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演递第六章岁月坎坷


  第六章 岁月坎坷
  一.
  童展鹏被送去劳改,未知归期;阮仙又不辞而别,离开了福绵,淑娴觉得自己这个家完全散了架,精神崩溃,日日以泪洗脸。一下子老了十多年似的。邻居婶母妯娌都纷来安慰,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乡邻们都纷纷议论,童展鹏写反动标语犯下弥天大罪,内中定有冤屈,只是苦于掌握不到可靠的证据,无从下手替他申雪,爱莫能助,只好望天兴叹。正当众人感到无望时,发生了出人意外的情况,尹自清竟向一位邻居透露了他诬陷童展鹏的经过:   尹世雄为夺取阮仙而做倒童展鹏,挖空心思设计把童展鹏定为反革命分子;只有反革命分子是政治犯,可以判重罪,于是考虑从写反革命标语入手。尹世雄找尹自清交待,要他我仿照童展鹏的笔迹伪造一张反动标语,把童展鹏打成反革命;事成之后尹世雄帮他搞手续转为公办教师。尹自清当民办教师多年都未重转正,教学任务重而工资很低。尹世雄许愿为他转正使力,但须以替他伪造反动标语作交换。尹自清在尹世雄的引诱下,干了伤天害理的事。那次在大队部写标语,尹自清把童展鹏写的一张标语偷偷留下拿回家,用另一张纸在童展鹏写的这张标语上,十分用心地按童展鹏的笔迹照写下来,写好"林彪副统帅万"六字,最后一个"碎"字没有现成的可填,尹自清就反复揣摩童展鹏的笔势和风格,一连写了十多个"碎"字,最后选用一个仿写得最逼真、最像童展鹏写的"碎"字补上,终于完成了"林彪副帅万碎"这标语的制作。   鉴于尹世雄己被法办收监,自己又受不住良心的拷问,尹自清才敢于把尹世雄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乡邻们从尹自清口中得到了这一天大的证据,马上把童展鹏的冤情找吴用恒写成材料向县政府控诉。尹自清作为证人在申冤材料上签字画押,还有五十多位各姓村民具名   按手模作担保。县人大常委会指定县法制局办理此案。   尹世雄的良心终究未被狗吃掉。服刑在案的尹世雄在办案人员向他调查取证时,如实交待了自己的陷害童展鹏的事实,与尹自清所揭发的资讯完全吻合。童展鹏无辜服刑一年,便   获无罪释放。   童展鹏一踏进家门,立刻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窝坍陷,面色蜡黄,气息微弱,两鬓枯槁。床前的桌子放有一壶开水、一只碗以及淑娴服用的药。童展鹏放下行李来到淑娴身边叫了声"妈";可是淑娴没有反应。童展鹏捉起母亲的手再叫声"妈",淑娴仍没有表情。当童展鹏摇了摇了摇淑娴第三次叫"妈,我是阿鹏"时淑娴才定睛细看,审视良久。她根本没有想到儿子会回来。在她的意识里,儿子在遥远的劳改场里干苦役,骨瘦如柴,永远回不来了。当她当睛仔细审视眼前的人确实是亲骨肉时,便努力要撑起来。童展鹏轻轻地按了按母亲肩膀不让她起来。童灵不在家,上学未归。   一会儿,淑娴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骨碌便坐了起来,童展鹏连忙把她扶住。淑娴该服药了,指指桌上的药。童展鹏从药套中取出一次药,又斟了温开水给母亲送服。服了药后,淑娴的精神好像好多了,终于说:   "啊,真的是你回来了。回来就好。"   尹自清听说童展鹏回来了,第二天便登门拜访,向童展鹏赔罪。他在童展鹏面前无限愧疚,恭恭敬敬地说:"   "展鹏老弟,很对不起你。是尹世雄教我照填你的手迹伪造反动标语害你,现在我来当面向你认错和请罪。"   尹自清当面向童展鹏认了错赔了罪,得到童展鹏的宽恕和谅解,感到内心的愧疚稍为减轻了,一改往日的病状,说话口齿伶俐多了,面上也渐渐恢复了血色。一天,他在福绵街上碰见了童展鹏也来赶集,就拉展鹏到一家大排挡吃炒粉,尹自清请客。童展鹏推却不过,和尹自清一起吃了午餐。尹自清再次向童展鹏赔礼道不是,并深有感触地说:"做人要讲天地良心,不要做伤害人的事。做害人的事会有报应的。我害你去劳改,马上生了一场大病,差点见不着你了。"童展鹏也发表了议论:"人世间什么心肠的人都有,我虽然不信报应,但我总是坚信做坏事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尹自清面色凝重,十分自责。"展鹏,我真的对不起你,害你受了一年多的苦役。"童展鹏不介意地说:"我得感谢尹世雄呢,不是因为劳改,我就不可能走出福绵,也不会认识那么多身怀绝技的狱友。"尹自清问:"你在劳改场里学到了哪些绝技?"童展鹏说:"我学到了捕山鸡和抓狐狸的绝招,还学到钓乌鱼和绵鱼的技术。"   二.
