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惠特曼被称为"诗歌之父",由此可见,他在诗歌上的造诣非常深厚,但是他却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诗人,那么,为什么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呢? 为什么沃尔特·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还要从他的著名诗集《草叶集》说起。《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一大名作,这一诗集不仅在内容思想上有所超前,连诗歌的基本格式也被打破。可是改过的格式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大多是长句,加上惠特曼只上过六年学的背景,许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他的诗歌是粗俗的。可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惠特曼虽然上的学不多,可正是因为他早早步入社会,极早了解了生活的疾苦,加上做过书童、报纸印刷、小工等等工作,这都极大的拓展了惠特曼的阅读面和生活经历,而这样才能让诗人赋予诗歌最真挚的感情。 论诗歌内容,惠特曼自从辍学过后就一直与码头工人和车夫这些低等职位的人们一起生活,见多了社会对这些底层人的不平等以及对他们权利的制约,因此他在《草叶集》中写了大量呼吁民主的诗歌;后期的惠特曼更为大胆,甚至将同性之间的爱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这在十九世纪的文学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而那些评论家更是因此对惠特曼褒贬不一。也正是因为惠特曼的思想超前才使得他一直颇受争议。 纵观惠特曼的一生,可以知道他确实是一位桀骜不驯的诗人,他不拘于方正的规矩,富有创造力,并且对世俗有自己的主观看法,甚至不惜牺牲声誉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甚至认为爱是平等的,是可以跨越性别的,这在当时甚至现今社会都是比较超前的思想。如此看来,惠特曼的确打开了诗歌的新大门,从以上种种来说,这也不难看出惠特曼为什么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诗人了。 惠特曼浪漫主义特点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称文学当中的两大主义,作为美国著名诗人之一的惠特曼与浪漫主义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浪漫主义有几大特征,其中超现实主义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而惠特曼的诗歌特点就与超现实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惠特曼基本是靠自己自学而成才,在当时,荷马、但丁等人的文学作品对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者,因惠特曼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可是他却能够自学感兴趣的内容,并对自己的处境淡然看待,这也足以说明惠特曼的超现实主义思想是从那时就出现的。 惠特曼浪漫主义不仅仅结缘于此,浪漫主义的一大特点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极端的情感。在惠特曼的成名作《草叶集》中不仅大胆的以同性之爱作为素材,用词更是毫不避讳。加上他六年级就辍学后来便一直与码头工人、车夫等市井俗人生活,是非观与价值观也已经形成,爱憎比较分明,而具有浪漫主义的人大抵都有爱憎分明的特点,故此惠特曼浪漫主义不仅仅是机缘巧合,更多的是与成长环境有关。 另外,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一般都非常强烈,这一点与惠特曼的写作风格以及他自己的爱情是完全符合的。虽然惠特曼极力洗清自己的性取向,甚至向外界透露自己有情妇和私生子,可是后人还是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了与惠特曼相识相恋并且一直携手走到最后的同性伴侣——马车夫皮特,这足以说明惠特曼情感的专一。惠特曼浪漫主义并不完全是巧合,除去无法选择的成长环境,更多的其实是他自己对情感的尊重与专一的特性造就了他的浪漫,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留下著名的诗集以供后人欣赏。 郭沫若与惠特曼有什么关系 郭沫若是中国一位十分著名的诗人,惠特曼是美国人,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被称作"诗歌之父"。郭沫若惠特曼两人是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人,唯一的相同点是二人都是诗人,那么二人又有何渊源呢? 众所周知,郭沫若是当代中国的诗人,而且对文学和历史有着十分深刻的学术研究。由于他出生的时代的影响,他更是一名革命家。而惠特曼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开创了自由诗歌的格式,一生执着于自由与民主。郭沫若惠特曼的渊源则要从留学于日本的郭沫若第一次接触到惠特曼的诗歌说起,当时是1919年,日本当地民众为惠特曼举行了一次庆祝其100周年诞辰的活动,并掀起了一股文学潮流。留学于日本的郭沫若当然也受到了影响,他在这种新兴式的诗歌热潮下创作了堪称顶峰之作的《女神》。此后,在郭沫若的诗歌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惠特曼诗歌的影子。 他们二人出生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对自我的强调与要求却十分相同;二人的诗歌也都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另外二人在诗歌中都极力弘扬民主的精神与思想;甚至在诗歌的意象上,两位也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将海比喻为人生,将海比喻为世间万物,用海象征人类文明的变迁。自然,有相同也有不同,离现今更近的郭沫若诗歌中,一直强调着改变现实生活和社会,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郭沫若的诗歌更加偏向于改变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的宣扬。因此,郭沫若诗歌中对革命的宣传是惠特曼所没有的。虽说郭沫若受惠特曼影响,但二人所受的文化不同,诗歌创作的思想也必当不同! 沃尔特惠特曼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创造诗歌的自由体上确实是前无古人。 沃尔特惠特曼并没有上过几年学,因为他排在九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二位,而那时候他的家境正处贫穷的时期,所以他不得不在六年级的时候就辍了学去当个小学徒。在学徒期间,沃尔特惠特曼做过印刷、也卖过报纸。在沃尔特惠特曼16岁那年,他开始在一所乡村学校当老师,之后他在故乡办了一份名为《长岛人》的报纸。 沃尔特会特曼对空想主义十分感兴趣,他的童年经历和后来在乡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无一不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29岁那年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因其十分喜欢但丁、荷马的作品,所以他的这部作品中也有一些这些作家的影子。 沃尔特惠特曼在南北战争时期主动请缨去照顾受伤的战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日夜悉心照料他们,与此同时,他利用抄写文章来补贴生活费用,节省下来的钱也全部用在这些将士们的身上,战争结束后,这些人仍旧与沃尔特惠特曼有所联系。沃尔特惠特曼的人道主义在这一举动里得到了彰显。 沃尔特惠特曼在他54岁时不幸患上了瘫痪症,写作能力也因此消退,停滞不前。沃尔特惠特曼晚年郁郁不得志,也只是偶尔写写诗歌文章。直到1892年,这位开启了自由诗歌的先锋人物,也永远的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