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应该是世界上最普通却也是最好的运动了。 美国匹兹堡大学曾对「走路」有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走路的快慢竟然还能预测寿命。 这项研究是基于对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普查,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会相应下降12%。 正常走路速度在0.8米/秒或者可以更快的老年人,他的实际寿命往往要比平均预期寿命长。 0.8米/秒是个什么概念,我们来自然换算一下,假设正常的"一步"大约是45cm左右,那么也就是大约1秒钟走1.5—2步,如果步子小则2-3步/秒。 大约就是10分钟走500米。 你是不是感觉我在瞎说?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动作都能预测长寿? 走路虽然普通,也没法像体检报告那样明确给出身体的各项指标,但也正因为它的"普通",才更容易从侧面反映身体异常。 因为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需要身体的各项配合完成,它能够间接反应出你的骨骼、肌肉、神经乃至心脏系统的健康程度。 走个路,不简单: - 全身60%-70%肌肉群都要参与; - 关节也要参与; - 血液循环系统加速供血; - 走路也是一项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 此外还需要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步伐是比较均匀平稳的,但当肌肉酸痛的时候就很自然地会走不快;在神经系统有问题时,会很自然地走不稳。 真实的步伐是不会撒谎的,除非你故意走慢。 那么 健康成人的走路速度是多少? 虽然走得快不一定能让人延长多少寿命,但起码能反映你的真实身体状况。 健康成年人的走路速度大约在1.3-1.4米/秒,即每分钟70-80米左右则为正常。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一分钟还走不了50米,那么就应该去体个检了。 老年人的走路速度大约在0.8米/秒,低于0.6米/秒属于走得慢,而大于1米/秒则更有可能长寿。 4种姿势 暗示身体异样 1、走路时手臂不摆动 走路时人会自然摆动双臂,左腿迈出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同时右臂自然摆出。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走路不再摆动双臂,那么可能是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 2、内八字 在那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中,有85%的人会有内八字这种走姿。这种走姿与其他的走姿是非常不同的,看起来很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的时候,踝关节外翻。 3、脚掌先着地 正常人走路应该是脚后跟先着地,而脚掌先着地的原因大多数是人的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暗示着,有可能是椎间盘突出或者是中风发作,使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4、掂着脚走路 走路的时候双脚踮着脚尖与肌肉紧张有联系,然而,当脊柱或者大脑受到损伤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需要提醒的是,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多数会暂时出现这种走姿,无需担心,若长期这样,可以去医院检查。 走路快慢仅仅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无需百分百对号入座,也不要为此特意去走得快,尤其是中老年人,无需刻意。 现在十分流行各种"计步"玩法,常常有每天20000步的朋友高居榜首,其实这样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日常每天的活动量大约在6000步左右即可,对于中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的人则适当减少。 健康长寿的秘诀并不复杂:拒绝久坐,保持好心情,再加上管住嘴,迈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