  童展鹏回来不见阮仙,自然要问清楚她的下落。淑娴告诉了他,阮仙已回湖南老家投奔亲人去了。一提这事,淑娴不免有点伤怀。童展鹏心里十分痛苦,说:"命运的安排,谁都抗拒不了,顺其自然吧。"母亲又告诉他,阮仙回原籍后,写来了两封信,一封给淑娴,一封给展鹏。在给她的信中,阮仙说了许多感激童家养育之恩的话。还说她原本打算安心在童家做个好媳妇,一辈子孝敬淑娴;谁知事与愿违,身不由己。那封写给童展鹏的信,她收藏起来,留待童展鹏劳改期满后回家看,但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想不到童展鹏这么快就回来了。她赶忙把藏在柜橱里最深处的信取出来交给童展鹏。童展鹏马上拆信开读:   亲爱的鹏兄:   我这能这样称呼你了。料你打开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已是你刑满释放回家了。这段漫长的岁月已经熬过,时势必定起了巨大变化;但我想像不出此时你家是何境况,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不知该写些什么话来安慰你。   十分对不起大姨和你。我辜负了你们的期望。我选择了不辞而别、偷偷逃离,是因为   我已丢尽了面子,没意思,也没有勇气在福绵再待下去。想起在你家生活时,虽不富裕,却十分温馨。姨的爱护、你的关心,使我萌生了在你家长住下去的初心。我本想与你做一对平凡的夫妻,过一辈子平静生活,有亲情的抚拂有道义的匡扶就够了,谁知还会被为奸诈之人假借公权强迫个人感情的选择,到头来尊严尽失,不得不离开你,远走它方。我俩做不成夫妻了,但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见面时才详谈别后的情景。   致你   健康长寿!   曾经与你心心相印的仙泪笔   公元一九七零年九月五日   童展鹏读着信流着泪,流下来的眼泪把信笺滴湿了。读完信,久久地凝视挂在墙上镜框里的那帧阮仙的放大了的玉照。阮仙离去,他没责怪她、怨恨她,只在心里徒然生出了万分的孤独和深切的惆怅。她的眉眼,她的笑靥,她的温柔体贴,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现在,她永远不在这个家了,永远不能与她做夫妻了。想到这一层,心里就酸溜溜的,感到无比伤痛,伤痛得快要停止呼吸。别了,阮仙!   一晃数年,童展鹏把失去阮仙的伤痛,转化为对母亲的孝敬和对妹妹的关爱。口粮虽少,童展鹏每餐都交待母亲要吃饱饭,或者自己动手用笊篱从锅中捞出干饭给母亲和妹妹吃,他自己吃粥,多吃杂粮和蔬菜。村野的溪流中有塘角鱼,童展鹏在夏秋季节的傍晚,到小溪去抓塘角鱼。童展鹏每次去抓塘角鱼,先把蚯蚓挖出来,用麻线一条条串起来,再把串起来的蚯蚓束成一束,然后缚在一支竹竿顶上。童展鹏把缚着的蚯蚓伸入溪边的水草丛中,塘角鱼来咬吃蚯蚓时,就把死死咬住蚯蚓的塘角鱼往预先放在岸边的网兜里一拽,塘角鱼就落在网兜里了。这塘角鱼肉质细嫩,很富营养,童展鹏把抓回来的塘角鱼,煲粥给母亲吃,碰上好运气,一晚可以抓上两三斤。   童展还利用生产队放假的闲暇上山挖山薯。这山薯生长在荒山野岭上,挖回来煮了吃,肉质细滑,口感非常好,而且又富营养。把山薯去皮切片晒干再经炮制加工,变成了中药   淮山,淮山药用可治节利水。