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是1951年5月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在上海《亦报》上连载的一部中篇小说。文中描写女佣小艾在旧社会受尽压迫,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生活的故事。 《小艾》故事梗概 女主人公小艾从小就被卖给上海一个大户人家做婢女,那时候还很小,她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家在哪里,也没有名字,因为被卖到席家时,正是快要过端午节了,端午节以艾草避邪,所以席五太太便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艾"。 小艾就成为侍候席五太太的丫环。自从跌进席家这个火坑,她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席五老爷景藩是一个冷酷、自私、专横而又挥霍无度的人,除了五太太这个续弦外,还有姨太太,因为有了姨太太,五太太失了宠。 所以五太太身份虽然是太太,但在席家她却是一味做小伏低惯了,见了席老爷自然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对宠擅专房的三姨太太也不敢得罪,就连对自己房里做饭的陶妈她也得赔着笑脸,五太太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最无足轻重的牺牲品,她有气无处出,于是小艾就成了她的出气筒。 小艾也是席家一家人的出气筒,不管谁,高兴起来都可以打骂教训她。她除了服侍五太太外,还要服侍陶妈刘妈,烧洗脸水一时未好,便被陶妈劈脸打个耳刮子。五太太只要连叫她一两声没有立刻来到,就要动手打她了,用鸡毛帚掸抽她,或罚她跪在地下,无论家里什么东西打碎了,反正总是她的错。 小艾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沉默,呆滞,面无表情。后来小艾随五太太到南京,除了受五太太、三姨太的欺负外,还要受到席景藩的暴虐毒打。席景藩在一天晚上奸污了她,小艾怀了身孕。五太太听了气得活都说不出来,不由小艾分辩便迎面没头没脑地打过来,她只恨两个胳膊气得酸软,打的不够重,拿起红皮底的鞋子往小艾脸上抽。 三姨太担心小艾如果生了儿子危及自己的地位,也找到五太太这里,照着小艾肚子上猛踢。席景藩本来是存心玩弄小艾,由众人打去,他也不理。终于小艾被打得小产了,她病倒了,谁也不理她,也不给她看病。 她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席景藩五太太三姨太以及这家所有的人:"根本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拿她当个人看待。她的冤仇有海样深,简直不知道要怎样才算报了仇!" 她又随这一家回到上海后,常常想着:"总有一天我要给他们看看,我不见得在他们家待一辈子,我不见得穷一辈子。"后来,她认识了邻家阳台上每天坐着看书的男子。他叫冯金槐,是一个排字工人,也是个"苦出身",现在工厂做工。 他给她讲自己家乡种田人怎样被地主剥削,年成好的时候都吃不饱,遇到年成不好,交不出租,就要受高利贷盘剥,卖儿卖女。两个苦出身的人在一起很能谈得来,渐渐产生了感情。 陶妈家的儿子有根,来上海后追求小艾,小艾也看不起这个势利人家的人,心里只有冯金槐,陶妈也怕自己儿子娶小艾,便撺掇说要小艾出嫁。小艾自从嫁出以后,另是一番天地,她仿佛新发现了这个世界似的,一切事物都觉得非常有兴味,虽然生活还是很苦没钱看病,她被医生判定不能生孩子,还要切除子宫,她领养一个女儿度日,"那是蒋匪帮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春天"。 解放了,医院治好了她患的不治之症,小艾又生一个儿子,她与金槐在一起很幸福,也感觉到现在"物价平稳,生活安定","医院真的是为人民服务了"。冯金槐也非常热心地学习,常常把政治书上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史讲给她听。 小艾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要是听见他母亲从前悲惨的遭遇,简直不大能想象了吧?"小艾在现实中实有其人,现在已经做了祖母。 《小艾》创作历程: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最初是连载在1951年至1952年的上海《亦报》,是陈子善于1987年发现的,陈教授在《永远的张爱玲》中《〈小艾〉的发现与创作背景》中介绍了这部小说的创作的基本情况。与《十八春》连载时边写边登不同,《小艾》是张爱玲构思多时,一气呵成后才交《亦报》付梓的,因为她觉得"《十八春》写到后来,明明发现前面有了漏洞,而无法修补,心上老是有个疙瘩。所以再要给《亦报》写的小说,非待全文完毕后,不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