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经常听一些专家讲"刘易斯拐点",讲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中国人口下降,已经没有人做制造业了,因此,制造业要转型转移。 可今年以来,又听到李克强总理在反复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7月份一周内的三次会议上,总理又三次强调创业创新。而7月份正是中国发生股灾的时候。这时候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有一番特别的意味。 专家人口红利消失和总理创业创新谁正确? 有媒体称,总理鼓励创新创业,以有效破解就业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就业"始终是总理最关心的指标之一。虽然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6月26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5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会上也表示,我国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等多项指标平稳增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为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为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当前仍需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最终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疑问:一,中国不是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消失,没有就业压力了吗?二,中国改革开放35年,GDP世界第二,怎么又提创业呢?我们的产业去哪儿了? 看过下面这段话,就知道中国的产业去哪儿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面对制造业"去产能化"、房地产"去泡沫化"、金融体系"去杠杆化"、环境"去污染化"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要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转向中高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充分激发和释放新的消费潜力,唤醒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对于这一段分析,除了制造业"去产能化"这一句我不同意,其他都同意。中国是制造业"空虚化",不是产能过剩经。 从这里可以看出,专家们的人口红利消失理论支持的是制造业转移转型,支持的是房地产"泡沫化"、金融体系"杠杆化"、环境"污染化"的"创新"带来巨大祸害。到现在制造业削弱,实体经济破坏,不得不再来一次"大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