有一处叫杀人窝的山谷,长着一片原始山林,树木高大茂盛,藤蔓缠绕,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光顾。听老人说很久以前就有贼匪在这里结寨扎营,他们把打家劫舍得来的金银珠宝运回这里埋藏,把掳回来的富家大少爷用铁锁链在大树底下,等候他的家人交纳钱财来赎回。一些人家没能交上高额的租金,被劫持来的大少爷便在大树底下慢慢死掉。因此,这里树下的荒草丛中白骨累累,阴雨天还传出野鬼的哭叫声。这荒山老林阴森可怖,极少有人涉足。这里的山薯不但长得多,而且长得好,童展鹏只挖半天就挖得一百多斤。再有这里因为没有人迹,狐狸和山鸡都当作了天堂,而且不怕人,见到童展鹏还向他逗乐。还有各种狐狸和各式山鸡,叫不上名称。市集上的猪肉买不起,童展鹏想到捕狐狸代替猪肉。   童展鹏怕恶人却不怕恶鬼,他常到杀人窝来装机关捕狐狸。在劳改场改造时,有一位狱友给他画了一张叫做仙人锁的捕狸器的图,他拿着这张图去镇上的铁匠铺,请师傅照着打造了三副仙人锁。吃完晚饭,童展鹏带上仙人锁,挎了一支三节电池的电筒走十多里山路,来到杀人窝,布好仙人锁之后回家睡上一觉,第二天四点便起身打着电筒来到杀人窝收仙人锁。仙人锁有时锁住了果子狸,有时锁住的黄鼠狼,运气好时可捕到一头黄猄。捕住了狐狸,把皮剥下来拿去供销社收购站卖。狐狸肉则用一只大砂锅炖了,配入陈皮八角草果,非常美味。   三.
  福绵经常有难民流浪过境。听老人说,难民过境自古就有。人们所说的难民,是一些操北方口音的农民,衣着破烂,三三两两,有的是一家子,带着简单的行李,上门入户,乞钱讨粮,得钱更好。后来就有人发表议论,说北方的农民历来都有乞讨的习惯。北方只种一造麦子,农事完毕剩下半年时间怎么打发?便想到外出流浪乞讨。乞讨的人装出可怜巴巴的样子,说着可怜兮兮的话,伸手问钱问粮。有人开玩笑说,难民靠乞讨发了财。他们把乞讨得来的物品换成钱币,寄回家里,盖新房办酒席。   乞讨发了财,听起来有点诙谐,但是难民流徙确实是有难而来。自然灾害会使百姓离乡背井,流离失所,从老远的北方走来,自有他们的难处;而且,乞讨是丢人的事,谁肯舍得不要面子伸手向人乞求施舍?所以,对乞讨的人还是报点同情心为好,能帮人时就帮人。   一天各家各户正在吃午饭,童展鹏家进来了一家三口难民。三个难民中,一对老者是夫妻,都五十开外了,还有一位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他们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一路风尘,显得又饥又渴。难民操的是安徽口音,用一只粗糙而且皱裂的手从行囊中取出一支钵儿,颤抖抖地向童展鹏求乞说:"今天走了半天,没吃到一点米面。行行好,给碗粥吃吧。"童展鹏看出他们不像专门行骗的乞讨者,马上放下碗筷,搬来凳子,让他们在饭桌边坐下。这顿午饭童展鹏一家正在吃山薯与糯米合煮的饭,淑娴去橱中取出三只大碗,准备给三位难民盛饭。   难民姑娘的实际年龄是二十岁,可能是因为贫困缺乏营养的缘故,身体枯干,发育不良,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她还坐定,便昏倒了。她的父亲赶忙把她扶住;她的母亲戳她的人中,按摩他的脉门,拍她的胸口。淑娴也着了慌,急急支使童灵去把村中的一位专门从事艾灸的婶母请来。