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每当我从电视中看到,高考得日子里学生们,紧张地走进考场,挥手告别父母时,每当我看到烈日下焦急等待的父母,或是雨天在雨中期盼的神情时,心情无法平静,甚至热泪盈眶,这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它凝聚着父母的辛勤,寄托着父母的心愿和希望。我是个过来人,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经历。 记得96年儿子高考,天是那么热,没有一丝风,我与儿子来到上戏考场,我反复叮咛;不要太急慢慢写,晚点交卷。儿子微笑地点点头,嘴里还嚼着口香糖,我目送儿子走进考场,便顶着烈日,在考场?A石阶上坐下,这里没有遮阴,汗水从额头流下,身上也渐渐湿了,可我却并不觉得热,似乎与他一样地考着试题。这天的考题是;知青父母为儿子请家教,门铃响起,打开门三人大吃一惊……写一篇戏剧故事。考试结束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出考场,我询问着,有的说,打开门,见到一位老年人、有的说,见到了父母的老情人……我并不赞同这些人物的选择,因为这种选择都无法使三位同时大吃一惊。儿子慢慢出来了,我急切地问,他说打开门见到了一名,身穿旧军装的农村青年,我想这肯定会使三人大吃一惊。知青的父亲当年就插队在这名乡下人的家里,又是乡下人的父母成就了知青的婚姻。乡下人的儿子在上海念大学,因为家里穷来做家教……这样他巧妙地把悬念和全部人物完整地编写了一个戏剧故事。我心中一亮,长长地呼了一口气。从初试、看榜、复式到最后的面试,一步步闯关,我绷紧了神经一直陪伴着,最后终于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那年学校在全国设了三个考场招25名学生,可是最后只招到了20名。 那年儿子本打算考理科,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上戏,儿子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选择,给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我们清楚地知道考上戏太难了,历来只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但我们觉得儿子的构思还是挺有灵性的,他喜欢又有这个愿望就让他试试吧。为了支持儿子的选择,我去上图借了不少书,先生买了不少故事会,虽然离高考很近了,我们还是一起做最后的努力。儿子每天放学回来都会给他一个命题,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编个戏剧故事,儿子乐意地编着各类故事,让我们点评就连姥姥也认真听,认真评。 (经典哲理名言 ) 这次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喜欢,除了上课外,他努力阅读更多的资料,练习不同的写作,没有人逼着,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抱过高的奢望,只是尽力支持。当时与他竞争的都是上海各大重点学校,准备报考复旦的高材生,而他只是徐汇中学的学生。也许是没有家庭的压力,更多的是平时家庭和自己的累积,加之临考前的拼搏,终于跨进了上戏的大门,成为余秋雨校长的师弟。(余秋雨当年也是上戏,戏文系的,学校里同一系的,用师哥师弟,师姐师妹相称)。 细细想来这次能考上上戏,喜欢是个起点,一种兴趣,他调动了人的无限潜力,使人敢于设想,敢于突破和选择别人不敢走的路。它是一种主动的拼搏,而非被动的努力。 做家长的要发现孩子的特长、亮点,绝对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像框框一样束缚着孩子,替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选择给予宽松的的空间,减除压力,想方设法为他创造条件,支持他,舍得放手,给与失败的空间,让他在失败的尝试中进步,才会绽放出成功的绚丽花朵。 我想花朵,只有在花园里,享受阳光雨露。放在房间的小花盆里,无论怎样精心,花总是那么瘦小,弱不经风,也很难开出芬芳的花朵……。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了,孩子们还在经受考验,其实它同样在考试着我们家长。但愿在这场考试中能有更多的人能经受考验,获取高分。 2014年6月7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