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晨报联合沈阳人才市场,推出了以"90后初入职场"为题的系列专题报道。应该说,这个调查很有现实意义,为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90后"的职业取向乃至价值取向,以及目前这个群体在社会上获得的基本评价,提供了实证资料和数据。 毋庸置疑的是,不管作为社会中坚的长辈和大人们如何看待和评价90后,这些让人们感觉还是孩子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走进社会、走入职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必然成为主体,并逐渐取代现在所谓的"大人们",成为中坚。 鲁迅在小说《风波》中,写的一个生下来时9斤,因此被称为9斤老太的老人家,经常骂儿子8斤、孙子7斤和重孙女6斤:"一辈儿不如一辈儿。"其实,看不惯和不相信年轻人,是从古至今的一种普遍社会心态。因为长辈们往往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历练,再加上自己在过去环境中塑造出的人格印记,作为评价标准,来对比评价初出茅庐、未经历练、在已经变迁了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一辈,所以很难得出满意的结果。 但是,年轻人仍在长辈的怀疑中逐渐也成为了长辈。而人类,却在这怀疑和失望的轮回中,越来越快地发展和进步着。看看那些当年同样被怀疑和诟病的80后,我们应该有所领悟。因此,我们应该对90后充满信心,相信他们就是相信我们的未来。 当然,相信不等于不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90后初入职场"系列调查也为思考如何引导、扶植和培育好未来世界的中坚们提供了基础依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90后成长于知识和信息爆炸、变革和转型加剧、开放和融合加速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与过去截然不同,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角度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他们身上具有很多以往的年轻人所不具备的新特质;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机制,还是基于过去年代的人格特征所设计,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针对新生代员工的新特质,用人单位显得有些准备不足;再一方面,整个社会也没有为接纳90后加入到成年人的行列做好充分准备。综上,要想让90后快速融入社会、发挥生力军作用,还需90后、用人单位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作为90后,一是既要发挥自身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具有开拓精神的优势,又要努力培养谦逊、踏实的人格,以避免易迷失方向,急功近利和缺乏耐心等劣势;二是在保持自我的独立意识、强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同时,要努力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融入主流,然后才有机会慢慢地将社会印上新一代的烙印,体现出新生代的价值。 作为用人单位,则要针对这些不同以往的新人们,适度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比如,在入职后不久,即可帮助90后新人设计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有意识地规划个人成长路径,从而避免其冲动性举动。这里要强调的是,规划要有个人针对性,而不是针对一群人,这是90后会看重的一点;另外,工作分配机制也要更加灵活,多给他们展示才华、积累技能和经验的机会,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及不足,使他们理性上能信服于老员工的能力;再有,要建立起多元化培训体系和个性化激励系统,甚至可以根据他们的特质更灵活实施绩效和薪酬管理。 当然,鼓励、灵活不等于纵容,对于他们的工作失误也要及时指出纠正,以帮助他们不断树立起负责任的概念。这里面有一些工作方式的细节也要注意,比如尽量不当众批评,比如要他们加班时要说明必要性并给予报酬等。 总之,先接纳他,再引导他,这也是社会各界需要有的理性态度。空泛的说教对于他们已经失效,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90后,给他们慢慢成长、自身探索和自我完善的时间,用尊重人性和务实的方法来影响和带动他们,早日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