老妇人来到,指挥大家动作,叫人帮她点燃一支香,自己从佩戴在腰间的小布袋中取出一只小竹筒,扭开小竹筒,再从小竹筒内抠出一指头大小的艾绒捻成小条,向香火点燃,然后一一灸那姑娘的穴位。从头顶到脸面,从身躯到四肢,依次而行。一会儿,那姑娘终于从昏睡中悠悠苏醒,在座的每个人都松了一口大气。   姑娘是饿昏的,因为今天没吃到一点饭食,只舀路边的井水充饥。姑娘神智完全清醒,而且状态稳定之后,淑娴给三个难民各盛了一大碗山薯米饭。童展鹏一家三口与民一家三口一起齐用餐,吃得津津有味,。   难民一家在童展鹏家住了十日,童展鹏母子把他们当做亲戚招待,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煮给他们吃。老难民说她家住安徽唐县,家乡遭了特大洪水,家被洪水冲垮了,一无所有,领了政府的救济,还解决不了问题,一家人只得出来流浪过日。   难民要走了,向童展鹏一家道别。淑嬷从米缸量了五斤大米给他们;童展鹏从衣袋里掏出五元八角送到老难民手上。老难民一家连连点头称谢,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童家。出门走了一会儿,只见老难民一家三口又折了回来,童展鹏不明他们还缺什么,等候他们开口要。只见老难民夫妇进门便双双向淑娴下拜。男老难民说:   "感谢你们的大恩大德。你们真是世上少有的好人。我们有一个请求,我们请求把闺女留下来给你家做媳妇,请求你们一家一定接受我们的意愿,一定!"   淑娴感到突兀和不可思议。两家素不相识,一眨眼便成为亲戚,令人始料不及。淑娴伸手把老难民夫妇扶起来说:   "你们先起来,到底行不行,坐下来慢慢商量。"   女老难民说:"我们是真心实意的要把闺女送给你们做媳妇。我看得出来你们是积善人家,把闺女托付给你们我们放心。如果你不答应我们,我们就一直跪下去。"   淑娴说:"婚姻是人生大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我们商量商量,你们先起来。"   童展鹏与淑娴把老难民夫妇扶了起来,送到椅子上坐下。   淑娴又留老难民一家住下,心里盘算。老难民愿意把自己的闺女送给她做儿媳,真真是好事。童展鹏也该娶媳妇了,自己已到花甲之年,而且身体不好。但老难民说是说了,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一时还拿不准,姑且说:"老哥哥,你只一个闺女,就轻易送人吗?再有,我们这里很穷,只怕耽误了你家姑娘呵。"   老难民拿出了万分的真诚,把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话套了出来:"我们是出来躲避灾荒的,我们都老了,走到哪里是哪里,只是闺女跟着我俩到处走总不好,而且,女孩子总有一天是要嫁人的,要离开父母出嫁。你家后生不也要成家的吗?我们看得出来,你们是耕读人家,人心善良,我俩心甘情愿把闺女留在你家做媳妇。如果闺女得到安顿有了着落,我们两人就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无憾了。请你收留我们的闺女吧!"   这样,老难民夫妇又在童家住了一个多月,童展鹏母子接受了难民的恳请,结成了亲戚。淑娴对老难民夫妇今后的生活放心不下,要留他俩在童家共同过日子。老难民夫妇坚决不肯,接受了童家的一些赠予,又踏上了漫漫的乞讨之路。   四.
