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她的自述给吸引了。"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这直接震撼了我,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与她与艰难的不屈抗争,简爱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在也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这本书为什么令人感动。 是她的纯洁,她的独立,她的人格魅力或者是书中的语言?用我自己的话说这些只不过是我们认识的她的小部分。其实最给人以感动的是也的那种不屈的精神,那种不愿听命于人,不服从上天安排的一种勇气。这不仅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更关键的是她那种坚守,毫不犹豫做出的决定。 这种性格又有点像《家》里的鸣凤,她不服从高老太爷的安排,却无力抵抗,最终选择投井自尽,她们的相同处在于都不服从旁人的命令,坚决独立,做回自我,然而她们致命性的不同就在于简爱有种一颗坚强的心,她知道活着就意味着希望。而鸣凤却选择了这条与世长辞的歪路,可以说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最后的独立,幸福是也自己用双手用心灵创造出来的,她给我的感动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成功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或是富有;不管是美貌或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热观的心态和独立的性格,坚强的个性快乐地生活。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段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她从小虽然爱到姨姨的欺负也说过永久不会再认她的诺言。然而就在她与罗切斯特坠入爱河的这段时间,当她得知舅母里德太太病危时,她还是毅然地选择回去见里德太太最后一面。这不仅需要的是宽容,更需要的是勇气。 假想你的仇人即将过逝,尽管他曾救过你一命,你能放下面子,能鼓足勇气地到他面前说声谢谢吗?我想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根本不可能,她这种忘却仇恨的乐观态度不是我们这些当代青少年的重中之重,现今我们许多年青人常因一些小矛盾或者小仇恨就想将别人置于死地。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开点呢?其实别人在批评你时恰恰指出你的缺点所在,为何我们又不能去改正呢? 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平凡而不平庸,是刻骨铭心的。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里安排的注定是幸福。罗彻斯特是上天送给她最重的礼物,遇到他不久后,简爱就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 然而,也就是英格母,梅森这些人的出现给她的幸福加入一些插曲。其实罗彻斯特是喜欢简爱的,自从他装扮算命试探她后,她也知道了,然而英格母的出现破坏了灰公主与王子的梦,简爱既是伤心,又是无奈,她明知他们两个人并不相爱,却不敢主动接受罗彻斯特。 也就在这种压力下罗彻斯特终于站出来向她求婚。最后他们终于进了礼堂,此时梅森的出现打碎简爱的幻想,原来罗彻斯特的妻子仍活着,不过却是个疯子,简爱不能忍受这一切决定出走。 在出走这段日子里,她又遭遇了一大堆倒霉事,首先是没吃的,其次没有地方住,最可悲的就是遇见人了却被人拒之门外,最终老天爷还是帮了她一把。一位好心人李维斯帮了她,然而在这住了一段时间,她也知道了圣约汉他们其实是自己的亲人,但当他向自己示爱后,简爱放弃了,因为此时远处忽然听到罗彻斯特的呼唤。