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经济后果研究评述与展望


  【摘要】  当前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文章基于代际传承的视角,聚焦家族企业的财务表现和创新创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日渐增多的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研究文献,具体分析了代际传承对财务行为、企业绩效、科技创新、战略创业的影响,试图揭示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成果。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评价,进而对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和启示。
  【关键词】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10-0010-04
  一、引言
  家族企业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关注到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Longenecker & Schoen(1978)率先提出了"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的观点,从此开启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浪潮。国外学者关于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转向代际传承的实证研究。而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则相对滞后,关于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主要借鉴和应用了国外学者已有的理论框架。随着我国家族企业进入交接班的高峰期,2010年至今是代际传承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代际传承已经成为家族企业研究领域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其中代际传承的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不少学者正试图通过经典案例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探索或佐证相关代际传承的理论,而需要大样本支持检验的实证研究刚起步,立即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焦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经历了传承对象的界定、传承内容的分析、阶段模型的讨论等理论论述,近年来,实证研究主要围绕着代际传承相关的财务与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后果展开,成为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方向。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逐渐进入到代际传承的高峰期,面临着组织和战略变革的机会与挑战。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家族企业生命力延续的必要过程。代际传承视角成为观察家族企业经济后果的重要切入口。不同的家族企业或许处在代际传承的不同进程,其财务行为、战略取向等各有不同,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也大相径庭。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以及代际传承如何对经济后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将通过梳理代际传承的财务表现和创新创业等经济后果,重点观察和分析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的财务行为、企业绩效、科技创新、战略创业的影响,并进行评述和展望。
  二、代际传承对财务表现的影响
  不同于一般企业,家族企业的财务表现具有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重要阶段,其财务行为有出于代际传承的特殊考虑,一二代交接班也会影响到家族企业的绩效和价值的稳定。家族企业财务表现作为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具体的财务指标,更为直观地反映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观察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重要阶段的财务行为和交接班的绩效和价值表现十分必要。
  (一)财务行为
  全面探究代际传承进程中的财务行为,深入理解家族企业财务决策的动机和目的,有利于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阶段更好地实现财务安排。面临代际传承的组织和领导变革,家族企业的财务行为在代际传承阶段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家族企业债务特征、现金持有、盈余管理等方面。
  第一,代际传承导致家族企业债务水平的降低。Molly et al.(2010)从代际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一二代之间的代际传承会降低家族企业的负债率和成长率,而二代之后的代际传承就不再对其有显著影响。Molly et al.(2012)进一步研究指出,二代及以后代数控制的家族企业与一代控制的家族企业相比在财务方面更加保守,负债率和风险承担能力较低,因为他们不愿用可能失去家族控制的风险去换取增长。Koropp et al.(2013)的调查显示,代际传承中的传承费用和传承计划是决定负债水平的主要因素。许永斌等(2014)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他们认为,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阶段的财务行为相对谨慎,为了降低传承成本、实现顺利接管,偏好较低的债务水平。国内外的研究皆验证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负债率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家族企业一二代领导人更替带来的风险承担能力、个人管理经验等变化,导致家族企业融资战略的转变,继而影响融资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机和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Liu et al.(2015)研究了代际传承中家族权力对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拥有过高控制权的家族企业会持有更多现金寻求隧道效应,尤其是当家族创始人拥有独子时持有现金的动机更强,为家族企业交接班做准备。李思飞和卢闯(2018)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在现金持有决策过程中,家族控制权的效应要强于家族参与管理的效应,家族二代的加入反而对现金持有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金一禾等(2020)则从不同CEO分类的视角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越高,其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其中代际传承可能会降低家族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因此,家族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机有出于代际传承的特殊考虑,家族二代对现金持有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应当充分发挥现金持有在代际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代际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族企業盈余管理的实施。Fan et al.(2012)检验了家族企业在所有权或领导权转移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比较代际传承前5年,家族企业在传承和传承后5年披露更少的可操作性盈余利润和更多的及时损失确认。魏春燕和陈磊(2015)也验证了家族企业在CEO更替时通过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以帮助一二代权力平稳的交接。代际传承阶段的盈余管理是出于利他主义的考虑,为家族二代接班做更多的前期准备和铺垫,最终顺利实现家族企业的交接班。
