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组织各区试点开展了中小学"食育"工作,在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加强营养指导以及进一步改进加工制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安排学生参与一定的食物分配、餐具整理,在餐前宣讲食品安全营养、食材来源、传统典故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等。自今年9月1日起,"食育"工作将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7月24日澎湃新闻) 所谓"食育",就是关于吃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吃的教育,不仅在于让孩子获得与饮食有关的知识,更是让其具备"食"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 虽然吃的能力与生俱来,但许多孩子根本不会吃,还养成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吃出了不少疾病。儿童肥胖症增多、食品浪费严重、孩子偏食挑食等倾向普遍化、严重化,无不与"食育"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孩子进行吃的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饮食理念,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责任主体是家庭,但学校也应承担责任。因为"食育"涵盖了知识、技能、健康习惯和生活态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基础。可遗憾的是,在"从娃娃抓起"的阵阵声浪中,却听不到"食育"进校园的声音。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食育"都是从娃娃抓起的。特别是日本,素有"食育"的教育传统。早在2005年,日本就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在其教育体系中,从一开始就包括了"食育"——从幼儿时期就注重对孩子进行食物、饮食的文化教育。有一位日本校长说道:"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接受教育的时间,就像学习数学或者阅读一样。"在与饮食的相处中,学生渐渐懂得了营养、健康、卫生、节约的真谛。 没有"食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我国,各学校虽然也曾开展过饮食安全教育、节约粮食教育等活动,但真正的"食育"还是空白,因为既没有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食育"进校园迫在眉睫。学校要给"食育"一席之地,让"食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同行,并自觉传播健康的饮食知识、传递科学的生活理念。 "食育"进校园,不只是进课表,还要进课堂,直至进入学生内心深处,成为他们增强体质的"增速器",成为他们健康生活的"体检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吃的知识,形成吃的能力, 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