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较于大陆电影评选,台湾金马奖相对而言商业气息和所谓的明星效应总体要淡一些,评委的独立性更强。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象席地而坐》影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大象他妈的席地坐裂了地 今年上半年吧,读到了一个梗概,叫做《天堂之门》,简单得很,但半夜里读了好几遍,很是喜欢:文字里有诗意,故事里有哀愁。后来见到了作者胡波本人。尬聊了小半天,也还算愉快,虽然没有落实合作,但看成了他少为人知的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并与他在一个好天气里又见了一面,算是往前进了一步。再后来没多久,就是接到电话,被告知他死了,是自杀。 接到电话的时候,我跟对方说,你过十分钟再跟我说,我听不了这个。活到这么大岁数,认识的人亡故的并不多,没啥心理准备,也不大愿意相信。和胡波说是至交太那个了,说熟识都勉强,而且坦白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大象》成绝唱了,《天堂》拍不成了。但是,是真切的难过,还夹杂着一点恍惚,并且延续到现在。 一个人的亡故,如同石子投入水面,涟漪再久终将散去,保持缄默或许是表达尊敬的最好方式。写点什么,是连日看到连日更陌生的一些人亢奋地议论他的死亡,胡波半年前埋怨生活困顿的微博被翻了出来,他本人作为一个酗酒脆弱的文艺青年人设被广泛传播。人们没有机会看到他的作品,于是拼命转述他所谓的苦难,并表达无谓的同情或诘难。习惯用二手信息表达充沛的情绪,是碎片化时代稀释情感的一种癌瘤。 穷当然让人懊恼,但穷本身真的没有怕穷的人想得那么绝望。什么是绝望呢?绝望就是《大象席地而坐》里讲述的那样,大象不过是被叉子扎了屁股,人们却欣赏并向往它坐着的姿态。 现在会感叹何其幸运看过《大象席地而坐》,尽管是未定剪的版本。时长长达四个小时,这是《大象席地而坐》这版被"诟病"的地方,当然我并不这么觉得,个体感受自然不是权威,也要坚定表态:这是我十年来看过最棒的华语片处女作。四个小时讲真也挺长的,一起看的朋友一路小跑上了三次厕所,但影片结束时,我们共通的感受是:末段好几处都像是完美的结尾,但又确实希望这个故事一直继续下去。 《大象席地而坐》的故事发生在北方,重要的线索有三条:彭昱畅饰演的中学男生为小兄弟出头,招惹了街头混混的弟弟并闯出祸端;街头混混睡了哥们儿的女人,哥们儿的选择让他陷入道德困境;男生的邻居鳏夫老头莫名卷入了两人纷争,而他自己的麻烦是儿子儿媳打算卖了他的房子并把他送到养老院去。几个人最后相遇在火车站,都打算买票去满洲里,去看一头传说中席地而坐的大象。北方的冬天,天气凛冽,路上结冰,每个人都走得很艰难。 借一个少年的危机,胡波撕开了一个城市"有序"下的冷漠,每个人都在被生活扭曲和努力的抗争这种扭曲。主题不甚新鲜,胜在感知细微:少年目睹了心爱的女生被掠走,只敢留下一张托大装勇的纸条。青年一本正经的挽救爱情,失败就像后厨突如其来的火灾一样无法避免。老者勉力抗争拒绝卖房,最后的理由是在养老院无法照顾养了多年的狮子狗。在一个很随意的早晨,这条狮子狗被一条很随意走丢的大狗咬死了,狗断气的刹那,无处可去的绝望感几乎要冲出屏幕,把观众死死地钉在座位上。 三个人,牵扯出的,是与之相关二十个有名有姓的群像。导演胡波施与笔墨浓淡不一,但每个人都有声有色。比如男生小女友的妈妈,是个失败的丢了男人的医药代表,电影中总以中远景和侧面出现,寥寥几笔已写明,她对女儿的厌恶源于对自己的厌恶。只有两场戏的丢狗男主人,也拍得有趣的很,猥琐、丑陋、外强中干,正是我们每个人捍卫自己私利可能的样子。这个不具名的北方城市,被这二十个人物支撑起来,他们游走挣扎,像是我们操蛋的日子被拍扁到了银幕上。 