  由此可见,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阶段的财务行为相对保守和谨慎,具体表现在资产负债率、现金持有水平、盈余管理等方面,为家族企业的交接班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财务环境,有利于二代接管家族企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绩效
  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业绩和价值表现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成功的传承影响家族企业的未来绩效,但是平稳的传承并不一定会导致传承后更好的绩效(Morris et al.,1997)。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普遍对家族企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Liu et al.(2015)认为,代际传承因为裙带关系选择家族成员作为继任者通常会导致企业绩效降低。徐鹏和宁向东(2011)认为,家族管理降低了家族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主要受到了来自家族二代的负向影响。范博宏(2014)通过对250家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家族企业的深入调查发现,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过程中损失了约60%的市值。胡旭阳和胡佳宝(2017)进一步探究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短期和长期市场反应,得出了负面影响的结论。现实案例和实证检验皆表明,家族企业在传承中和传承后,具有业绩滑坡和价值降低的风险,家族二代继任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家族内部代际传承经常与传递给外部职业经理人进行对比研究,将家族企业传承给内部继任者或外部继任者对企业绩效有不同的影响。Wennberg et al.(2011)调查了家族企业所有权的转移,股权内部转移的家族企业绩效不如股权外部转移的家族企业绩效。Chu & Tang(2015)也验证了家族内部继任者比起外部继任者在传承后一段期间的企业绩效差。Cucculelli & Micucci(2008)对比研究了家族管理和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家族企业,发现家族代际传承对企业绩效有负面影响。Bennedsen et al.(2006)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并提出专业的职业经理人CEO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消除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家族企业内部传承不如外部传递的效果好,职业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家族企业渡过代际传承的艰难时刻,但也有可能会威胁到家族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并且激发代理矛盾。
  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反映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面临着业绩滑坡和价值下降的巨大挑战。如何平稳渡过家族企业交接班的动荡阶段,是实现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另外,职业经理人在代际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否从家族治理向现代化治理全面转型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代际传承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创新和创业是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成为推动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引擎,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推进家族企业不断革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着代际传承与创新创业的双重挑战,二代推动的科技创新和战略创业是探究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科技创新
  家族企业的创新活动对于家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以研究和开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是创新活动中的关键部分。科技创新不仅反映了二代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而且也能转化成二代接管价值再造的动力。
  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产生直接影响。Massis et al.(2013)认为,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有直接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和技术,获得竞争优势。Hauck & Prügl(2015)认为,社会情感因素对于创新有双面性:家庭的适应性和亲密性与代际传承中的创新呈正相关关系;反之,代际权威和家族联盟的历史与代际传承中的创新呈负相关关系。我国部分学者得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抑制了科技创新的结论,赵晶和孟维烜(2016)认为,家族二代缺乏合法性导致科技创新过于保守,他们出于"速胜"动机而不愿意花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金钱在长期研发创新上,可以通过增加二代社会资本来调节代际传承对科技创新的负面影响。程晨(2018)认为家族二代继任者的短视行为导致了家族企业创新水平较低,可以通过降低内部冲突、合理安排股权以及调整公司治理等方法降低代际传承对科技创新的负面作用。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代际传承能够促进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例如黄海杰等(2018)的研究表明,二代涉入有助于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尤其是当家族二代具备海归背景、家族企业的外部监督较差时。综上可得,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科技创新有着双重影响,相关实证研究中,代际传承的界定不同可能会影响其最终的实证结果。
  还有一些学者从代际传承的多个阶段出发,分析其对科技创新的不同影响。汪祥耀等(2016)探究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三阶段推动还是抑制了科技创新,结果表明在代际传承的参与管理和共同管理阶段,家族企业创新活动显著减少。赵勇和李新春(2018)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分析科技创新中研发投入的阶段差异,研究发现相较于父子共治阶段,二代自治阶段更有利于研发投入的提升,并且这种阶段差异受到家族企业多重目标的调节。由于代际传承是个长期的社会化活动,代际传承不同阶段的创新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分阶段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的重要阶段,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而寻求内部突破进行创新,但是往往受到较大的阻力,例如出于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追求合法性权威的建立、追求速胜而产生的短视行为等。科技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来源,不能因为规避风险、保有社会情感财富就忽视创新的重要性,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创新带来的实际益处。
