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时容易被忽略的误区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学习生活规划
  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计算机以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英语更上让我们无处不体会到它的重要,因此,在大学的学习规划上,我将这两科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习的同时,还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大学一年级:了解大学年活,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了解大学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以后就业所需要的证书。
  大学二年级: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计算机应用2级考试;熟悉掌握专业课知识。
  大学三年级: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尽量多体验兼职,积累工作经验.
  大学四年级: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充分准备。
  2、近十五年的目标
  2009-2012年: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2013-2019年:贮备资金,积累经验;
  2020年:了解市场行情;
  2021年:筹划资金,办理相关的手续,准备建立公司;
  2022年:拥有自己的公司
  3、求职计划
  (1)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
  (2)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是注重的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在注重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变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还要在大学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但在其过程中,要懂得总结经验。
  (4)一定要在大四之前把简历制好,留下更多的的时间来找工作。
  (5)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级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结束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这里,这份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这个规划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生"是指活着的意思,"涯"泛指边际。"生涯"是指人的一生,或指个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也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职位。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容易被忽略的误区!
  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似乎还是"懵懵懂懂",甚至还有很多理解偏差,一不小心就成了发展的"绊脚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是个比较"玄学"的话题,可能1000个人会对它产生2000种看法。
  比如说,有的人觉得职业规划就是扯淡,社会变化这么快,计划赶不上变化,根本没法规划;还有的人觉得规划很重要,然后就心理盘算着每年能涨多少工资。
  那么职业规划到底要不要?如果需要又该怎么规划?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篇文章也讲不清楚,所以本文反过来探讨这个问题: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有哪些误区?或者问,有哪些职业规划理念是错误的?
  告诉你职业规划中的八个误区,为你扫清职场发展障碍。
  一、错把理想当目标
  理想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结果的最终表现,在职业上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表现为是某个具体的职位,如你的职业理想是人力资源总监,那你要干的人力专员,人事主管等职位就是实现你职业理想的职业目标了,而很多大学生却只是着眼于职业理想,而不去实现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那职业理想也就无从实现了。
  这就好比你要盖十层楼,但在真正的执行时你却不想盖前九层,你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在你么梦想十层时你的梦也就从而落空了。
  所以说,在大学生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理想,如有的人希望成为明星,成为科学家,成为世界首富,成为国家主席……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理想,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是世界首富的,国家主席的。(除极少数的外。如英国,即使是继承的,那他的先辈也是白手起家的,而其后代只不是幸运罢了。)
  所以,在职业发展上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我们的大学生却把职业理想仅仅当作了理想,甚至很多人将理想转化为目标。
  目标是我们可以实现的,是我们在实现职业理想过程中的阶段划分。只有把宏大的职业理想转化为无数的可实现目标,我们的职业理想才会最终得以实现。
  但悲哀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整天喊着要实现职业理想时,却没有把理想转化为职业目标,更没有去把转化的职业目标实现,最终,宏大的职业理想转为职业空想了。
  二、完全自由理念
  现在科技进步太快,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十年前最热门的十大专业,现在都不是最热门的"。
  而且有完全自由理念的人有的时候还认为强行设定计划只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唯有变化才能应付变化。
  他们会问:如果突然来了机会,我到底是转变方向还是不转方向呢?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态。一旦陷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思维态度,很容易最后没有方向,完全陷入混乱之中。
  三、职业测试等于职业规划
