧升起,合向头顶,头顶与手掌两气相接后,两手沿任脉下降,将头上和胸肋的气下降于两足涌泉,同时将其浊气湿气通过涌泉排去。 作者评点:此桩势的特点,四肢轻松,无须意守,却气融全身,内养真元,平衡气机,调理气血,温养脏腑,扶正固本祛邪而达病除,起到养生作用,属养气型。 二、练气型,以练气为主,在养气蓄气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更强烈激发丹田、经络之气,加强内气的凝聚力和爆发力,不仅内涵着更好的养生效果,更是为修炼内气外放筑好基础。 1、乾坤麒麟桩 此桩势,它以内气旺盛见称。全身放松,臂、掌、指略带劲力,当气升足跟、命门激发气机,向全身辐射,贯注全身,在体内将形成旺盛的内气。背属阳,经络又处于阳经之乡,在得到各阴经之气涵养融合之机,又特别显示出阳刚之气气质雄浑旺烈之威力,久练者,阳气充盈、四肢轻松而体魄壮健。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比肩宽,两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沉气,气降涌泉。 练功势:身体稍向下沉,膝微屈,上身微微向前倾,左手同时向上抬起,肘伸直立于左肩前,掌心向前,五指微曲,手心微凹,成龙爪形,左手虎口距左耳廓5公分左右,右手置右胯前,臂微向外弓,虎口向内,手心微凹,成龙爪形,臂、掌、指略带劲力,全身放松,意在练气,气从足跟升,气发命门,向全身辐射,贯注全身。 作者评点:这一桩势特点,利用两手掌置放一上一下高低的差异,导致内气激发后,双臂循经路线行走升降的不平衡,促使内气在体内的鼓荡,再加上双掌聚气蓄而不发,加强了内气在经络中的回流,故练功者感到练时热气融上,内气旺盛,四肢充实有力,属练气型。(附图三) 2、乾坤黄龙桩 此桩主练爆发力,桩势如黄龙双爪被锁,势在挣脱,当气运双掌,会产生爆发力,出现人体震动,有益于加强病气的疏泄、脏腑的温养,对修炼者壮大内气,打开全身毛孔,于天地融合一体,将有特殊功效。注意练功时要舌抵上腭,人体震动时不要与人讲话,等气机平和后,认真做好收功,方可和旁人交谈。发功时间,根据个人的体质决定,最长不宜超过三分钟。内气激发,脏腑得到震动和濡养,已达到此桩的养生目的。体弱者、病患者只可静练,不要过分追求激发气机,人一震动,即收功。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比肩宽,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气降涌泉。 练功势:沉膝,屈膝不超过足尖,双手缓缓向上提,提到膻中,成立掌,手指微曲,掌根收,五指弯曲相对,掌根相触,气升足跟,发气命门,向全身辐射,贯注全身,劲力凝聚在两掌,目光凝视在指尖。当静练15分钟后,双掌微微进行上下升降,速度慢、幅度小,指尖高不超过鼻尖,升降共49次,收功。若继续下去,依然作静练,若产生震动,双脚步子可放大,以固下盘。(附图四) 收功势:双掌合十,(即掌心合实),全身放松,顺气。分掌在两侧下按,降气,将余气降入涌泉。 作者评点:气发命门,向全身辐射,双手、双足聚而不发,当两手掌微微升降,而产生气机压抑感和鼓荡力,促使内气进一步激发,产生保护你。尽管练气者内气旺盛,但聚而不发,一发即收。主为练气,属练气型。 三、发射型(又称内气外放型),以训练内气外放功能为主。这是在内气充盈、经络畅达的练功基础上进行。有的是练气后外放,用意念调动内气,经过自身的经络、穴位,向外发射;有的边采边放,即外气内收、内气外放同步进行。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过分的追求。患病者,尤其是高血压、头昏病者禁练。是气功师必修的功法。 1、乾坤双剑桩 此桩势主体内气外放,内气外放同外气内收同步进行,以激发三阳经络之气为导引,手三阴经脉为通道,边采边发,既能出内气外放功能,又能进一步疏通经络,壮大内气。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比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练功势:左脚成实步(男左女右),右脚尖向右移出,成虚步(左右脚成丁字型)。左手先向上提,左手虎口跟耳平,大拇指无名指小指扣环,中指食指合并向上挺。右手臂向侧前平伸,右手虎口向上,大拇指无名指小指扣环,中指食指合并向前挺,练功势成。接着头向左,双目凝视左手,有意识收天宇之气光自竖立的箭指进,从劳宫穴进,入膻中。数分钟后,转颈头向右,目视右手前挺箭指,将左手收入的天宇气光从右手箭指射出,边采边放,从左手到膻中达右手箭指出,源源不断,也可左右手调换练。每次时间20分钟即可。(附图五) 收功势:撤去丁字步为两脚平行步,全身放松,分掌在两侧下按降气,余气降入涌泉。 作者评点:此桩势采的是天宇气光,发的是天宇气光,在传导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经络之气。在内容上以手三阴经脉作通道,食指中指作发气穴,主练的是发气,属内气外放型。 2、乾坤怒熊桩 此桩为静桩动练,取其山野老熊被激怒之势,举掌推出,沉稳有力。练习本动桩,能使内劲深厚。注意力出肩井出,劲从曲池发。力从肩井出,则能含胸拔背,身正步稳;劲从曲池发,则能必活松圆,掌力如山。内气如同浪涛一层高一层,最后发出时,聚排山倒海之势。练此功,可壮臂力,强内劲,练成后,以强劲内气作远距离治疗,可攻体内顽症。 预备势:头平正,身正直,两脚平行略宽于肩,两手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沉气,气降涌泉。 练功势:足跟后蹬,脚尖内扣,成内八字形,含胸拔背,沉胯竖腰,俯掌于腰胯,顺气降气,从头降至足。双掌从腰肋间往上提起,高至膻中,立掌,掌心向外,四指向上,大拇指对准云门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属肺经)。接着足跟后蹬,五趾抓地,两腿内旋,提肛收腹,气从命门升,至大椎,伸向左右两肩、两掌,十指贯气,气达劲足,鼓气蓄力,徐徐向前推出,边推掌根边向外移,四指并拢挺直,大拇指外分,由内向外旋转,肘伸,指尖相对,双掌整个掌根接小指,尤如拱桥形。注意头勿低,身勿倾,力求手掌侧,肘直,两肩平。接着五指端慢慢向左右外旋,恢复立掌,屈肘,聚力而收,收掌下沉,仰掌护腰。(附图六) 收功:内八字脚型改平行步,放松身体,仰掌化为俯掌,沉掌下按,顺气至涌泉穴。 作者评点:此桩势主练内气外放,以手足之阳经络之气为主,调理气机 ,蓄聚而发,属内气外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