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菜场里的烟火气


  朋友们好。
  昨天我合伙人给我发了微信,他在美团上叫了早餐,一根油条5块钱,他很感慨,他说他印象中几年前油条才5毛,可能他说的这个几年前应该至少是10年前了,甚至可能是20年前。当然美团上的油条多少会贵一点,如果直接去早点摊买油条,差不多2块比较平常。
  我和他说,我们觉得已经挺接地气了,但也仅仅和蜗居在办公室里的那些年轻人相比,其实人间烟火我们并不够了解,去菜场看看,会更有感觉。
  七八年前,那时候家里还没有阿姨,每到周末我常常下厨做饭,那时候还没有盒马和叮咚买菜,一般会去家附近的菜市场转。
  我挺喜欢逛菜场,这和在超市里买菜感觉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家附近有一个超大的菜场,面积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经常见到的社区菜场,我没有查过资料,但可以肯定这个菜场的规模应该在上海都数得上号,感觉这里更像一个蔬菜肉品批发市场。
  最近几年自己变懒了,也因为有一个会做饭的阿姨住家,除了去年疫情期间做了一段时间的饭,好久没有下过厨了。
  一周前的周末无所事事的我骑车去转了家附近的菜场,如果你问我做什么会比较放松,逛菜场应该是其中一件。
  最近好几个月,猪肉价格一直在持续下跌,相对应的龙头股票价格也一直下行,但我们真的对猪肉价格有感么?如果常常去菜场买菜做饭,应该会有强烈的感知,从20多块跌倒不到10块一斤,所谓的猪肉自由也就实现了,每一个常去菜场的人他们会知道每天青菜、猪肉、西瓜价格的波动,会知道最近哪里闹了水灾或旱灾,导致了产品减产甚至断货,因为大部分人每一天花多少钱买菜或买肉,每个月在吃饭上花多少钱都或多或少是有计划的,这就是最朴素的恩格尔系数的体现。
  我们活在城市里,大部分人的生活被规定在家和单位以及这两者间的通勤路上,其实对一年四季的变化的感知,对和我们生活、身体有关联的气候节气的理解很浅薄,为数不多的感受是来自于时令食材,比如春天的芦蒿、春笋和香椿,夏天的小龙虾,秋天的大闸蟹,冬天的冬笋等等,我觉得我太缺乏生活了,所以当我想说一年四季的时令蔬菜和食物时,脑子卡住了,能立刻想到的不多,但一定有很多。
  这个菜场里有好多店家的孩子们就在摊位前看动画或者玩耍,他们的所有儿时记忆都是这个熙熙攘攘和忙忙碌碌的菜场,也许长大了他们还会继续在这里继续卖菜、卖肉或者卖豆腐,这至少是一份非常稳定的生意,大部分卖菜的商户都是外地人,比如安徽和苏北人,十几或二十多年前他们就来到上海,一直做这行,一直到他们的孩子成年继续下去。
  前不久我们和自嗨锅的创始人交流,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到不同城市的菜场去逛,哪怕住在酒店,早餐一定不会在酒店吃,菜场里或者旁边吃的是最好最地道的,因为食材最新鲜,做法最地道,价格最亲民,食客也是最挑剔的。
  在这里可以获得太多被忽略掉的市井信息,比如知道大部分人对价格的敏感,他们如何挑选食材,如何彼此竞争,如何做回头客的生意,如何在赚钱的同时还要照顾未成年的孩子,如何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一代代的生存下来。
  有时间大家去菜场转转,讨价还价之中还是挺有乐趣,也会让自己放松下来。
网站目录投稿: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