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为水产养殖中会获得许多有益身体健康的蛋白质,近年来,水产养殖产业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养殖户急于求成的错误行为,导致污染了水产养殖环境。在这种水产养殖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不仅降低水产养殖物的品质,还会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就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和相应的控制对策作出详细的阐述,希望提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影响;可持续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主要是大型工厂的污染排放以及生活污染造成的;二是由于养殖过程中投放的肥料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养殖户太注重养殖产量,不在意养殖过程中的错误行为。 一、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水产养殖实行越来越集中化的生产模式,在喂养过程中,使用较多的饲料,剩余的物质中的化学成分就会增加水环境的负担,最终导致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现象、病害现象。避免病害现象对生物产量的影响,在生态环境就会投放大量的化学药品进行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又间接的污染环境。 (一)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包括水产养殖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相关部门的监管问题以及水产养殖的病害严重问题等。水产养殖过程中造成的多方面的问题对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国家和政府在水产养殖方面并没有出台很多明确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就导致个别养殖户没有办法做到集中化的养殖生产。其次,相关水质的监管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水产养殖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相对应的整改和惩罚行为。最后,养殖户应该提高对病害的重视程度。随着水污染以及生态污染的情况进一步加重,水产养殖病害的种类迅速增加,不仅降低了生物产量,减少经济收入,而且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水产养殖主要是对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养殖模式以及生产力度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别。针对虾类生物,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养殖结构造成的。养殖种类单一的养殖结构对饲料的消耗量不高,剩余的物质会造成生态环境自身分解的负担。换水次数较多的养殖模式也会对海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养殖环境中的分解者在分解虾类的排泄物时会释放出较多的氮氧化合物,这种类型的化合物会降低虾类生物的免疫功能,阻碍虾类生物的正常生长。 二、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污染源入侵 在水产养殖中,外源性污染物质大都是植物性营养元素,这些物质中包含了大量的油脂与碳水化合物,进入到水体后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吸收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产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死亡的生物由于无法及时处置,将会对水体造成更大的污染,最终产生恶性循环。 (二)内因性污染 (1)投入品导致的污染。在水产养殖环节中,投入品大致包括水产饲料与环境改良剂等,它们给水产养殖物提供一些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元素,促进其健康生长;然而对密度较高的水产养殖种类而言,投入大量的水产饲料与改良剂,会造成水体中残留较多的剩余投入品,导致水产养殖环境发生变化,甚者遭受严重的污染。 (2)底部淤泥導致的污染。正常情况下,水产养殖物的碎屑物与生物遗体等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均是水体底部物质的重要来源。底部淤泥的溶解和释放会造成淤泥数量的增加,极易导致二次性污染。除此之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及时更换水质,从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现状来看,水产养殖技术还未达到此水平,水体中大量的淤泥累积造成水体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暂时无法改变。 (3)代谢物导致的污染。此类污染极为普遍,水产养殖物在食用了一定数量的营养料后,便会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将代谢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排出的物质存在的方式主要有氮磷形式、粪便形式以及尿碱形式等。水产养殖行业是一种高度密集的养殖业,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其代谢物相对较多,水产养殖环境极易被污染。 三、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水产养殖过程中,无论是人为影响还是外界影响,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为了不阻碍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户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及时作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有效的解决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污染问题。 (一)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避免进一步加深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针对养殖过程中水质被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个人,相关水质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就能更加有效的控制水产养殖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调整养殖方式 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养殖户应该调整养殖方式。首先,对于某一养殖面积中的养殖生物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于养殖环境以及人为干预的情况不统一,养殖生物的种类以及数量也会对养殖最终的产量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建议养殖户在某养殖面积中投放多种养殖生物,种类丰富的养殖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养殖空间,还可以利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互补效应达到更高的生产产量。 比如在没有河流的环境下,养殖者需要建造一个非常大的人工养殖池,在池中装满水,通过长时间的养殖后,池中的水不再适宜养殖产品的生长,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若将所换的脏水直接向外排放,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对土地造成污染。但是,将脏水实施沉淀、过滤以及消毒等处理,再次变成适合水产养殖的水,不但可以解决水污染问题,还可以达到节约的目的。 (三)绿色养殖 水产养殖中环境的污染有一部分是因为养殖过程中,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和养殖户投放的饲料、肥料等造成的,所以,注重养殖过程中的绿色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污染的程度。绿色养殖具体包括饲料、肥料的绿色化选择,优良苗种的筛选等。第一,在饲料选择方面,养殖户应该注重饲料的化学成分,在比较各方面的因素后,应更加注重绿色饲料,优先选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第二,在苗种选择方面,养殖户首先需要考虑苗种的健康程度,选择优良、高产的苗种进行养殖。 (四)科学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进行科学养殖,就会避免由于养殖户错误的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培育优良苗种的时候,研究人员应该充分的将生物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在科学的理论支持下,追求高产、优良的苗种;在投放饲料时,也应该科学喂养,不能一次投放大量的饲料,也不能由于投放次数太少而造成生物缺少营养成分,生长速度缓慢。除此之外,还应该广泛加强养殖户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程度,尽量减少养殖过程中不规范的养殖行为,实行科学养殖,减少污染。 结合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国家、政府以及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希望能够了解现在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情况,更加有效的解决污染问题。 (五)合理运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净化与修复技术 (1)原位净化与修复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化学与物理技术均是经过高新技术来提升水体中的氧气含量;生物技术大都是依托微生物与水产植物的功能促进水体的净化。目前,水产养殖者大多运用生物技术。 (2)异位净化与修复技术。即人工湿地循环水处理技术。湿地具备氮化磷、氮气等相关元素的功能,同时投资成本低、便于操作,当前已被大量运用于工业废水污染修复过程,国际上已发表过水产养殖环境异位净化和修复的相关报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目标是制造出没有任何污染的水产品,然而达到此目标的基础即是实施自动化养殖,增强环保观念的融入,尽可能地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俞瑞高.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