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订单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成绩显著。但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规划不到位、稳定性差和教学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订单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098-02 【收稿日期】2013-10-07 【作者简介】张游(1979-),男,浙江诸暨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与连锁经营管理。 近年来,商科类院校纷纷走出校门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订单教育的形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并实现了零距离、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变革,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1.以学生发展和企业需要选好合作企业是订单教育创新的前提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选拔优秀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需要,它们既是学校和企业的利益点,也是校企合作的融合点。二者相融,订单教育合作就顺利,否则就会困难重重。但是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订单教育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空间,不注重学生的就业质量,所选的合作企业不仅规模小、待遇低,而且波动大,发展前景较差,出现了订单班学生不愿意到合作企业就业,合作企业留不住人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以学生为本,在充分考虑学生和企业的发展来确定合作企业已成为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高职院校在组建订单班时必须注重选择企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迫切及企业领导重视的大型企业作为合作单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安心在订单企业工作。选择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不仅有利于专业建设,而且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前移实习期,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态,稳定就业 商科类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具有大专水平的应用性经营管理人才。但是目前企业招聘大学生后,都有一个实习期,要求新员工从基层做起,参加岗前培训和各种基层岗位的操作实习。特别是基层岗位的操作工作大多是既单调又辛苦的简单劳动,毕业后的大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商科类大学生,学的是经营管理,不是普通操作工,心态不端正,工作不认真,跳槽频繁,以至造成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而企业则认为要做好一个经营管理者,应认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工作内容、流程和岗位操作技能,必须从最基层岗位做起。二者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可通过前移实习期来解决。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就业心理,把原本毕业后在企业进行的岗前培训和基层岗位操作前移到第五、六学期,让同学们以一个学生身份来接受企业的岗前培训和基层岗位的操作,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到毕业时,就已完成了实习任务,能安排在相应的职业岗位群工作,比较安心,待遇也有所提高,企业也比较满意。 3.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实现订单班组建的创新 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可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新生事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实行过订单教育,如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订单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用工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其中订单班组建的创新是关键。首先在订单班的组建时间上不能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在招生时间就组建完毕,然后定向招生。这是因为:一是流通行业是个竞争性行业,存在数量众多的流通企业,人才竞争相当激烈,人才需求变化较大,若在招生时就组建订单班,三年后若企业人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难以安排就业,学生也难以在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二是商科类专业的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大多相似,这些课程可在学校共同学习,并不影响订单班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三是第一学期同学们刚进入大学,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群不熟悉,对企业不了解,盲目组建订单班,很可能会造成学生思想不稳定,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就业,所以,笔者认为订单班的组建时间应安排在第四学期以后。四是要在订单班的组建程序上创新,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学生的发展,建立多向选择的机制,学校有义务输送优秀的人才到合作企业,企业有独立的用工权,能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来选择和培养人才,学生也应有就业选择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企业和岗位,学生家长更应有指导权,要能根据家庭及子女的发展等情况来审核学生的选择。因此,高职院校的订单班要按照学校、合作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方式,通过学校企业合作意向洽谈、校企双方组织宣讲、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生自愿报名、企业面试、家长认可、学院批准等一系列的程序来组建订单班,具体如图1所示。以充分体现学校、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开展订单教学与管理。五是要在订单班专业结构上创新,以多专业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办的订单班往往是单一专业的,但任何一个企业都设有多种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是综合的。解决这一矛盾基本途径是订单班的组成要根据企业需要,由多个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的,以适应企业对多种人才的需求。如浙江商业职业学院打破以专业来组建订单班的常规,所组建的物美、国美和韵达等订单班就由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文秘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以适应企业多方面的人才需要,受到企业的好评。 4.统一认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核心能力。许多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提拔的学生并非是在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就说明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有着一定的差距,学校评价学生的方法、手段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改革。流通企业特别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通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更受企业的欢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会涉及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在订单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5.校企深度合作,创新订单班的管理 高职院校的订单班学生在实习企业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波动频繁,班级管理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为此,必须做好订单班的管理工作,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做好订单班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双班主任"。即由学校和企业各派出一位同志担任订单班的班主任,实行双班主任管理。学校派出的老师还应承担着挂职锻炼的任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进行考核,这不仅能进一步加强订单班的班级管理,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其次,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支部建在班上。要在订单班上分别建立党支部和团支部,由班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教学、工作和生活等问题,以保障订单教育的顺利实施。最后,要根据订单教育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实行订单班管理的规范化运行。 6.订单教学考核与学生的岗位晋升相结合 学生在订单班顶岗实习结束后能否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是评价校企合作订单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学生顶岗所学与职业发展相一致,学校对订单班学生的考核进行了创新改革:将原来出卷考试为主的考评方式,改为根据合作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为标准,把考核学生的平时工作表现和工作任务为重点,同时注重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积极性和团队精神等,并且将考核方式方法改为以合作企业师傅评价为主、学校指导老师评价为辅的过程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提升到了考核的第一要素,也能更好地反映出订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此种过程化考核方式所评出的成绩,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总体情况,也能为合作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崔晓玲. 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 [2]刘俊,谢华.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 2010,(9). [3]王丽华. 如何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的参与度[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