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幽城》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谷幽城》精选点评: ●里面还致敬了《百年孤独》,说火团她的祖先是奥雷里亚诺上校,还有一条上校晚年间做出来的金鱼哈哈,在中间有一段几个人在书店评述作家的也很有意思,观点清奇。再一次印证了一些经典的小说都是把世界微缩在一个小地方中,以小写大。 ●政治小说无疑。翻译的相当流畅,好多句子不拖泥带水。阶级对立是任何社会形态都消除不了的,完全的人人平等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不切实际的空谈。 ●政治小说真带劲儿,PS最后几页尤其打动我。 ●少有的让我这个没耐心的人一直惦记着一周内读完的书,让人不时会心一笑的生活幽默,绝不是搞笑,联想到翻译作品一般多少比原作逊色,或者说客观上难以完全展示原作风采,不禁很佩服译者的技艺,更让人惊叹原作该是怎样的精彩!强烈推荐! ●07年。不知道是其中的什么打动了我,让我一度心醉神迷。也许是质感十足的开本,也许是马尔克斯的神髓,也许纯粹是07年自己的心情,总之超级对味。现在想来,还是狂爱。 ●比较深奥 ●男人关心的话题有政治、女人以及自己的专业。小说充满了愤怒、失望和恐惧的情绪。对人性的描摹很真实,也有些悲观。中产阶级,本来有能力成为领导革命的主力,面对黑暗势力的恐怖手段,出于明哲保身的目的,由于自身的怯懦本性,最后也只好选择逃避。这也正是中国道家的政治立场。但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啊。 ●人心都是复杂的吧 ●从第三世界中产的男欢女爱到阴谋政治,不难看的小说,但野心太大却还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 ●温区寒区 结局不明 《深谷幽城》读后感(一):深谷幽城 小说《深谷幽城》,原名安戈斯塔(Angosta)。 作者: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塞,来自哥伦比亚。 其实最近的心情非常不适合写书评。非常浮躁。 但是。如果再不写。会忘记。 作家名字记了半天没记住。倒是小说名字一次就过了。 在自己的小台灯下看了三遍的小说。非常地道。 结尾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已经陷入沉思,激烈的挣扎的。 我那时候觉得自己象个疯狂的推销员。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去看。 那个时刻,一般是自己被感动的时候。 伟大的作品是拥有全人类的语言,大家都能从书中看到那个伟大而渺小的自己。 热情与信仰。丑恶与软弱。复杂矛盾的人性。 这些听起来如此笼统的字眼却在一个故事中形象生动起来。 这个丑陋而美好的世界。被作家们一次又一次的书写和创造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作家们的良心该如何保留。 想起Angosta的结尾语句:原本是天堂,为什么变成地狱。 作家的思考是痛苦的,而作家的想像,也是痛苦的。 这已经不是在说一个作家虚构的世界或者一个作家居住的国家。 这是一声对民族,甚至,对全人类的深沉叹息。 《深谷幽城》读后感(二):关于一段撕裂的旅程 从译名就可看出将这本书呈现到读者面前的中方人员是如何为自己固有的观念所主导的。本名《Angosta》,译名则是《深谷幽城》。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国内机构所发起的一项名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活动的产物。本书入选的理由,个人认为和书中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分不开的。 作者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赛是一位不足天命之年的哥伦比亚作家。在书中,他虚构了一座浓缩了整个世界特质的城市——安戈斯塔,这座有着八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因其自然环境而由上至下分成了寒、温、热三个区,分别聚居着迥然不同的三个社会群体——上层为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资产的上等公民,中层是勉强温饱的二等公民,下层是穷困潦倒的三等公民。作者一小见大,试图探讨从国际政治到男欢女爱的各种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 在特别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里,作者提到了他成书的缘由——"拉丁美洲的城市具有某种更像世界的微观、缩影的特质。