  尽管童展鹏夫妻百般周到地孝敬和照顾淑贤,毕竟是岁月不饶啊。她的身体随着年岁的增大而愈见虚弱。她常说自己的右边头痛,有时痛得睡不着觉。童展鹏多次送她到福绵医院留医,但好了又复发。一天淑娴把藏在柜橱抽屉里的一包东西拿出来交给展鹏,这是童庆如的数学论文遗稿,郑重地嘱咐说:"这是你爸爸一生的心血,也是你爸爸的命根子,你要小心保存,不得丢弃;留存后代,看看后代子孙有谁用得上。"童展鹏连连点头应诺。   中午,童展鹏与妻子惠珍从田间劳作归来,习惯地向下厨的母亲打招呼:"妈,午饭做好了没有?"没见母亲回答,厨房里一点响动没有。童展鹏心生怪疑:"日久已不出户的母亲,今天她去了哪里呢?"当他们两人进入厨房寻找时,立即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只见淑娴跌倒在灶边,已经奄奄一息,不能说话了。童展鹏和惠珍赶忙把母亲抬回房中,放在床上,给她喂水,又按摩手脚,然后吩咐惠珍看护,自己赶去福绵医院请医生。一会儿医生来到,立即施治。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她的心跳,又仔细把了一会脉搏,接着又翻看了她的眼睛,最后神情凝重的说:"我只能尽力而为了。"医生从药箱里捡了一些药片,交代服用的方法,又从药箱里取出一些针水,给淑娴注射了一针,就离开了童年。这次,淑娴经打针又吃药后,病情有所好转。   又过了几天,把同淑娴把童展鹏和惠珍叫到面前,眼睛噙着两颗泪滴,说:"我没有照顾你好爸爸,也没能力帮你们做事了。望你两人恩爱和顺,掌好这个家……"说着说着,话音渐渐低微,听不到了。她昏厥了。童展鹏叫惠珍在家看护,自己又赶去福绵医院请医生来救急,可是淑娴在等待医生到来的那段时间里,心脏已停止了跳动。她带着对家人的眷恋,留下许多遗憾,藏着那个秘密-阮仙怀了童展鹏的骨肉-始终未向任何人告知,就离开了人世。童展鹏一边啜泣,一边向医生询问母亲犯的是什么并症;医生告诉他,凭他的行医经验,他判断是心肌梗塞。童展鹏兄妹一起扑到母亲身上,放声大哭。   邻居的兄弟叔伯婶母妯娌听到童展鹏家的哭声,都赶来看望。当他们知道是淑贤去世时,都心情沉重的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他们为淑娴的去世而叹息,因为淑娴逝世时,只有不到六十二岁。就凭淑娴本身来说,虽然儿子展鹏结了婚,有了惠珍儿媳,会使她的心结解开了一半;但毕竟未见孙子出世,能抱孙,没过上外孙绕膝的天伦乐叙生活,总是她最大的遗憾!童展鹏想到母亲一生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在童家一直过着穷困清苦的日子,觉得十分内疚。又想起母亲逝世,家中没钱没粮,不知如何打理后事为好。他百感交集,泣不成声。   童姓族人都自动来帮童展鹏家料理丧事,没有棺材,族人中有几位合捐了四块半寿板,由两位会做木工的弟侄做成棺材,染上红色,文济时分别在棺头和棺尾写上一个"福"字和一个"寿"字。因为反对迷信破除四旧正在风头上,没有人提出给淑娴做道场的建议,一切从简。没有和尚诵经念佛,没有道士做斋打醮。为了向淑娴表示告别,在灵堂只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在淑娴的灵位前摆放牲醴果脯之类,作了一番祭奠。