  目前网上的职业测试很多,比如性格测试、兴趣测试等。测试只是一种工具,测试可以促进合理规划。
  但很多人以为做了职业测试就做了规划。测试只是一种检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结果可能都不一样。
  除了职业测试,还需要分析测试结果,还需要根据 测试结果结合自己的经历、兴趣、能力等去做职业定位、职业定向等。
  四、专业等同于职业
  尽管现在很多单位招聘要求有专业背景,但也有大部分职位看重的是个人的沟通能力、学习分析能力,而这些素质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读书期间都可以通过锻炼获得。
  如管理学,很少有学管理出身的人一毕业就从事管理工作。相反,大多数从事管理的人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管理经验。
  就如一位大学老师所说:"你不必想在商界发展而特意选择市场营销或是企业管理专业;你也不必因为选择了历史专业而对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
  所以像"新闻"与"记者"、"法学"与"律师"、"教育"与"老师"都不能直接划等号,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只要文笔好,具有新闻敏感性也可以当记者,甚至是英语记者。如果考了律师证,也可以当律师。诸如此类,等等。
  五、错把途径当结果
  实现职业目标会有很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实现职业理想的职业通路,在实现职业理想上会有多个职业通路,每个职业通路都是不同的职业因素的组合,这些职业通路虽然都可以实现职业理想,但在时间、时机、难易等方面有不同的区别,这就如,你知道有多少条道路可以通达到职业理想,这是知识;而你可以选择一条捷径来向职业理想奋进时这就是智慧。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时,重要的是在综合分析自己的情况下总结出不同的道路,在结合职业环境及可用资源等因素来做出最优的职业通路选择,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综合因素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途径,选择最佳途径是为了更快的实现我们的职业目标,从而最终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
  只有实现了我们的职业理想才是我们最终需要的结果,只要这个最终结果一天没有实现,我们就不能懈怠。
  如有的同学的职业理想是销售总监,他选择这个晋升轨迹:销售代表、业务员-》销售主管—》区域销售经理-》销售部经理-》销售总监。这个途径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为实现销售总监这个结果而服务的。
  但有些大学生在做了销售主管后,就没有向区域销售经理的意识和冲劲了,最终销售主管就成了他追求的职业结果了,那他的销售总监梦就自然落空了。
  在实现职业理想的追求上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要找一条最近的道路去罗马!
  六、错把经历当能力
  一些大学生确实也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如做过家教,促销员,服务员等,但在毕业之际他们将其当为自己的能力去写。其实这些实践经历可以给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但这些实践经历却并不一定就是大学生的能力。因为在职业发展的问题上,经历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力。
  经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是过去你所做事情的综合,经历只能说明你曾做过什么事,搞过什么活动,是一种过程性分散性的实践活动的时间上的总结。
  能力则是在你的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核心优势,你是把事情做的怎么样,做的有什么成果的一种结果性总结。由经历到能力是需要一个转变的,也就是说经历仅仅提供了一个增长能力的平台,但至于能否转化为能力就是个未知数了。
  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经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此形成能力。其原因要么是你没有相对专注的做事情,分散的实践事件难以在一个领域得到专一的发展;要么是你在所做的事情中没有注意去培养核心能力的意识。总之,经历并不一定就是能力。
  所以,给我们大学生的一个教训就是,没有方向的盲目去做许多不相关的社会实践并不能形成你所期望的能力。
  七、错把知识当技能
  这个误区在于大学生把掌握的外语、计算机理论水平当成了操作的技能,或是混淆了两者间的区别。
  其实,你具备了外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只能说明你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下的级别更是要一定的不同。而企业在招聘更注重的是你的实际技能,而不是你所获得的证书,当然了,没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你也不会通过考试拿到证书。
  我们这里有袄强调的是,在简历中你最好把级别的理论认证用实际的数字或事例来说明,如:你可以把外语水平描述为翻译了一些外文文章,或是曾与外国游客对过话等,把计算机水平换算为每分钟打字80个, 可以操作并可以制作一些办公文档这样更具说服和直白的表述。
  所以在我们应聘目标岗位时,就不要再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当作岗位要求的操作技能了。其实做任何的一个岗位工作,除了要求你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而只有当知识转化为技能时我们才可以安身立命,才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
  知识更多表现为你知道什么?你理解了什么?而技能则表现为你会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有一技之长,我们就可以存活于世,但只拥有知识却做不到,除非你把知识当作你向学术领域发展的砝码。但目前的许多大学生缺少岗位所要求的必要操作技能,而且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所以当企业询问他有何技能时,他就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上来了,结果自然就被淘汰了。
  很多人会觉得职业规划嘛,就是职业规划师帮我做的规划,一旦有这样的理念就危险了,这就相当于把命运交给了他人、上天。
  要知道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做主,自己适不适合也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职业规划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网站目录投稿: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