在我所居住的麦德林城,乘地铁,无须半小时,就能从瑞典到苏丹。"其实何止是拉丁美洲,地球这边的中国、印度都有很多类似的城市。作为正向着发达国家的水准狂飙突进的后起之秀,不管是麦德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还是孟买,每个城市都在漫长的旅程里被撕裂了,整个追赶的队伍早已七零八落,幸运者已经沐浴到了终点的光明,掉队的却拥堵在黑暗里、见不到一丝曙光。 作为一位拥有多家重要媒体专栏的作家,作者涉猎的广泛、对时事的认知、各种观念的熟捻、写作技法的掌握都具备了相当水准,其附记里所罗列的他在本书曾引用或受益的作家名单甚至有点吓人——塞万提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卡夫卡、康拉德……甚至还有中国的诗人北岛,并且似乎他对北岛还相当熟悉——书中的一家中餐馆就以北岛的名字命名的。即使从浸过了翻译的文字来看,本书的语言也称得上流畅、精准、行云流水,读起来趣味盎然——我得承认,相当喜欢书中那些稠密而细腻的情爱描写。只是,活色生香丝毫无法冲淡书中的沉郁、萧杀和愁思。 就格局而言,作者野心甚大,只是,就像我在跟推荐我看这本书的朋友所直言的——作者还是太年轻了,他并不是托尔斯泰。这本书繁茂的语言背后,是一颗难掩脆弱的灵魂。和大多数专栏作家的作品一样,本书战线广阔,却有失深刻。肖霍姆曾经这样说本雅明,"本雅明有一个他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野心,那就是在一页纸里写上一百行字。",法西奥林赛某种程度与之类似,他太想在这本30万字的书里摆下他所急欲表达的一切,以至于大部分勉强挤下的话题都有些浅尝辄止。 思想不是铅字,它是无法按比例缩小的。也因此,书中的有些政治观念被严重简单化了。比如对于隔离政策的立场——对于这个话题,作者其实已经算相当的不厌其烦了,其安排的那段哈科沃与建筑师的激辩甚至是小说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毫无疑问,作者对于隔离政策的态度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很遗憾,我只看到了作者几乎有些气急败坏的为了谴责而谴责,而没有找到任何伦理、法理上的有效反击武器。自然而然,作为作者发言人的哈科沃在面对对隔离政策有条件赞同的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应该代表了作者引用的某位作家的观点)的时候,尽管似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却始终难以站得上风,不得不"闭起嘴巴、无奈地将目光移向别处"。 坦白说,当哈科沃败下阵来的时候,我也感到相当惊诧和不安,但是不得不承认,建筑师那些咄咄逼人的言论相当具有说服力。尽管在任何方面我都无法接受隔离政策,但很显然,愤怒、指责、歇斯底里是不够的,必须找到切实有力的证据去消解坚固的壁垒。盲目的反抗和攻击不可能导致任何人想要的结果。我想作者也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书最末的哪句"本来可以成为天堂,结果却变成了地狱"流露出了无穷无尽的无力、无奈、怅然…… 彼得.德鲁克16岁的时候,曾经问他叔叔——一位奥国首屈一指的法学家在他的领域什么最难,"死刑的法理学基础",那位法学家回答。事实上,直到现在,是否需要将一位恶贯满盈的罪犯像蝼蚁一样踩死在国家的刑罚和人们的愤怒之下,依然存在争议。我想说的是,作为理性的动物,人类的任何社会行为,都应该得到充分的理性争辩和考量。 不由得想起另一本小说,奈保尔的《河湾》,奈保尔通过对一个小镇命运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他对于非洲历史、现代及未来的思考。在其序言里,译者提到,"奈保尔或许和伊夫林.沃一样,写到非洲笔端自然流露出略带刻薄的傲慢,但是将他说成殖民主义的帮凶并不能为刚果河流域的纾祸却难。奈保尔曾不慢地指出,西方自由派知识分子总是不允许人们对非洲说不友善的话,现在有的非洲国家在饥荒和内战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对殖民主义的严厉批判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再对应回本书,可以轻易发现两位作者在面临相似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与殖民宗主国情感密切的奈保尔,态度是现实和面向未来的,而拥有更多左派民众主义倾向的法西奥林赛却有些浪漫主义和简单化。《河湾》的译者有几句话我甚为认同——"社会建设不仅仅是土木工程,它也是旷日持久的人心工程,养成公民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工程。