  (二)戰略创业
  家族企业除了内部推动科技创新之外,还可以寻找外部机会进行战略创业。代际传承阶段提供给创业一个很好的机会(Hauck & Prügl,2015),跨代进行战略创业是解决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路径。代际传承和创业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现有文献或从代际的视角研究创业导向,亦或从创业过程观来看代际传承。家族企业通过实施二代推动的战略转型进行二次创业或跨代创业是当下研究的前沿问题。
  代际传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家族企业的战略创业。Grundstr?m et al.(2012)比较了家族内部传承和外部接任的不同情况,研究发现家族内部代际传承偏好于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但不放弃已有的产业。正如Block et al.(2013)的研究所述,在任者和继任者的人力资本、风险态度、创造性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的战略创业,二代继任者往往面临着接管现存产业还是发展新事业的选择。李新春等(2015)认为,家族二代不单是"子承父业",也可以是"另创新业",通过组合创业的方式构建其权威合法性。郭超(2013)则认为由二代推动的战略转型其实是家族企业持续创业的一种方式,家族一二代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战略创业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创新业"还是"守旧业",还需要综合考虑来自经济环境、产业变革、组织转型、一二代异质性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家族企业二代推动的战略创业主要采用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李新春等(2016)认为,家族二代继任者不会延续一代创始人的战略惯性,通过开展多元化战略应对环境和产业的变革,重新获得家族企业的竞争优势。梁强等(2016)认为,家族二代为获得社会认同,通过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实现创业成长。祝振铎等(2018)分别就二代接班准备阶段和二代接班上位阶段来研究家族企业的战略创业,研究结果表明,在父辈主导之下,二代接班准备时会推动企业战略变革,而二代接班上位后的战略变革则明显放缓。
  总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阶段的创业行为明显增加,家族企业通过一系列二代推动的战略转型,不断突破现有模式和框架,追求二次创业和跨代创业。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过程中,通过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实现战略创业,进而推进家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
  四、研究展望与启示
  本文基于代际传承的视角,聚焦家族企业的财务表现和创新创业,系统梳理了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的国内外文献,试图揭示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成果。现有文献研究了代际传承的多重经济后果,具体包括对债务特征、现金持有、盈余管理等财务行为进行分析,对传承中及传承后的家族企业绩效和价值进行探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研究,对战略创业包括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拓展。随着我国代际传承进程的不断推进,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的研究逐步深入展开,但仍存在以下可拓展的空间。
  第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是理论和实务并重的现实问题。基于当前我国家族企业接班潮的到来,实际传承案例和数据的增加,代际传承的实证研究正在兴起。实证研究是对理论的经验佐证和案例的大数据支持,对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未来研究应当在内容和层次上进行丰富和拓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代际传承理论,实现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以及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第二,代际传承在实证研究中的衡量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统一标准,没有能够与理论模型有效结合。代际传承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实证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缺乏可比性和共通性。目前大多数代际传承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着二代涉入展开,根据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代际传承的分阶段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研究家族企业二代接管的经济后果将是未来的方向。
  第三,已有研究表明代际传承带来多重经济后果,其中,代际传承的绩效检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中心。尽管大量研究皆表明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绩效产生负面作用,但代际传承不应该被视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消极事件,应当综合评价其经济后果,从而对代际传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未来的研究重心也应当转向如何缓解业绩滑坡、改变颓势甚至扭转趋势,实现二代接管家族企业的价值再造。
  第四,还需要特别关注代际传承的负面经济后果导致的传承危机。当下,我国家族企业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新时代,同时面对代际传承的巨大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外在环境变化和内在组织变革对家族企业的共同影响,时刻具备危机意识。代际传承本身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不稳定的一个阶段,财务问题、管理问题、接班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都可能导致传承失败。传承危机的研究可以从反面对代际传承予以警示和教训。
  第五,进一步深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创新创业的研究。可以将代际传承的创新创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相结合,从中探究家族二代的企业家精神,考验家族二代的企业家能力,并从二代个人特质的角度予以解释和验证。还可以研究代际传承如何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家族企业的价值再造,从提高研发效率、明确创业方向、把握多元化程度、控制国际化深度等多角度进行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创新精神的延续抑或断裂?[J].管理评论,2018,30(6):81-92.
