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阳明心学一文秒懂的心学


  据说在中国历史上, 只有两个半人能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 三不朽境界。
  其中一个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其中的半个是清朝时的中兴名臣——曾国藩,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王阳明是儒、释、道三家集大成者,他创建的王阳明心学诞生于500年前,却熔炼了中华5000年文化的精髓!王阳明的心学因被肯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受到大众的追捧。在这股了解心学的热潮中,人人都在谈论王阳明的心学!
  那么对于阳明心学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首先,我们来先了解下心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基本组成部分:
  一,阳明心学起源于贵州,席卷于明代中后期的整个中国,引领出明末东林党的讲学之风,其影响远达于日本等国。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辛亥革命,都吸收了阳明心学的思想。阳明心学对五百年的东亚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阳明心学早在王阳明在世时就传到日本。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6-17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了庵桂悟、中江藤树、熊沢蕃山。了庵桂悟(1424-1514)是日本著名高僧,他以80多岁的高龄亲自到浙江拜访王阳明,并将心学著作带往日本,可惜很快去世。其后的学者中江藤树、熊沢蕃山继续研究和传播阳明心学,形成了著名的中江学派。
  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代表人物有大盐中斋、佐久间象山、佐藤一斋、横井小楠、吉田松阴、高杉晋作、西郷隆盛等,他们以阳明心学为旗帜,要求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最终发动武装倒幕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伊腾博文、东乡平八郎为代表,他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一方面将阳明心学作为思想动力,掀起"明治维新"运动。作为日本海军大将的东乡平八郎,甚至将"一生俯首拜阳明"、"阳明门下走狗"制成牌子,随时挂在身上。他率领日本海军在十年之内(1894—1904)打败大清帝国北洋海军和俄罗斯帝国远东舰队,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和世界强国。
  1904年,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天皇就立即派出皇家代表团,由日本宗亲岩原大三、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偕驻中国武官高山公通等一行共6人,前往贵州瞻仰阳明遗迹。三岛毅题诗并勒石成碑,诗云:"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该碑竖于贵阳东山阳明祠,"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
  二,阳明心学体系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点是精髓,后面会反复剖析和解读)
  "心即理"就是将外在的"天理"收归于内在的"心",也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万物一体,一归于心,避免了内与外、心与理的分裂和隔绝。"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针对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社会风气而提出的救病之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知假知"。"致良知"是王阳明教人如何达到圣人境界的一种方便法门,即顺应内心的"良知"而行,将"良知"扩充于天下万事万物,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阳明心学以通晓简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圣人、朝廷就是权威的神话,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权威的束缚,挺立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对从宋代以来已达500年之久的官方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提出了严重挑战,这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王阳明,一介书生,身体羸弱,却勇斗宦官,剿南赣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功的背后是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的地方:
  首先,一个关键点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即理,意思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王阳明并未到第一线去。他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当他的手下大将伍文定正和宁王朱宸濠大战的时候,王阳明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情况紧急,前敌总指挥伍文定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这时候,王阳明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谁再说伍文定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给我斩了。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说:"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出《孟子》"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欲望、情绪、不良习性蒙蔽了良知。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王阳明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但听到朱宸濠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朱棣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诞,宁王朱宸濠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南昌有变、江西有变、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其次,我们来了解下王阳明的基本履历: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年出生在一个显赫家庭内,他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高中状元,王阳明出生时自然与平常人不同,母亲怀了他14个月,在分娩前曾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果然,古代的大人物出生的时候,都会有各种的异象。当然这种异象看看就好。
  王守仁长大后,对于当时的·正统儒家思想宋明理学产生了思考,既然你朱熹说"格物致知",那我就格嘛。随后18岁的王阳明用了7天7夜的时候来格自己门前的竹子。
  然后王守仁就饿晕了,然后他就对朱熹抱以深深的恶意,对理学产生了质疑,而这也是他开启传奇之路的的开端。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是学问、人品都十分杰出的人物。他不仅聪明,而且品质在当时堪称是一代人的楷模。据说王华小时候曾经在河边看到一个醉汉把装满金子的钱袋子落下了,于是他悄悄地把钱袋子沉进水里,然后悄悄地站在旁边等候失主。结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来了,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真正的失主后,王华从水里拎出钱袋子交还给了他。失主喜出望外,当即提出要给小王华一锭黄金以示酬谢。王华回答说:一袋金子我都没有要,怎么会收您的一锭金子呢?
  在他十一岁时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不仅廷杖四十,还将他贬为贵州驿丞。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不动心,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里学"的抗争,他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是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千古一代受人追捧的大圣人。
  再次,"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这里强调的是"知"与"行"的关系,这里涉及到心学和理学的辩证,下面也会说到知行合一这个话题,在这里我重点说一遍,便于理解:
  "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心学与理学的辩证
  我们用做红烧肉来打个比方。
  理学认为,做红烧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谱,毕竟菜谱是大厨写的,肯定是没错的。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块儿,什么时候放油,什么时候放肉,调料的比例等等。先把所有环节都弄明白,然后才能开始动手做。
  和理学不同,心学认为光看菜谱是学不会的,直接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比如第一次做完发现忘了放肉,第二次又忘了放盐,多做几次就能总结出自己的菜谱了。心学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大厨的菜谱不一定适合自己。
  当然,做红烧肉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好理解,其实并不是很严谨。
  准确的说心学和理学都是围绕着"知"与"行"展开研究的,就是"认知"与"行为"的关系。
  理学认为"知"先于"行",当我们饿了的时候,我们知道吃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所以才会去吃。也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了解与认知,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心学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行"先于"知",人最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动,才能总结对事物的认知。饿了就要吃,吃完了才会知道能不能吃饱。
  再往深一点说,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古代的皇帝都是很推崇理学的。为什么呢?
  因为理学是统治哲学,理学认为人是先对事物有了认知,才会有行动。那么这个认知又是从哪来的呢?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说,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然后还有很多事情是有圣人告诉我们的,比如孔夫子说这件事得这么干,不这样不行,比如大厨写好了菜谱,就得照着菜谱做。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圣人先贤的教导去做事,才是正确的。
  总得来说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比如古代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这就是针对女子的行为准则。再比如三纲五常等等,都是约束古代人行为的准则。这样的思想,皇帝当然喜欢,老百姓和当官的都要忠君,这就能更好的维护他的统治地位。
  但是王阳明就说了,凭什么大厨写的菜谱就一定对呢?凭什么圣人先贤说的道理就一定对呢?凭什么老师说的能量守恒就一定对呢?
  王阳明觉得,没有真正的伟人,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指导。一切都要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量是不是守恒,你要去做实验,菜谱是不是正确的,你得先做出来。要勇敢的对权威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实践去验证,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所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鼓励"摸着石头过河"的,没有理论指导也没关系,只要大方向没毛病,你尽管去做,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一个问题,就总结一个经验。然后你就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最后达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所谓良知,包括了良和知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良心,或者说恻隐之心,和与生俱来的智慧。进一步说:良知,就是人人本来具有的清净光明的本心。
  良知来自本心,无需外求,不假外物。唯有致良知,才能识本心。识本心,才能见自性。见自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另外,以上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来聊下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他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还有是阳明心学关键的总结和升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最后呢,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你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才能够在狼奔豕突的欲望中,在混乱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处安静、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在他临终时曾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光明了,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点亮,此后的几百年间,王阳明和心学理论真的点亮了很多人的内心世界。
网站目录投稿: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