国家建设包含着公民的道德规范的确立、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纽带的锻造,绝不能指望借助标语口号的神力和近乎盲目的群众运动一蹴而就。",我想这才是最负责任、最有效的态度吧。 《深谷幽城》读后感(三):平庸无奇的获奖之作 我其实不太清楚"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是个什么奖,也不太清楚这个奖的含金量有多少。不过假如它所有的获奖作品都是如本作一样的水准,那也真是呵呵了呢。 不得不说,这个奖项,名头起得很大,组织单位也很大牌,前言里写的设奖意图也是伟光正,然而…… 好了,话不多说,进入主题:这本书到底怎么样? 老实说,以我的口味和眼光看来(是的,在此只是个人意见),这本书——很平庸,很平庸,很平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然如果你比较闲, 看看倒也无妨,然而不看,也没什么损失。 我从几个方面来简单地说一下吧: 1、文笔:文笔流畅,但也仅仅只是流畅而已。愿意的话,你可以看得很快,一眼扫过,反正没有什么文句(的艺术性)是能让人拍手叫好的。(摊手) 2、世界观:安戈斯塔这个城市的设定……怎么说呢,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太直白了"。对,就是太直白了——只是在书皮扫一眼,看了下城市设定,作者的表达意图就昭然于人,不得不说,这点还是蛮打击我的阅读积极性的。(另外,其他评论里有人提到的,我也很赞成:这本书的时间观比较混乱,有时看这段,你觉得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但是那些现代的工具,又让人觉得时间应该比较现代。总之,是一个披着现代外衣,但是人们的行为举止却没有现代感的城市。不过,可能这就是安戈斯塔的隔离政策的必然结果?总之书中并没有剖析得很详细) 3、人物塑造:看到最后的最后,总算觉得这本书至少有一块没有废掉:那就是人物塑造。人物,尤其是旅馆里的小团体,每个人的性格矛盾性总算在最后的逃亡时刻表现出来了。木讷的学究(好吧我忘了他的名字了),哈科沃,火团维尔吉尼亚,中转书店的俩店员……这几个人的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的。这几个人差可一看。好的,然后现在我要开始吐槽了:七大高人是什么鬼?!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个设定中二到不行吗?!还有,为什么作为对安戈斯塔城市形态和政治模式如此重要的七个人,到了最后我竟然只记得加斯彤?!这几个人本来是很好的切入点,如果能塑造出七个性格迥异却又心狠手辣(或者冷漠无情)的高层极权人物,岂不是很具有现实意义?!文中说过,七个人的身份彼此相异,代表了上层社会的各个阶级和各个行业的势力集团——艾玛,这是多好的设定,为什么不深挖下去呢?把不同行业、不同利益的人们的心理思维、社会背景深挖下去呢?作者你到底会不会写小说啊摔!然后,为什么作为极权的代表只有这"七大高人"?政府呢政府呢政府呢?他们背后的政府在书中完全隐形了,是只在人物的对谈中出现的迷之组织。我就想问,七大高人,充其量只是这个政权模式推出来的傀儡,你不触及到政府运作,光拿七个连脸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出来扔个黑白球有什么意义?不透过这个中二的七人会议,去触摸极权形式下的权力运作模式,你凭什么探讨"这里本可以成为天堂,结果却成了地狱"这样宏大的命题?!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哈科沃的几个女友。好吧,火团是个形象挺鲜明的人物,但是去掉了和哈科沃的zuo ai,她的形象也一样鲜明。卡米拉,我不想说,她的男友,也是一个极有代表意义的人物,结果仍然被作者给隐形了——不仅如此,他在书中简直就是一个xing能力不行、对女友占有欲极强的变态呢,呵呵,你搬了个黑道人物出来就为了告诉我们:看啊,他是个性变态!有意义吗?!我换个其他的职业的人来当性变态行不行呢?当然可以呀——只要他足够有钱,雇得起打手暴打哈科沃,是什么职业有什么所谓?!——所以,又一个设定被莫名地用烂了。再来,贝亚特里斯(是不是这个名?记不清了),这个女的,我不知道她出场的意义何在,大约只是告诉我们:男主的xing能力很强喔,多美的女人都能泡到身下哟。(摊手)更别说她的父母出场又有什么意义了(摊手),大约只是让我们看到:喔,有钱人可能是这样子的喔?! 4、情节设计:呵呵呵呵……想看情节的千万别来,没啥好看,没啥好看,没啥好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5、现实意义:虽然本书的颁奖委员会认为只有具有深刻现实启发意义的书才能获奖,然而……[五阿哥歪头].jpg 告诉大家一个很诡异的现象:这本书里面,几乎所有有一定的思考性的语言,全!