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经辨证破解万病,中医界的独孤九剑,附诊断对照表』 六经辨证,是中医无上秘笈《伤寒杂病论》的核心要诀。 据考,东汉时代的医圣张仲景,是中医经方派的传人,得商代宰相伊尹《汤液经法》(现已失传)的秘传,后行走医界江湖,救治发热的伤寒病人、不发热的杂病病人无数,于晚年著成《伤寒杂病论》,史称"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纲,方证辨证为目,全书所载方剂仅两百多个,常用者不到一百。 张仲景以六经辨证、百来个方子,而破解万病,执简御繁,就像金庸小说里的盖世绝学——独孤九剑,以九招而破解世间万种兵器武学一样。 六经辨证秘诀 一、太阳病(表阳证) 主要表现: 1、怕冷、怕风 2、头痛、身痛、腰痛、周身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 3、眼睑及面部浮肿 4、身痒,皮肤粗糙,或有渗出物(湿疹) 5、脉浮 常用方剂:桂枝类方、麻黄类方 二、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 主要表现: 1、口苦,食欲不佳,易恶心呕吐 2、一会怕冷,一会怕热 3、胸闷胁胀 4、情绪易抑郁烦躁 5、诸孔窍不适,如眼、耳、鼻、头、咽 6、脉弦 常用方剂:柴胡类方 三、阳明病(里阳证) 主要表现: 1、口干,想喝水,汗多 2、大便干,腹满痛 3、怕热,烦躁,坐不住 4、脉滑或数 常用方剂:石膏类方、大黄类方 四、太阴病(里阴证) 主要表现: 1、大便偏稀 2、胃脘部胀满 3、怕冷,手脚凉,筋脉拘急疼痛 4、脉沉弱无力 常用方剂:干姜类方、附子类方 五、少阴病(表阴证) 主要表现: 1、怕冷怕风,低热或无热 2、周身关节疼痛 3、鼻塞、流涕 4、脉沉细无力 常用方剂:桂枝附子类方、麻黄附子类方 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寒热错杂) 主要表现: 1、少阳病、太阴病兼见 2、阳明病、太阴病兼见 常用方剂:半夏泻心类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 文中提到的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苏子经方,中医网诊,辨证施治。 #中医# #中医来了# #中医养生# #金庸# #独孤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