技术层面而言,《大象席地而坐》呈现了胡波导演的天分,撇开这部戏实际制作成本超低这件事不谈,影片并无明显瑕疵可以诟病:人物庞杂有序,收束荒诞有力,影像表意准确,剪辑自然流畅,就连配乐也很有想法,诙谐俏皮,在故事沉重的调子里挑出亮色。看完称赞音乐好,胡波只是摇头,哦,没钱,还没做完。最让人意外的,是胡波在调配演员方面表现得完全不像处女作导演。影片里,每个人都像为这个电影生长的:他们眼角的皱纹、眉上的霜花、咀嚼烟卷后吐出的烟圈,都像是被胡波精巧安排。 文字不足以传达影像的魅力,写下这些是为了让多一点人在谈论胡波时,除了说他是个自杀的年轻人,也知道在他曾经拍摄了一部很棒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曾提过,想连拍三部电影,从一群人拍起,一群人好拍,再拍三个人,最后拍一个人。我暗自揣度《大象》是一群人各自沮丧,《天堂之门》是三个人无论如何选择都沮丧,最后那一个人的故事,则永远没有答案了。只是揣度而已,不敢妄言就理解了胡波的创作。创作者和观众永远隔着一条河,即使没有恶意,这层阻碍也容易让人沮丧生气:双方握手言欢,可能是在误会了的感知层面惺惺相惜;双方彼此不解,也并不会让任何一方看上去高级。但起码有个得体的方式,保留大家体面,不必呈现各自的愚蠢。 看胡波的电影,和读他的小说一样,一直被一种浓重的"丧"情绪围绕。但两次与胡波的见面,他都还算积极开朗,我曾天真以为投诸创作就是他释放绝望的方法。我也大意揣度,敢于在作品里呈现绝望,其实内心是渴求希望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就在展露丑恶时更褒扬善意,看世界万念俱灰,就在表达绝望时更努力去凿生命里的一道光。《大象》的结局是几人最后都打算去满洲里,看一头传说中席地而坐的大象,结尾处有个镜头美极了:开着夜灯,大巴驶向旷野,四个属意去满洲里的人,并其他旅客一齐下车来,抽会儿烟,踢两个石子,笑两下、歇一会子,又上了车,灯远车行。 谁都到了火车站,谁也没能去成满洲里。 让这道车灯熄灭的,也许是生活映射了丑恶,也许是负重压垮了前程,唯独不是穷困本身。看过胡波短片的人都称赞他技术过关,他也和我说过:商业片我会拍的,就是没意思。我想胡波对自己的选择是做过准备的:选择小众不必捆绑崇高,往高处走、往窄处去,本身就意味着是一条更艰难的路。但既然一去了之,多少证明,准备得还不够。对像胡波这样的人,朋友也好看客也罢,即使不能给他们点一盏灯,也不必为他们遮住日月;可以不与他们同路,也不必嘲笑他们披荆斩棘。欣赏不苛求,诋毁要不得,同情也不必,尊重,就很好。 无论如何,胡波只存在过去时态了。我对胡波自杀的决绝保有敬意,但说到底并不打算赞美或肯定这种行为本身,最诚恳的态度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对自己的选择埋单,就当是大象庞然巨物一屁股坐下来,他妈的坐塌了大地吧。死亡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胡波或许就是游吟诗人闯入了商业战场,一个故事也一定有不同版本,没有人能公正裁决全部,各得其所就好。再则,无论如何对胡波本人来说也没有更实质的意义了。只是喜欢《大象席地而坐》,也遗憾《天堂之门》只能停在纸上。 骑墙平庸如我一直宽慰自己:没有谁该一直困惑、一直愤怒、一直惶恐,向生活低头、和生活和解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有时候甚至是人生的幸运啊。但我还是不会忘记第二次见面,胡波你帮腔我说的话:他找我不是来炒股票的,是来做点事的啊。愿你说得对,愿更多人有机会看到你的《大象席地而坐》,愿你抵达天堂之门,看到大象席地而坐。 篇二: 当"我"的故事上演,除"我"之外的人(哪怕他就在我旁边)和世界就模糊了,每个人都散发着孤独,冷漠。在这乱糟糟的世界里(小孩,家长,老人家,学生,老师,混混,所有人的生活都乱糟糟的),大家都想去远方看看席地而坐的大象(一种新奇的生活)。