部!都!出!现!在!对!话!里!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小说本来应该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来表现思想,而本作者搬出来的情节和人物对现实的塑造几乎没有卵用,全靠发议论来表现"我有在反映现实喔"。(金馆长笑)别逗了,只能靠议论吃饭的小说家,你咋不上天呢?! 再来说这些议论的价值:说一点价值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思考的层次实在比较浅。每次行将触到核心时仿佛就乏力了,于是笔锋一转议论就结束了。(摊手)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众多的对话里,作者还是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妙句,有多妙呢?——如果你喜欢微信公众号的"张爱玲的100句台词,美到令人心悸!"那么你应该也会喜欢这位……(我没有开黑呀(无辜脸)) 6、其他吐槽:没啥可吐槽的了。不过据说这位作者是南美新生代作家的优秀代表,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这个"新生代"是不是类似于我国的"新概念"大赛……(摊手)我只是想说,这个作家,至少是写小说的水平,给我一种刚起步,还在尝试期和成长期的感觉。 嗯,以上。 个人拙见。不服懒得辩。 《深谷幽城》读后感(四):古老的城市,现代的小说 《深谷幽城》(《Angosta》)写的是一个南美洲的城市。作者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赛,哥伦比亚人。对于南美的作家,其实不为中国人所知道。就像这位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赛先生,据介绍是哥伦比亚很著名的中青代作家,可是我在读这本书这前,根本就不知道他。也许只知道南美洲有一个《孤独百年》,因为了诺贝尔奖,其实也并没有读过。 我突然有了一种想了解南美洲的意愿,所以就找了南美洲的小说来读,以期从中窥探南美洲的现实生活。人们常说,小说源于生活,所以这样的想法总不至于太唐突了。而人们又说小说高于生活,所以还需要我去辨别,去思考。我不想找一些旅游方面的书,虽然这样的书很多,至少在东南大学的图书馆里,比南美洲的小说要多,可是这样的书太世俗而没有文化的内涵,读之娱乐尚可,至于对其现实的窥探,则勉为其难了。 埃克托尔•阿瓦德•法西奥林赛,应该只以为很有意思的作家,我以为,至少我已经喜欢上了他。而《深谷幽城》写得其实真的很让人费解。也许是文化上的差异吧,也许就是南美洲大陆的现实吧。《深谷幽城》写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一座层次分明的南美大都市——安戈斯塔,这座城市里有完全与世隔绝的富人区——寒区,有供中等家族生活的中间区——温区。还有大量的贫民区——热区。这三个区域因地势的高低划分出很完整的界限,高地的寒区,平原的温区,以及在瀑布边上的热区。这三个区域又因人为的因素而隔绝开来,富人们用隔离墙将寒区包围起来,除非有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其中,而寒区和温区的人,又从来不会越过瀑布进入热区——那里是穷人的天堂和地狱,警察放弃了那里,人们(除了极度贫穷的人)都放弃了那里。而寒区的行政长官们用近乎原始的暴力手段统治着这个十分庞大的城市。 因为这样一个特征,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是主人公使用着笔记本电脑,在家里上网——虽然书中这样的场面出现得很少可是不可遗忘,寒区的人谈论这政治,谈论着向美国的移民,谈论着情人,谈论着时节旅行,这又不能不让人真实的感觉得到:对了,这就是在现代。小说就是在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环境中娓娓道来,还时不时来点"风花雪月",来点对文化的讨论,对作家的评说。 我就又不明白了,明明知道这不太可能是现实中的南美洲的城市的写照,可是哪怕只是有一点近似,那么南美洲的大城市就会恐怖得让人不寒而栗,让人不得不怀疑,那里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城市吗?那里还是在文明的社会吗? 主人公 哈克握•林赛,是一个有着百万存款的"温区人"。是一个不愿意生活在寒区的"知识分子"——一个旧书店的老板,一个性欲旺盛而不想到处"播种"因此自己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的人。