  [2] 范博宏.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3] 郭超.子承父业还是开拓新机——二代接班者价值观偏离与家族企业转型创业[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9-198.
  [4] 胡旭阳,胡佳宝.上市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转移的资本市场反应研究[J].财经论丛,2017,(1):49-57.
  [5] 黄海杰,吕长江,朱晓文.二代介入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1):6-16.
  [6] 金一禾,汪祥耀,周韓娜.现金持有对家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基于CEO来源的视角[J].南方经济,2020,(1):112-128.
  [7] 李思飞,卢闯.家族参与管理、家族控制与现金持有水平[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5):46-58.
  [8] 李新春,韩剑,李炜文.传承还是另创领地?——家族企业二代继承的权威合法性建构[J].管理世界,2015,(6):110-124.
  [9] 李新春,张鹏翔,叶文平.家族二代认知差异与企业多元化战略调整——基于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二代进入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183-193.
  [10] 梁强,周莉,宋丽红.家族内部继任、外部资源依赖与国际化[J].管理学报,2016,13(4):524-532.
  [11] 汪祥耀,金一禾,毕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推动还是抑制了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2):73-82.
  [12] 魏春燕,陈磊.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基于资产减值的研究[J].管理世界, 2015,(3):137-150.
  [13] 徐鹏,宁向东.家族化管理会为家族企业创造价值吗?——以中小板家族上市公司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 :144-151.
  [14] 许永斌,惠男男,郑秀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债务特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2):56-65.
  [15] 赵晶,张书博,祝丽敏.传承人合法性对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5,(8):132-147.
  [16] 赵勇,李新春.家族企业传承期抑制了研发投入吗?——基于家族企业多重目标的调节效应[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5):81-91.
  [17] 祝振铎,李新春,叶文平."扶上马、送一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战略变革与父爱主义[J].管理世界,2018,34(11):65-79.
  [18] Bennedsen M,Nielsen K M,Perez-Gonzalez F,et al.Inside the Family Firm: The Role of Families in Succession Decisions and Performance[J].General Information,2006,122(2):647-691.
  [19] Block J,Thurik R,Zwan P V D,et al. Business Takeover or New Venture?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from a Cross-country Study[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3,37(5):1099-1121.
  [20] Cucculelli M,Marchionne F.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Owner Identity: Are Family Firms Different?[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2,18(3):476–495.
  [21] Fan J P H,Wong T J,Zhang T.Founder Succession and Accounting Properti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2,29(1):283-311.
  [22] Grundstr?m M C,?berg C,R?nnb?ck A ?.Family-owned Manufacturing SMEs and Innovativeness: A Comparison between Within-Family Successions and External Takeovers[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2,3(3):162-173
  [23] Hauck J,Prügl R.Innovation Activities during Intra-Family Leadership Succession in Family Firms:An Empirical Study from a Socioemotional Wealth Perspective[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5,6(2):104-118.
  [24] Koropp C,Grichnik D,Gygax A F.Succession Financing in Family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3,41(2):315-334.
  [25] Liu C,Eubanks D L,Chater N.The Weakness of Strong Ties: Sampling Bias,Social Ties,and Nepotism in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J].Leadership Quarterly,2015,26(3):419-435.
  [26] Liu Q,Luo T,Tian G G.Family Control and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5,(31):220-245.
  [27] Longenecker,J,G&Schoen,J,E.Management Succession in the Family Busi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78,(16):1-5.
  [28] Massis A D,Frattini F,Lichtenthaler U.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Family Firms Present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13,26(1-3) :10-31.
  [29] Molly V,Laveren E,Deloof M.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10,23(2):131-147.
  [30] Molly V,Laveren E,Jorissen A.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Family Firms: Impact on Capital Structure and Growth Behavior[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36(4):703-725.
  [31] Wennberg K,Wiklund J,Hellerstedt K,et al.Implications of Intra-Family and External Ownership Transfer of Family Firms: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Differences[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1,5(4):352-372.
  【作者簡介】
  金一禾,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等。
网站目录投稿:冰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