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创业者避免与联合创始人决裂的药方请拿好


  联合创始人与创始人之间的决裂很少被正视,其实发生的几率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作为孵化器运营者,我想通过长期指导初创公司的经验,为创业者们提供如何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的可行性方案。
  自2012年以来,我所在的机构通过各种投资实体为100多家公司提供了融资,其中有35%的公司联合创始人因与创始人决裂而离开公司,且大部分都是在获得融资的头两年内发生的。其中一些爆发的程度比较离谱,而另一些还算收敛,但无一不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两项对于任何初创企业来说都非常宝贵的资源。此外,加上情绪压力,即使是最有耐心和毅力的创始人也会在特定情况下崩溃,而这对初创企业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
  有鉴于此,我希望创业者们能够有如下认识:
  首先,创始人需要认识到决裂是时有发生的。
  其次,创始人要认识到在创业初期就充分探讨决裂后果的重要性。
  第三,创始人应该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建立预案并准备好股东协议。
  联合创始人决裂的根源
  联合创始人决裂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多半有着共同的根源。"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轻松二字",对创业者来说尤其如此。创业者们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总是处于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有N个新问题冒出来的境地,这是他们的日常。
  创业团队可能因为同样的兴趣走到了一起,也往往因为对运营战略的分歧或存在性格和沟通方式的差异而分道扬镳。还有一些企业是因为某个联合创始人的技能无法继续满足需求而产生矛盾。核心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段婚姻,但如果"约会"的时间过短,彼此未能充分了解就缔结了"婚约",结局往往差强人意。
  但是,也不要把联合创始人的决裂视为公司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这可能是不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创始人应该开诚布公的和创业伙伴提前谈清楚决裂的后果是什么,并且提前建立预案使核心成员的退出不至于拉上整个公司陪葬。
  在合作初期就进行有关决裂后果的讨论
  愤而离职的联合创始人绝不少见,但大部分创始人都不愿意面对这个可能,只是侥幸的认为与自己无关。但是当前的良好关系不能代表永远,对创业者来说变数尤其多。
  联合创始人决裂应该被当作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来认真对待,提前进行严肃讨论。许多创始人对这个可能性的回避,主要是由于光想一想那个情景都会让人觉得非常尴尬。他们寄希望于理想状况: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企业发展顺利,直至发展壮大。但是,有一个问题被忽略了——回避讨论决裂和应对方案,会使后果严重10倍,场面尴尬10倍。创业者们,你们真的要这样抉择吗?
  以下是讨论事项的提纲,每位创始人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后坦诚的回答每个问题,它们会帮助创业者们抓住问题的本质:
  你在组织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哪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你的贡献有哪些评价机制或问责措施?
  你想要建立多大的公司?
  你希望稀释多少股份,如何协调与其他核心成员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现阶段你是全职为公司工作,什么情况会使你做出其他选择?
  这是你的事业还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项目?
  你希望花多长时间来完成这个创业项目,时间跨度是多久?
  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阶段性成果,你是否会放弃?还是无论如何,你都会坚持到底?
  在认真讨论了上述问题之后一定要以备忘录的形式正式记录下来,双方签字确认,并清楚地列出联合创始人想要退出时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只有这样,双方才会对冲突的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并明了在最坏的情况下事情会如何发展,例如调解程序的意义、董事会讨论的程序等。
  此外,联合创始人也会搞清楚"退出"这个最终决定对其自身意味着什么,因而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才会有所控制。而且,由于事先知道后果,会避免许多无意义的猜测和幻想。例如有的联合创始人以为用自己的退出可以逼迫其他团队成员在某个问题上就范,但其他人可能根本无意接受,那么这样的迂回试探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创业指导文章中,大部分只列举了创始人决裂的事件,完全可以套用一句名言,一路走下去的联合创始人都是相似的,决裂了的各有各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涉及了决裂后创始人们应对的态度。比如坐下来真诚交谈、沟通等等。但如果能够坐下来,可能决裂就不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大部分决裂都有其根本原因和一定时间的积累。
  务实的下一步措施——兑现条款
  具有挑战性的是,大多数创始人在融资前不会和联合创始人探讨股份兑现条款,只把它视为与投资者之间的议题。甚至有不少创始人倾向把兑现条款当作投资人用来对付创始人的工具。其实,兑现条款会保护每个人免受损失和不公平对待,无论是要离开的联合创始人,留任的其他成员还是投资人。
  对于离开的联合创始人,将会得到合理的回报。作为留任的创始人,兑现条款或许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兑现条款,要离开的创始人会带着属于他的全部股份一走了之,在其他公司获得一份稳定、舒适的职位。而留下的创始人将会面临更大的长期压力、更多的工作时间、低于市场水平的薪水和仍旧不变的股份。离开的创始人仅仅因为早期加入的"元老"身份,就可以继续持有公司股份和相应红利。如果公司发展顺利,离开者同样受益;若公司不济,离开者至少有另一份工作,不至于生活无着。
  这些无疑会加剧留任创始人的上当受骗的感觉——原来我是为你打工的?!这种感受会使决裂后的每一步走得更加艰难,更无法理智地应对这种局面来降低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在股东协议里加入兑现条款。一般来说,建议兑现期设为3-4年比较合适。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联合创始人给公司创造价值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兑现期太短,或者融资结束时退出的联合创始人兑现的股份太多(例如20%-30%),对与公司来说,这会形成一个尴尬的局面——大部分的股份都属于一个不再为公司发展有任何贡献的"前创始人",这对下一轮融资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一些退出的创始人意识到他们带着大部分股份退出会加重公司负担,对下一轮融资形成阻碍,甚至影响自己的股权价值,他们可能会有更周全的考虑。因此,一些创始人在离开时选择由公司回购甚至没收自己的股份多是基于这方面的考量。最理想的情况是有一个兑现时间表,这使得创始人在任何时候离开都不会毁了股权结构。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谨慎的选择联合创始人,最好是相识已久的人。如果创业伙伴是理性的,那么在早期探讨退出机制就会容易很多。
  另一种探讨兑现条款的方式是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在融资时,公司的估值是基于公司的未来价值,而不是基于当下的盈利能力或者现金流。因此,创始人的资产也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兑现,这样才能与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也正是因为这个才使其他创始人有动力留在公司并持续创造价值。
  总而言之,创始人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与联合创始人决裂?某些情况下可能真的无能为力,也许是创业伙伴的技能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或者是对公司未来的看法不再一致。但创始人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降低决裂风险。建议如下:
  1、在矛盾发生之前尽早讨论退出机制并通过兑现条款。
  2、重视团队内部沟通,让核心成员了解并认同公司的战略和策略,尤其是联合创始人。
  3、让其他核心成员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以避免情绪崩溃和突然爆发。
  无论如何,联合创始人退出都是一个压力巨大、耗费精力的过程。但如果事先考虑到种种可能并设置了预案,那么这个过程会相对简单一些。创业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而决裂可能就发生在片刻之间。尽早探讨退出机制才能降低或杜绝合作破裂的可能。做最坏的打算,保持最美好的期许。
  ,
网站目录投稿: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