果然是生活在别处! 而小说的结尾显得更深刻。当"我"来到远方,发现大象为什么席地而坐(它断了一条腿)时,很想抱着它哭一场,而它却一脚踩向了"我"的胸口。这让我向往的生活,让我向往的远方也是无奈,不幸,悲惨的,因为它少了一条腿。更不幸的是它还用另一条腿把我压在地上。 说到底,大象席地而坐不是远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才是理想! 篇三: 在柏林世界首映并拿走了今年柏林影展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奖和费比西影评人奖又过了五个月之后,这部伴随着创作者希望与伤痛诞生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按照负责后期统筹的工作人员的说法,首次以完整形态在这个故事最初发光发彩的地方——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作为开幕影片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在胡波的小说集《大裂》里,存在一篇很短的小说,也叫《大象席地而坐》,讲述了一个不成气的编剧在朋友因为自己自杀后前往台湾寻找朋友所讲述的一头席地而坐大象。这个故事,化成了电影故事里的一部分剧情,在电影里,不仅仅只有那个睡了朋友老婆后看着朋友跳楼的男人对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念念不忘,同时加入了三个人物的线索——替朋友出头背上命案的高中少年韦布、即将被女儿女婿送去敬老院的王金、与老师相恋的事情被捅破的高中少女黄玲。 四个主人公都有自己想要逃离的生活窘境,却都被更复杂的困境桎梏住,亦都被那个在动物园里席地而坐的大象吸引,想要去一窥究竟。只是,他们在影片里并不需要跑去台北那么远,那头大象所在的位置,变成了满洲里,核心人物也从那个撬了朋友老婆的男人转换成了不堪面对现实生活的少年韦布。 这是一个无力反抗,充斥绝望的故事。 这种绝望首先提现在影调上。影片从一个男人的独白和特写展开,依次展现了四个主人公的生活。长镜头在影片中的运用非常出色,如作者所设想那样的,长镜头一个接一个地跟随着几个人物移来游去,让观众随着镜头进入井陉县城的社会,长镜头所带来的情绪氛围很轻松地就把观众拉入了作者所建置的情境内。除了每一场戏都完全由一个调度复杂的长镜头组成(即便有跳切的部分也能看出是由单一长镜头剪开),影像大部分时间还采取了自然光,主要被摄体在影片的三分之二时间内都处于背光环境下,几近溶解在黑暗里。 在老金探访养老院的那场戏里,主观长镜头在黝黑的走廊里行动,观众的眼睛代替了老金的眼睛困顿在黑暗里,鲜少露出的门框、窗户里挤压着的一点光亮中呈现着那些与旁人毫无交流的老人们单调乏味的生活,于是观众和人物一起陷在这久久难以消解的绝望中,摄影范超的掌镜非常稳健,所有的移动和晃动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多余。 除了主要的四个人物以外,其他人物大部分时间几乎完全处于焦点之外,甚至被镜头挤压到画面的一个小角落里,凸显着主人公们在这个环境里的顾里无援。而主人公们也经常被逼到画面的最边上,他们不仅处于社会的边缘,也处于命运的边缘。 当然,如果是画面始终昏暗、模糊,也很难体现创作者在影像上的筹谋。影片仍有少数明亮的场景在呈现生活的点滴希望。在于城与心上人相见的一段戏里,画面鲜有地处于光明中。当然这种时刻会很快落回昏暗、模糊,这样的设计令绝望的部分更显绝望。 《大象》在叙事上采用了多线索并行,几个主人公在一天内的日常被分开铺陈。这种方式相对性地消解了四个小时片长在观影上对注意力的影响,主人公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勾连,和个人命运的走向,也营造出一种悬疑感。