族人纷纷向淑娴作揖告别。祭奠完毕,撤去灵牌,收起祭品,接着,八名大力把淑娴的灵柩抬离灵堂,抬出大门,走过田野,走上福绵江堤。附近村庄的村民都站在自己的门口和屋檐下观看,目送这位福绵中学前校长的夫人,应召瑶池,走向天国。西坡村的童姓族人一百多号,组成了一支送葬的队伍,跟着淑娴灵柩后面一步一步走。当灵柩被抬上山岗,走向墓地的时候,送丧的队伍才停下脚步。   七天之后满了第一个七期,童展鹏给远在广州,且从未谋面的舅父周洪坤寄去了一封信,信中郑重地告知母亲去世的噩耗。   童展鹏在信中首先写道:   慈母虽然病起紧急,但我们做为子女也及时找医生来救治。医生说病是心肌梗塞,致使母亲短时而逝。我们听了只好悲噎吞声。犯这种病,除非总统和国王有条件救治,至于平民百姓,只好听天由命了。"   童展鹏接着写道:   "母亲一生,穷困潦倒,居无日安;我们兄妹二人亦知奉养致孝,百般爱护,极尽做儿女的责任,指望她长命百岁,无疾而终。可是人算不及天算,上帝吝啬,只给他六旬生年,我母一介草民,无功无德,上天给她这个寿年,我们也认了。"   童展鹏又写道:   "操办母丧大事,家财倾尽,却还是薄葬。感谢族中父老兄弟相助,以使她入土为安。"   童展鹏最后写道:   "由于经济拮据而又道途遥远,母亲逝世这件大事,不能躬身到舅父面前跪禀,有失制体礼仪,诚望舅父大人多多恕谅。"   五.
  淑娴去世后的第七个月,童展鹏当了父亲,得了一个儿子;第三年,惠珍又为他生了一位千金,这样,既为人夫,又为人父的童展鹏,养家糊口的担子更加沉重了。童展鹏把从山上捕回来的果子狸用笼子养着,喂点红薯和果类,一些舍不得杀来吃,居然能养活很长时间。更有趣的事,有一只母果子狸,居然产生了两只小狸崽。小狸崽在母狸的养育下,慢慢长大。童展鹏把从山上捉回来的一窝小山鸡,随便丢在一间房子里喂养,四面装上开窗,用竹丝网网住窗,平时喂点玉米、碎米和白蚁。过了几个月,小山鸡居然长成了大山鸡。这样一来,童展鹏有了灵感:人工饲养山鸡和狐狸。   广州的表哥来了一封信,要童展鹏去广州玩一次。舅父年近七旬,尚未见过外甥童展鹏的面,很想在有生之年见上一次。童展鹏想及父母双逝,一直丁忧在家,未曾向舅父当面拜陈父母生前旧事;现在趁着表哥来信邀约,更应该走一遭才对。去是应该,但自己的荷包羞涩,不够去广州的路费。于是童展鹏向族中的兄弟,筹借了几十元钱,就从福绵车站上班车,坐了一天一夜去广州探望舅父一家人。童展鹏对于陌生的广州,打算尽兴游历一番,玩个痛快。   每天,童展鹏吃了早餐便去游览广州的街头。乡下人进城,什么都感觉新奇,眼花缭乱。最新奇的,是第一次见到了狗鼻子蓝眼睛的美国人和皮肤黝黑的非洲裔,那时国门已初开。童展鹏来到一家酒馆,门面十分堂皇,门牌写:醉仙楼。酒楼上是一个大大的"酒"字。门旁立有一块水牌,水牌上用粉笔写有收购果子狸、金钱龟、山鸡、黄鳝等物的字样。借问酒管工作人员,收购果子狸和山鸡是什么价格。酒管工作人员说,见物论价,价格面议,果子狸大约每斤十元。童展鹏听了心里一乐,心想,得赶快回去饲养山鸡和果子狸。   在广州逗留期间,童展鹏参观了雄伟的中山纪念堂,详细参阅了陈列在展厅里革命先烈者孙中山先生的文物和照片,仔细观赏了纪念堂内部巧妙的吊篮建筑结构,还与表哥在纪念堂前面的广场上合影留念。童展鹏还登上白云山山顶,一览羊城的风光景致,远眺白云国际机场的飞机起飞降落。最有兴致的是游珠江。坐在江中的游艇上,击荡着浩荡的江水前进,两岸的景物不断向后退去。