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思考:要以跨界思维完善职业教育的立法和结构体系,以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改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以工作过程、岗位需求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以高标准和不断轮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107-03 【收稿日期】2013-09-06 【作者简介】周汉伟(1966-),男,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教育管理。 一、德国的教育体系及"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德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四个基本阶段或层次,其中义务教育有12年。学生大多从6岁开始上小学,从4年级以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成绩和爱好进行分流:一部分进入文理混合中学就读8年,主要是智力好、文理知识强的学生;第二部分进入实科中学就读6年,主要是文理知识一般,但有某些特长或爱好的学生;第三部分是进入主体中学就读5年,主要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文理混合中学的学生学的知识相对深和多,毕业后可以直接报考综合大学。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专门考试,转入文理中学,但比例较少,大部分是进入"双元制"职业学校或全日制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则有高等职业学院、应用型技术大学和综合大学3类。最后就是接受终身教育的继续教育,包括在职提高培训和转岗培训等。据统计,德国近些年每年参加职业培训人数约240万,而大学毕业生是近25万。从上可以看出,在德国完备的教育体系下非常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学校+ 企业"为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元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制度。学制根据专业不同有2至4年不等。首先,学员和企业双向选择并签订合同,成为企业员工。其次,由企业送学员到相应的职业培训学校进行职业学习,并支付相应的津贴;在整个学习期间,学员每周有几天在职业学校接受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另外几天则在企业接受实际的工作任务;在培训内容与方式上,国家及地方政府按照行业与企业的职业要求,制定了国家资格框架、认证框架和培训包;整个经费来源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提供。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双元制"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其实质在于:办学体制是以企业为主的双主体形式,培训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运行机制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 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第一,我国职业教育生源基础存在先天不足。众多的原因和家长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潜意识中,职校的毕业生好像要低人一等。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一族,整体素质确实不高,在初中教师眼里,这些学生不是可造就之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跟不上,再加上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造成厌学情绪,学习效果较差。 第二,我们的职业教育的教学结构还不够合理。办学模式单一,不灵活,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的学生很难做到"适销对路",缺乏与社会的沟通,未处理好当前的教育与学生未来就业的关系,缺乏与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的沟通,不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造成办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滞后性,缺乏超前性。如今不少学校在推行"讲练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意图通过此类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尽管在理论上谈的很多,真正能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却并不多。 第三,我国职教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训实习课多达几十门,各门课程内容相互重叠或分量过重,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重,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容易造成理论教学脱离职业岗位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而且,实训条件较差和训练量不足,学生较多导师偏少,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差。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授课的教师也有很多时间下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而我们多数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材相对陈旧、一成不变;专业课老师下企业只是象征性地走过场。 第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材改革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常变,而变化的内容又缺少科学的认证,随意性较大;教材改革也是一哄而上,从出版社到教师,利益的驱动主导着行为,大量低层次的专业课教材重复和泛滥。这样的改革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第五,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以往比较重视规模的扩张,却忽视内涵的提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科学的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没有真正地沟通好,对职业学校的监督不到位,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严重;职业技能鉴定追求效益和合格率,不能坚持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缩水;行业协会基本是摆设,没有发挥作用。 三、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本土化思考 1.以跨界思维完善职业教育的立法和结构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德国的《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对"双元制"教育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德国职业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从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过程是从基础教育一直延伸到终身教育。除一部分直接从文理混合中学升入综合大学的学生外,其他人要参加工作都必须先通过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必要的职业技能,并要完成相应的职业教育计划,参加德国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的IHK考试合格。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思考,并作出合理的选择,大多数人培训结束时可以顺利参加工作,少数人会有所变化,进入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整个社会形成了职业无高低贵贱,人人都能有尊严地工作的社会风气。[1] 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整个社会的职教框架和体系的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在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校内平台坚持产学结合;职教集团平台坚持工学交替;企业平台实施顶岗实习。教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谋生的手段,更是要让学生有尊严、体面地生活,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畅通的立交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 2.以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改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德国的政府(包括联邦州)、行业联合会、学校、企业之间互相协作,不同的参与者都有各自的任务,有些以市场化的合同条款来规定,确保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规范和有效运行。其中调控和领航角色由政府担任,主导者是企业,职业学校是参与者,也有一定的自主权,行业联合会则主要是评价考核和指导。 我们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办学。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行业商会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和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地争取多方的支持和协助。政府和学校要发挥人力、智力的优势,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帮助;顶岗实习的学生不是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而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带教和监管,学生实习对企业来说也能培养未来员工感情和忠诚度,带来一定效益;学校要依托校董会或主管部门加强特色和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以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有很多必须遵循的教学规章,如:教学计划、培训规则、考核体系等。制定时非常重视科学性,出台前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调研和计划,因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权威性,同时在执行时也非常严格。这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中,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要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增强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可以借鉴德国的统一考试制度。职校的学生,基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公共基础课可以进行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基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和标准参照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需求。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商会负责考试和考核,考教分离,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职业上岗证的权威。对未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允许重修或提供参加简单的继续教育培训就业。 4. 以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德国的"以职业分析为导向、以实现职业能力为本位"而设计的课程模式,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在教学中一是特别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培养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六大能力进行的,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二是特别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四是两位教师同时上课, 相互配合, 取长补短, 提高效率。 我们的职业教育也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应用"教程+项目"的学习方式,更新教学方式,在一到两个教程结束,用相应项目检验学习情况,不仅重视工作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项目任务剖析及实施过程体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职业技能、团队合作、组织能力、交流沟通、创新能力等。教学中多采用实际工作案例或情境,特别是一些工作重点和难点。同时职业教育还要注意与终身教育对接。 5.以高标准和不断轮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它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诚然,高要求必然会有高待遇,德国的职业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并享有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由于历史和教育、经济转型等多种原因,我国的职教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尽管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但是还跟不上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教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引进、选拔和培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加强在职培训,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及开发水平的提高,实施"青蓝工程"、"导师制"等,多轮驱动,助推教师成长和发展。 要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专业群和学科群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团队全面绩效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学校校长资格标准,促进校长的专业化成长,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培养职教"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保证专业教师下企业一线的时间和效果,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实践技能。加强实训教师的培养,由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商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训教师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实训技能水平,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减少企业再培训投资及缩短再培训时间,降低用工成本。[2] 另外,德国人身上许多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如:计划性、责任心、规范化,还有就是实用性,做事务实,自觉和诚信。德国人既重视科技,又崇尚劳动,不论什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认真努力去做,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王莉.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及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13,(4):107-108. [2]康阳.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2,(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