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单线索内平稳叙述的情节线索非常抓人心弦。 尤为一提的是花伦为影片所作的配乐,本次西宁放映的版本,做完了完整的后期混录,配乐总是能够在恰到好处的地方出现来衬托影片的情绪。 诚然,作为一部处女作,《大象》不可能是没有缺憾的。虽然四个小时的影片拥有足够漂亮的设计来让观众沉浸在悲绝的气氛当中,但是仍然有许多可供剪辑的空间来让影片变得更加精炼。在四条线索的安排中,也会因为单一场景的留白过多和为了长镜头设定而多出来的空间显得某一条线索在这个部分变得非常冗杂,而影片中很多的叙事节点和人物情绪其实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不会错过的,这对于一部四个小时的作品来说真的太难了。必须要对想要观赏这部影片的观众说,情绪化本身就是作者电影的一大魅力。 在导演和摄影都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因素下,《大象》充满了学院派出身的作者电影所特有的气质。"穷山恶水长镜头"是电影学院学生对自我的嘲解,用艺术的抒情手法来化解一个可供类型化的故事也是学院的特色。但最为重要的是,这类青年作者的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青年艺术从业者,在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思潮涌动,"伤痕"文学运势而生,大批当时的青年开始揭露"文革"期间的思想创伤。而《大象》一类的片子,正是青年创作者在反观自己身处新时代的思想创伤。 "丧"文化在近几年的涌动,呈现的即是生活在当下的青年面对未来和命运的茫然和绝望。这些悲观情绪或是来自家庭,或是来自身处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甚至是身处整个不堪历史遗留下的社会。大面积的年轻人正面临着新时代生活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以至情绪失调,微博和朋友圈每天都能见到的脱发危机则是这种悲观情绪的表象。 《大象》里的每个人物的伤痛,可以看作是我们身边所见的集中展现。韦布、黄玲、于城,以及韦布线索里的黎凯,这几个人物作为年轻人的代表,都生活在一个失衡的原生家庭,进入了混乱的社会规则,被社会规则和家庭压力打击得喘不过气。因而当于城得知伤害自己弟弟的韦布同样想前往满洲里去看那头大象时选择放走了他,从本质上来讲,于城和韦布的伤痛都是一样的。而另一个人物王金的背后,同样站着面临孩子上不了学、买不起房的女儿女婿,这组家庭又是当代年轻人的另一种绝望。 在面对学校所带来的压迫,选择不同道路的少年韦布和黎凯,我们依然可以在美剧《十三个原因》里找到相同形象。其实,青少年在新时代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早已不是个案,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即是全片都充斥着绝望,故事里的人物仍然代表着,拥有"伤痕"的新时代青年所秉持的希望。在故事的最后,私人恩怨消解,少年踏上了寻找大象的旅程。 希望,仍然在一次次绝望之后,对新时代的青年闪耀着光芒。 影片里人物的遭遇不可能每个观众都感同身受,作为创作者的胡波同样不可能全部经历。虽然胡波提供给了自己"向死而生"的勇气,但作为创作者面对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他依旧为他们提供了坐上开往沈阳的大巴、准备前往满洲里寻找席地而坐的大象的少年韦布。 这不仅仅是"伤痕"文学的反思风潮所遗留给社会的希望,还是新时代的新青年面对生活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