高楼林立,鲜花绽放,游人如潮,时而高亢的音乐响起,传出阵阵美妙动听的粤曲,尤其是红线女婉转优美的唱音,令人听了心旷神怡。   童展鹏在广州足足住了十天,也玩了十天,但有许多地方还没游到。舅父打算留他住上一个月,但他不答应。表亲们也热情挽留,但他也婉言谢绝了,他挂念家庭,心里想着家庭事业。他归心似箭,他参观了广州的几个市场,市场上买卖的商品福绵都有出品。市场的行情是,农村来的货物在广州市场十分畅销。他之所以归心似箭,是他看了醉仙楼酒馆门前的水牌。酒馆需要果子狸、山鸡之类,而他家里正好养有。但是,家里养着的果子狸和山鸡的数量还太少,他要赶回家去着手发展果子狸和山鸡的养殖。   谢谢表哥,是他这次邀自己去广州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童展鹏回到家的第二天便开始行动。他用了几个晚上把锯好的木条做成骨架,然后去镇上买回铁丝网钉在木架上做成了四只铁丝笼,作饲养狐狸使用;又在院边用竹子和木柱搭成一个大棚子饲养山鸡。这回,童展鹏把捕到的狐狸和山鸡没杀来吃,而是把他们蓄养起来,待到一定数量,就趁着夜色,偷偷的运往广州向酒馆出售。同样,童展鹏把从山上捉回来的小山鸡放进棚子里喂养,长大后运到广州酒馆沽销。   童展鹏用水缸养鱼也获得成功。   在院子的一角,童展鹏摆放了十二只大水缸,用竹竿一节接一节,连成一条水管,把后山石崖流出的泉水迂回引到院子里,再把引回的泉水分别流进每只水缸中。每只水缸中放养了一定数量的小鲤鱼。薄暮时分,或者朦胧的早晨,撒饲料喂小鲤鱼,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有源头活水又喂足饲料,过了一定时间,水缸里的小鲤鱼已经长大,可以上市了。看着水缸里的小鲤鱼疯狂抢食的劲儿,童展鹏的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再有,童展鹏在夏秋两季的晚上到福绵江里装钓勾钓绵鱼和乌鱼,方法是这样:用尼龙线安装钓钩系在一只竹管的一端,再把一条大小适中的泥鳅的中腰钩在钓钩上作诱饵,然后把钓杆的另一端插进江水里,让吊线上的钓钩钓着的泥鳅刚好贴在水面上。泥鳅在水面上不断挣扎游动,凶猛的乌鱼或者绵鱼看见了便猛扑泥鳅吞食,竟被钩住了喉咙或腮巴。每天傍晚下钩,第二天早上收竿,竿竿都有收获。有时好运,一晚便调住四、五尾乌鱼和绵鱼。为了换钱,童展鹏同样拿到福绵街上去卖。   福绵街的菜市经常跑动着一位外地来的小贩,专门做收购泥鳅的生意。福绵乡下的水田中生活大量的泥鳅,春夏季节的晚上,专门有人捉泥鳅卖。泥鳅贩子每天早上准时赶来收购泥鳅,收到之后马上运到城里出卖。他遇到童展鹏,就一把将他拉住,同他到一家大排档去就餐,泥鳅饭你做东。童展鹏与他素不相识,见受招待,不免客气一番。泥鳅贩子叫他不必,请他吃饭,是想把人工养殖泥鳅的技术和方法教会他,好扩充泥鳅的收购面,拓展泥鳅的货源。泥鳅贩子说,城里人称泥鳅是水中的人参,营养价值非常高,很喜欢吃,市面前景广阔。单靠捉田间野生的泥鳅远远不能满足城里人的需求,这样就得加快人工养殖。童展鹏愉快地接受了泥鳅贩子的意见,表示马上着手养殖泥鳅,不失时机。泥鳅贩子还向童展鹏赠送了一本有关人工养殖泥鳅的小册子。
网站目录投稿: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