而他又不可避免的与寒区发生这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前妻和女儿生活在寒区,他每周一次的英语家教也在寒区,而重要的是他的漂亮得让他都不敢心动的学生情人每周都会在寒区等着他去销魂,还有,它与寒区的书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情人却不只是在寒区,他同时还与温区的情人偷情,并包养着热区的红毛姑娘……他又与寒区前妻的丈夫辩论安戈斯塔不公平的隔离制度,同情遇害的民主运动的领袖,又与不同阶层的书商讨论整个南美洲大陆的作家,又同情弱小的青年,毫不吝啬地帮助他们。 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又有意无意地卷入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害死了可怜的青年诗人,而自己也不得不流亡海外…… 一切的一切显得十分得奇怪。 一切的一切显得十分得陌生。 一切的一切都冲击着我的视角和我的思维。 这是南美洲大陆的一个影射吗?我能偶怀疑这一点吗?作者是南美洲长大的知识分子,而且我认为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而我又没有去过那片神秘的大陆。所以我很矛盾。 对于这篇小说的布局方面,有很独特之处。开篇中,主人公林赛随手拿起了一个书店的书桌上的一本有关《安戈斯塔》历史的书籍,莫名地就没有付钱,也没有跟谁打招呼就走出了书店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这样我万分的奇怪。我第一感觉就像,难道是偷吗?主人公是个小偷?然而直到其为另一位读者,后来成为林赛情人的卡米拉送还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旧书店就是主人公开的。 还有林赛习惯性的用他的笔记本在网上查看他银行帐号上的那一个7位数,总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知道最后读者才明白过来,才彻底了解了主人公的身世。一个人的身世,直到最后才总算让读者弄明白,又让我们重新回去用他的身世理解之前他的所作所为,作者的布局手法很老道,值得借鉴。 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反映其性格而非平铺直叙,这是一个基本点,否则不会有精彩的故事。 这本书就说到这里了。下面就作者的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写一点我的感想。 我们真正的祖国也许不再是土地而是时代。 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位陌生的南美洲作家。这句话与这篇小说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作者在《致中国的读者》的前言里面所写的一句话。我看到它的时候,很震惊。我喜欢这种新鲜而独特的观点。 "真正的祖国"是"时代"而不是"土地"。这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目前这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在地球村形成之前,大概不会有这样一个凭空萌生的概念。千百年来,动物以"土地"划分领地,人类用"土地"划分国家从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现实的世界,也是同一个时代下的不同国家,虽然同一个时代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然而,即使在人们都认识到同一个时代存在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各地区因土地而起的冲突依然如故,巴勒斯坦甚至还在为他们的祖国的成立而奋斗而战争。 这真的是一个太过于理想的理念了。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传统的"祖国"教育中都不会宣扬这样一种观念,中国同样。任何国家都在宣扬"爱国主义",那是一种基于"土地"的也许有一点点基于"文化"上的"祖国崇拜"。在这种环境之下,任何讲"祖国"定义于"时代"的观念都是不着边际的,而且相当不可实行。 这也许就是一种局限性。然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实是残酷的,而思想是自由的。 如果作者真如他所言,"揣度"过这样一个问题:"安戈斯塔是否也包含有北京的某些影子呢?"那么这位作者真是太太可爱了。 你有理由不喜欢以为可爱的作家吗?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